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器的样子,再想到他与陈友谅的特殊关系,又听闻这孽障竟敢诅咒自己的嫡子朱棣?新仇旧恨,加上方才陈祖义冒充太子的余怒,瞬间引爆!



“宗正!”朱元璋猛地转头,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这个朱榑!心性卑劣,身负逆血!不堪王爵!即刻废为庶人!给咱撵去凤阳老家!让他给咱老朱家的祖陵守坟种地去!好好尝尝土里刨食的滋味!以观后效!”他此刻只想眼不见心不烦,将这个“污点”彻底抹除。



负责宗室事务的宗正寺官员脸色煞白,战战兢兢地出列,声音发颤:“陛……陛下息怒!齐王殿下……已于洪武三年受封,按制……应于洪武十五年就藩青州……”



“就藩?就什么藩?!”朱元璋粗暴地打断,眼神如刀,“废了!现在!立刻!给咱废了!什么洪武十五年?他现在就给咱滚去凤阳种地!滚!”老皇帝的咆哮在殿内回荡。



奉天殿外,亲王班列中。



年仅十几岁、尚带着几分少年稚气的齐王朱榑,正因天幕上自己未来那凄惨无比的结局而吓得瑟瑟发抖。



骤然听到殿内父皇那如同惊雷般的咆哮——“废为庶人!滚去凤阳种地!”——他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仿佛被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中!



眼前一黑,天旋地转!



“父……父皇……”他喉咙里发出一声短促、绝望的呜咽,身体如同被抽去了所有骨头,软软地、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噗通”一声重重摔在冰冷的金砖地上,昏死过去。



周围的亲王们一阵骚动,却无人敢上前搀扶,望向他的目光充满了惊惧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庆幸。他成了天幕降临以来,最直接、最惨烈的“剧透”受害者。



天幕并未因齐王的昏厥而停止,冰冷的旁白音继续推进:“齐王被废,仅乃永乐皇帝削藩大幕之一角。永乐四年,帝以齐王事为引,雷厉风行,削藩之举再起!”



画面展示一道道盖着皇帝玉玺的诏令飞出:



岷王朱楩(朱元璋第十八子),坐镇云南,因“沉湎酒色,擅收诸司印信,杀戮吏民”等罪名,被削去护卫亲军,仅留校尉百人随侍!



辽王朱植(朱元璋第十五子),原封广宁(今辽宁北镇),靖难时奉建文诏渡海归朝,驻荆州。永乐以其“心怀两端”为由,削其护卫!



至于周王朱橚(朱元璋第五子,朱棣同母弟),最为识趣。早在永乐登基之初,便主动上表,以“愿享太平,无意兵权”为由,恳请将王府三护卫精锐尽数上交朝廷!永乐帝欣然笑纳,大加褒奖。



而那位曾拥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麾下朵颜三卫骁勇异常的宁王朱权?



画面闪过靖难之初,朱棣于大宁城下“执手相泣”后,转头便“尽拔其护卫及朵颜诸部以归”的场景。



旁白点破:“宁王之兵权,早于‘靖难’烽火中,便已被其兄燕王‘借’走,永不归还矣!”



--



奉天殿内,死寂无声。



朱元璋靠在龙椅上,目光死死盯着天幕上那一份份剥夺他儿子兵权的诏书,那一个个被削去爪牙的亲王身影。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和巨大的荒谬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



这藩……到底该不该封?



不封?若无强藩镇守四方,拱卫中央,建文那傻孩子一道削藩令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张559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张5592并收藏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