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那“直趋应天”四个血字在天幕上无声地燃烧。



淮西的种儿,够硬。但老朱家的天,容不下两根硬得过头的顶梁柱!



--



应天城上,天幕流转,将未来建文四年的仓惶与算计,血淋淋地摊开在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上。



画面里,一位身着素雅诰命服、面容带着长途跋涉疲惫与深深忧虑的妇人,正隔着军帐,对着端坐主位、甲胄未卸的朱棣苦苦劝说。



正是庆成郡主,朱元璋的侄女,朱棣的堂姐。她言辞恳切,眼中含泪,代表她的侄孙皇帝朱允炆,带来了割地求和的诚意。



帐内烛火跳动,映着朱棣棱角分明的侧脸,也映着他嘴角那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诮。



他耐心听着堂姐的哀求,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铁护腕上轻轻叩击。



待郡主言毕,帐内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朱棣抬眼,目光锐利如刀,穿透了那层薄薄的亲情面纱,直刺其后的算计:



“此奸臣欲姑缓我,以俟远方之兵耳!” 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珠砸落,带着洞悉一切的冰冷和不容置疑的决绝。



庆成郡主浑身一颤,脸上最后一点血色也褪尽了。



她嘴唇翕动,想再辩解什么,却在对上朱棣那双深不见底、毫无波澜的眼眸时,所有的话语都堵在了喉咙里。



她颓然垂首,肩膀微微抖动,最终只是深深一礼,带着满心绝望和未干的泪痕,黯然退出了杀气腾腾的燕军大帐。



“五月初二……割地求和……朱棣拒之……”



奉天殿内,兵部官员低声读出天幕上的文字,声音里带着一丝了然和复杂的叹息。



龙椅上的朱元璋面无表情,眼神却愈发幽深。



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儿子了,这份决绝,这份对敌人(哪怕披着亲戚外衣)心思的洞若观火,像极了他自己。



殿内群臣噤若寒蝉,只觉一股无形的寒意顺着脊椎爬升。



--



天幕画面陡转,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长江北岸,浦子口。宽阔的江面浊浪翻涌,无数战船在惊涛骇浪中如同飘摇的落叶。



震天的喊杀声、金铁交鸣声、箭矢破空声混杂着巨浪拍岸的轰鸣,构成一幅惨烈的地狱图景。



燕军士兵舍生忘死地冲击着南岸坚固的防线,但盛庸指挥下的明军残部,爆发出最后的、也是最疯狂的血勇!



他们利用地利,用密集的箭雨、燃烧的火船、滚木礌石,死死扼守着渡口。



燕军前锋死伤枕藉,攻势被一次次打退,江面上漂浮着越来越多的尸体和破碎的船板。



画面拉近,朱棣站在一艘高大的楼船船头,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身上的明光铠沾染着血污和江水,望着前方久攻不下的滩头,望着己方不断沉没的船只和落水挣扎的士兵,眼中第一次流露出深重的疲惫和……一丝动摇。



他猛地转身,对身旁同样面色凝重的将领们,声音带着罕见的沉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退意:“……事恐难济,暂且议和北还,徐图……”



“议和北还”四个字尚未落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张559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张5592并收藏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