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未来怕是要滔天了!



沐英如芒在背,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他努力挺直腰杆,想保持镇定,但在那无数道或探究、或羡慕、或隐含敌意的目光注视下,仿佛赤身立于冰天雪地,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云南尚未踏足,未来子孙在安南的“根基”已引来如此觊觎,这泼天富贵带来的,是福是祸?



--



龙椅上,朱元璋的目光也锁着天幕,但焦点截然不同。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眼中闪烁着开疆拓土的锐利光芒,仿佛已经穿透时空,看到了那片即将被纳入版图的丰饶土地。



“安南……”老皇帝低沉的声音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自古汉之交趾,唐之安南都护府!本就是华夏故郡!五代离乱,方使宵小窃据。今王师吊民伐罪,正本清源,岂能再立他人?自当收归王化,设郡置县,永为大明南疆屏藩!”



他根本没考虑“复立陈氏”这种选项,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安南已是囊中之物。



这番话,如同给殿内争论定了调子。



一位礼部官员,此刻反应极快,立刻躬身附和,声音洪亮:



“陛下圣明烛照!安南确系汉唐故土,沦落异域数百年,实乃华夏之殇!今赖陛下天威,王师南指,正宜光复旧疆,重设郡县,使其百姓重沐王化,永绝后患!此乃千秋之功,万世之业!”



他绝口不提片刻前自己差点说出口的“另立陈氏”,脸不红心不跳地将“故土重光”的道理说得冠冕堂皇。



而站在勋贵前列的未来的“征南将军”傅友德,眼中精光爆闪!



他紧紧盯着天幕上明军势如破竹的画面,再想想朱元璋“设郡置县”的决断,一个更为大胆、炽热的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长:“云南?安南!若能借此次征南之机,攻下云南之后,挥师继续南下,一举底定安南……那这未来永镇边疆、裂土封疆的泼天富贵,岂不是……他傅友德,难道就比未来的沐家差了?世镇安南……这诱惑,比瘴气弥漫的云南,可强太多了!”



奉天殿内,关于安南是“复立陈氏”还是“收归郡县”的争论正酣。勋贵们或艳羡沐家未来可能的滔天权势,或盘算着自己能否在即将到来的云南征伐中“顺路”把安南也划拉进功劳簿。



傅友德眼神灼热,仿佛已看到世镇安南的锦绣前程。朱元璋抚须颔首,南疆新土蓝图在他胸中已然展开。



无人留意,也无心留意,殿侧一道专供内侍行走的窄小角门,在阴影中悄无声息地滑开。



一辆没有任何纹饰、灰扑扑的青布篷马车,被两匹寻常的驽马拉着,在数名身着不起眼皂衣、却眼神锐利如鹰隼的精悍侍卫(皆由太监总管“五十九”亲自挑选的心腹)簇拥下,如同鬼魅般滑了出来,迅速融入宫墙根下浓得化不开的夜色里。



车厢内,光线昏暗,只闻车轮碾过石板路的单调辚辚声。



燕王朱棣呲着牙,倒抽着凉气,一只手正用力地揉搓着自己右胸口的位置。他俊朗的脸上肌肉微微抽搐,额角还渗着细密的冷汗,嘴里忍不住低低地“嘶”了一声。



奉天殿前那一幕记忆犹新——盛怒之下的母后,那一记窝心脚可是结结实实、毫不留情!纵然他自诩弓马娴熟,这骤然挨上的力道也让他此刻坐卧难安。



“嘶……母后这腿脚,宝刀不老……”他低声嘟囔了一句,带着点委屈和劫后余生的庆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张559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张5592并收藏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