正文 第145章 二征漠北2:平保儿的空想
种掌握核心机密的优越感。
他微微侧身,刻意压低声音,却又能让周围几位听得清清楚楚:“他啊?哼,一时半会儿怕是回不来!安南那地方,刚打下来没几年,瘴疠遍地,土人反复无常,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没个狠角色坐镇,弹压不住!张辅这把快刀,就得死死钉在交趾那片烂泥塘里!轻易动不得!”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浓浓的不可思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
“不过话说回来,这张家……啧啧,祖坟上冒的青烟怕是有三丈高了吧?他爹张玉,不过是个前元降将,虽说跟着永乐皇帝在靖难里拼过命,死了追封个‘荣国公’,也算皇恩浩荡。可这张辅,就凭平定安南这一桩功劳,竟能得封‘英国公’!这爵位……嘿!”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环视一圈,等着别人发问。
果然,旁边一位新袭爵的、根基尚浅的少年侯爷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凑近问道:“钱大人,这‘英国公’……有何特别之处?听起来似乎比寻常国公更显赫?”
礼部侍郎钱大人精神一振,腰杆都挺直了几分,终于等到展示自己博古通今的良机!他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学究姿态,准备引经据典:“咳,这‘英国公’啊,可非比寻常!追溯源流,在盛唐之时……”
“嗨!我知道!不就是徐茂公嘛!”
一个洪亮、粗犷、带着浓浓市井气息的大嗓门如同炸雷般响起,硬生生把钱大人酝酿好的“历史小课堂”给截断了!
只见永昌侯蓝玉抱着胳膊,一脸“这题太简单”的不屑表情,大大咧咧地嚷道,声音洪亮得半个广场都能听见: “不就是瓦岗寨那个牛鼻子老道徐懋功嘛!后来投了李世民,被赐了国姓,改名叫李勣!封的就是英国公!这人本事是有点,可这爵位嘛……”
蓝玉故意拖长了调子,脸上露出一个混不吝的、带着点幸灾乐祸的笑容,用手比划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嘿!邪性得很!他孙子李敬业,就是那个在扬州扯旗造反、反对武则天当女皇帝的那个愣头青!”
“结果咋样?被武后一巴掌拍得稀碎!这还不算完,武后一怒之下,把他爷爷李勣的坟都给刨了!棺材板掀开,挫骨扬灰!捎带手的,把他老李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九族之内,甭管沾亲带故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来了个‘消消乐’!”
“嘿,那叫一个干净利索!你们说,这‘英国公’的名号,听着威风,是不是有点克主克家啊?谁沾上谁晦气!哈哈哈!”
“噗——!”
“咳咳咳!”
旁边几位正端着茶杯掩饰的勋贵,被蓝玉这番粗俗直白、血腥味十足又无比“生动形象”的“历史科普”惊得岔了气,一口茶水呛在喉咙里,咳得面红耳赤,眼泪都飙出来了,想笑又不敢大声笑,憋得肩膀直抖。
“你……你……蓝玉!粗鄙!粗鄙至极!”礼部侍郎钱大人气得浑身发抖,一张老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山羊胡子翘得老高,手指颤巍巍地指着蓝玉,嘴唇哆嗦着,半天才憋出几个字。
他引以为傲的学识,精心准备的典故,在蓝玉这番如同街头说书人讲古的“九族消消乐”面前,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体无完肤!
更可怕的是,蓝玉嘴里那轻飘飘的“九族消消乐”几个字,在洪武十三年的应天城,在奉天殿前,在刚刚经历过“剥皮”、“诛十族”天幕洗礼的此刻,无异于一道带着血腥味的催命符,听得人头皮发麻!
<
他微微侧身,刻意压低声音,却又能让周围几位听得清清楚楚:“他啊?哼,一时半会儿怕是回不来!安南那地方,刚打下来没几年,瘴疠遍地,土人反复无常,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没个狠角色坐镇,弹压不住!张辅这把快刀,就得死死钉在交趾那片烂泥塘里!轻易动不得!”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浓浓的不可思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
“不过话说回来,这张家……啧啧,祖坟上冒的青烟怕是有三丈高了吧?他爹张玉,不过是个前元降将,虽说跟着永乐皇帝在靖难里拼过命,死了追封个‘荣国公’,也算皇恩浩荡。可这张辅,就凭平定安南这一桩功劳,竟能得封‘英国公’!这爵位……嘿!”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环视一圈,等着别人发问。
果然,旁边一位新袭爵的、根基尚浅的少年侯爷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凑近问道:“钱大人,这‘英国公’……有何特别之处?听起来似乎比寻常国公更显赫?”
礼部侍郎钱大人精神一振,腰杆都挺直了几分,终于等到展示自己博古通今的良机!他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学究姿态,准备引经据典:“咳,这‘英国公’啊,可非比寻常!追溯源流,在盛唐之时……”
“嗨!我知道!不就是徐茂公嘛!”
一个洪亮、粗犷、带着浓浓市井气息的大嗓门如同炸雷般响起,硬生生把钱大人酝酿好的“历史小课堂”给截断了!
只见永昌侯蓝玉抱着胳膊,一脸“这题太简单”的不屑表情,大大咧咧地嚷道,声音洪亮得半个广场都能听见: “不就是瓦岗寨那个牛鼻子老道徐懋功嘛!后来投了李世民,被赐了国姓,改名叫李勣!封的就是英国公!这人本事是有点,可这爵位嘛……”
蓝玉故意拖长了调子,脸上露出一个混不吝的、带着点幸灾乐祸的笑容,用手比划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嘿!邪性得很!他孙子李敬业,就是那个在扬州扯旗造反、反对武则天当女皇帝的那个愣头青!”
“结果咋样?被武后一巴掌拍得稀碎!这还不算完,武后一怒之下,把他爷爷李勣的坟都给刨了!棺材板掀开,挫骨扬灰!捎带手的,把他老李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九族之内,甭管沾亲带故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来了个‘消消乐’!”
“嘿,那叫一个干净利索!你们说,这‘英国公’的名号,听着威风,是不是有点克主克家啊?谁沾上谁晦气!哈哈哈!”
“噗——!”
“咳咳咳!”
旁边几位正端着茶杯掩饰的勋贵,被蓝玉这番粗俗直白、血腥味十足又无比“生动形象”的“历史科普”惊得岔了气,一口茶水呛在喉咙里,咳得面红耳赤,眼泪都飙出来了,想笑又不敢大声笑,憋得肩膀直抖。
“你……你……蓝玉!粗鄙!粗鄙至极!”礼部侍郎钱大人气得浑身发抖,一张老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山羊胡子翘得老高,手指颤巍巍地指着蓝玉,嘴唇哆嗦着,半天才憋出几个字。
他引以为傲的学识,精心准备的典故,在蓝玉这番如同街头说书人讲古的“九族消消乐”面前,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体无完肤!
更可怕的是,蓝玉嘴里那轻飘飘的“九族消消乐”几个字,在洪武十三年的应天城,在奉天殿前,在刚刚经历过“剥皮”、“诛十族”天幕洗礼的此刻,无异于一道带着血腥味的催命符,听得人头皮发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