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前广场,人头攒动。



巨大的天幕悬于苍穹,映照出的不再是洪武十三年这熟悉的山河,而是一片肃杀兵戈。画面流转,清晰映出“建文四年四月”字样。



天幕中,战鼓隆隆。



平安、何福两员大将正指挥军士在灵璧城外深挖壕沟,高筑壁垒,烟尘弥漫间显出长久固守的架势。



画面一转,一支庞大的辎重队伍蜿蜒而行,平安顶盔掼甲,亲自率六万精兵护卫粮草,车马辚辚,气氛紧张压抑。



突然,一道尖锐的谕旨文字如血痕般烙在天幕之上:“朝廷得报,燕逆已败!京师不可无良将坐镇,着令魏国公徐辉祖,即刻回京!”



旨意清晰,不容置疑。



奉天殿外,死寂了一瞬。随即,一名身着青色补子官袍的年轻文臣猛地向前踉跄一步,手指着天幕上那行冰冷的召回令,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终究没忍住,竟“哇”的一声哭嚎出来:“完了!完了啊!召回徐辉祖?这…这建文朝廷…彻底没救了啊!”



悲愤绝望的哭声在广场上显得格外刺耳,引动一片压抑的骚动。



这声哭嚎,如同点燃了引线。



“嘿!”一声带着浓重淮西口音、满是讥诮的嗤笑炸响。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凉国公蓝玉抱着双臂,那张因常年征战而刻满风霜的脸上此刻尽是毫不掩饰的轻蔑与鄙夷。



他下巴朝天幕一扬,声音洪亮得如同在战场上发号施令:“老子现在算是琢磨明白了!怪不得我师父李景隆在战场上跟个没头苍蝇似的瞎转悠,给燕王送粮又送兵!敢情我师父心里门儿清!谁他娘的傻乎乎玩命往前冲,谁就是天底下头号大蠢驴!”他粗粝的话语如同鞭子,抽在每一个心向建文的官员心上。



站在蓝玉不远处的长兴侯耿炳文,这位以善守著称的老将,此刻也沉重地摇了摇头,花白的胡须随着叹息微微颤动。



他望着天幕上何福、平安移营深垒的画面,眼神复杂:“魏国公徐辉祖…那可是燕王的亲小舅子!可灵璧这一战,他力战在前,寸步不让,这还不够明白吗?这就是拿身家性命在表忠心!朝廷倒好…”



他猛地提高了声调,带着一种痛心疾首的愤懑,“一道旨意就把这擎天柱给抽走了!这不是自毁长城是什么?蠢!蠢到家了!”



宋国公冯胜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语气带着洞悉世事的沧桑与惋惜,接口道:“北平那些个能打的将领,哪个不是魏国公(徐达)手把手带出来的?燕王能接下魏国公在北平的旧部,靠的是他魏国公女婿这块金字招牌!”



“如今魏国公的亲儿子,第二代魏国公徐辉祖亲自提兵去对阵燕军,这本是天赐良机!正好可以动摇燕军根基,让那些念着老魏国公旧情的老部下离心离德!多好的棋啊…”



他重重一跺脚,痛心疾首,“偏偏…偏偏被那坐在龙椅上的…蠢材给下成了死局!”



“蠢材”二字,他说得极重,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耳膜上。



勋贵们火力全开,言辞激烈如刀。



一个站在文臣队列中、同样操着明显淮西口音的中年官员,眼珠一转,脸上堆起一种故作沉痛的表情,声音却清晰地传了出来:“唉!陛下(指朱元璋)那是何等圣明烛照!太子殿下更是仁德兼备、才智超群!怎么…怎么到了第三代,竟…竟会生出这般…这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张559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张5592并收藏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