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78章 藳城之战:勋臣们的计议
孙们每天晨昏定省,好好看看,引以为戒!省得再出这种把自家江山往叔叔刀口上送的‘仁德圣君’!”
蓝玉这番尖酸刻薄至极、却又无比扎心的大实话,引得周围一片压抑不住的嗤笑声和点头附和。显然,建文帝朱允炆的“丰功伟绩”,已经彻底成了洪武朝勋贵圈子里公开的、鄙夷的笑柄。
---
“哼!预防?谈何容易!”
一个阴恻恻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悲观,从勋贵班列后排响起。众人循声望去,是一位素来以耿直(或者说迂腐)著称、坚定支持太子朱标一系的礼部侍郎陈迪。
陈迪捋着山羊胡,脸上带着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冷笑,目光扫过那些嗤笑的勋贵,最后落在天幕上朱棣的身影上:
“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今日看建文是废物,焉知他日燕王龙御归天,他的子孙后代里,就不会出废物?就不会出比建文更昏聩、更荒唐、更败家的玩意儿?!”
他声音不高,却如同冰冷的毒蛇,钻进每个人的耳朵:
“越怕什么,往往越来什么!这面刺猬旗,今日是警示,他日说不定就成了某些不肖子孙眼中‘祖宗无能’的证明!成了他们肆意妄为、嘲笑祖制的借口!历朝历代,这等事……还少吗?谁敢保证,他燕王一脉,就能千秋万代,永不出废物?!”
陈迪这番“乌鸦嘴”般的预言,如同给刚刚有些喧闹的气氛泼了一盆冷水。
勋贵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面面相觑,虽觉晦气,却又不得不承认这话有几分歪理。
是啊,谁能保证后代不出败家子?强如汉武唐宗,子孙不也有不肖之徒?
就在这片因陈迪的悲观而略显凝滞的沉默中,一个压得极低、却如同惊雷般炸响的声音,从靠近前排的勋贵位置传来!
说话的是常茂的弟弟,郑国公府的常升!
他像是憋了很久,终于忍不住了,扯了扯身旁颖国公傅友德的袖子,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和憋屈:
“傅公!要我说,咱们都钻了牛角尖了!吵吵什么建文废物、燕王天命、子孙败不败家……都是瞎扯淡!”
常升的眼睛亮得惊人,他猛地一指奉天殿东侧暖阁的方向,仿佛要戳破一层无形的窗户纸:
“真嫡在此!何来靖难?!”
他几乎是咬着牙,一字一顿地低吼:
“就算……就算太子爷和雄英皇长孙真有什么不测(这话他说得飞快而含糊),那皇位,论嫡论长,论祖宗法度!也该是常太子妃所出的皇孙朱允熥来坐!他才是正儿八经的嫡次孙!名正言顺!”
常升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怨气:
“允熥殿下,身体康健,性情仁厚!更重要的,他身上流着我常家、开平王(常遇春)的血!有我们这些舅舅、有整个淮西勋贵集团在背后撑着!若他继位,燕王他敢动?他凭什么动?他拿什么‘靖难’?!名不正!言不顺!天下共击之!”
“只要允熥在,这大明的天,就塌不下来!哪还有后面这些破事?!”常升最后这句,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积压已久的憋屈和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愤懑!
“嘶——!”
常升这番话,声音虽刻意压低,但在勋贵班列这片相对安静
蓝玉这番尖酸刻薄至极、却又无比扎心的大实话,引得周围一片压抑不住的嗤笑声和点头附和。显然,建文帝朱允炆的“丰功伟绩”,已经彻底成了洪武朝勋贵圈子里公开的、鄙夷的笑柄。
---
“哼!预防?谈何容易!”
一个阴恻恻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悲观,从勋贵班列后排响起。众人循声望去,是一位素来以耿直(或者说迂腐)著称、坚定支持太子朱标一系的礼部侍郎陈迪。
陈迪捋着山羊胡,脸上带着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冷笑,目光扫过那些嗤笑的勋贵,最后落在天幕上朱棣的身影上:
“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今日看建文是废物,焉知他日燕王龙御归天,他的子孙后代里,就不会出废物?就不会出比建文更昏聩、更荒唐、更败家的玩意儿?!”
他声音不高,却如同冰冷的毒蛇,钻进每个人的耳朵:
“越怕什么,往往越来什么!这面刺猬旗,今日是警示,他日说不定就成了某些不肖子孙眼中‘祖宗无能’的证明!成了他们肆意妄为、嘲笑祖制的借口!历朝历代,这等事……还少吗?谁敢保证,他燕王一脉,就能千秋万代,永不出废物?!”
陈迪这番“乌鸦嘴”般的预言,如同给刚刚有些喧闹的气氛泼了一盆冷水。
勋贵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面面相觑,虽觉晦气,却又不得不承认这话有几分歪理。
是啊,谁能保证后代不出败家子?强如汉武唐宗,子孙不也有不肖之徒?
就在这片因陈迪的悲观而略显凝滞的沉默中,一个压得极低、却如同惊雷般炸响的声音,从靠近前排的勋贵位置传来!
说话的是常茂的弟弟,郑国公府的常升!
他像是憋了很久,终于忍不住了,扯了扯身旁颖国公傅友德的袖子,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和憋屈:
“傅公!要我说,咱们都钻了牛角尖了!吵吵什么建文废物、燕王天命、子孙败不败家……都是瞎扯淡!”
常升的眼睛亮得惊人,他猛地一指奉天殿东侧暖阁的方向,仿佛要戳破一层无形的窗户纸:
“真嫡在此!何来靖难?!”
他几乎是咬着牙,一字一顿地低吼:
“就算……就算太子爷和雄英皇长孙真有什么不测(这话他说得飞快而含糊),那皇位,论嫡论长,论祖宗法度!也该是常太子妃所出的皇孙朱允熥来坐!他才是正儿八经的嫡次孙!名正言顺!”
常升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怨气:
“允熥殿下,身体康健,性情仁厚!更重要的,他身上流着我常家、开平王(常遇春)的血!有我们这些舅舅、有整个淮西勋贵集团在背后撑着!若他继位,燕王他敢动?他凭什么动?他拿什么‘靖难’?!名不正!言不顺!天下共击之!”
“只要允熥在,这大明的天,就塌不下来!哪还有后面这些破事?!”常升最后这句,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积压已久的憋屈和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愤懑!
“嘶——!”
常升这番话,声音虽刻意压低,但在勋贵班列这片相对安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