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有责,岂可不战而降”的铮铮之言!



他看到了盛庸按剑而立、誓与城池共存亡的刚毅身影!



他看到了被迅速收拢、重新焕发斗志的南军士卒!



他看到了那依托坚城、严阵以待的森严壁垒!



这一切,都与之前德州、济南在李景隆手中时那望风披靡、不战而溃的景象,形成了极其刺眼、却又无比振奋的对比!



“忠臣…守土…当如是!”一个清晰而沉重的念头,在朱元璋心中响起。



他身为开国帝王,深知“忠义”二字对于维系一个王朝根基的重要性!铁铉、盛庸,这两个在洪武十三年或许还名不见经传的中下层官员,此刻在天幕上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何为臣子本分!何为国之干城!



吏部尚书察言观色,见皇帝沉默不语,眼神复杂,连忙小心翼翼地出列,试探着询问:“陛下…天幕所言铁铉、盛庸二人,抗拒王师(指未来的燕王)…虽其志可嘉,然…是否…”



朱元璋缓缓抬手,打断了吏部尚书的话。他目光依旧盯着天幕上济南城头的景象,声音低沉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论:



“此二人…所言所行,何错之有?守土抗敌,恪尽职守,乃臣子本分!传旨,着吏部、兵部,录铁铉、盛庸之名,察其在洪武朝之行止才干,若堪用,当不次擢拔!”



这旨意一出,殿内哄笑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惊愕地望向御座。陛下…这是在肯定建文朝的守城将领?肯定抵抗燕王(未来)的行为?这风向…似乎变了?



徐达、李文忠等老臣更是心头一震,若有所思地看向朱元璋。他们敏锐地察觉到,皇帝心中那道原本因心疼儿子(朱棣)势弱而倾斜的天平,似乎…正在悄然回摆。



朱元璋并未理会殿内众人的惊愕。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带着一种深沉的父爱,投向了御阶之下,太子朱标所在的位置。



只见太子朱标,脸色苍白,身形似乎比之前更加单薄,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浓得化不开的落寞与忧思。



他看着天幕上济南城头的浴血坚守,看着南军将士在铁铉、盛庸带领下迸发出的血性,眼神复杂。那里面有对忠臣义士的赞许,有对朝廷仍有脊梁的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痛楚。



那是他的儿子允炆的江山啊!



允炆用人不当,致使山河破碎,烽烟四起!



如今,好不容易出了铁铉、盛庸这样的忠勇之臣,在绝境中试图力挽狂澜…可对手,却是他四弟朱棣!是他的亲叔叔!



朱标的目光,时而落在天幕上那面“燕”字大纛上,时而又落回济南城头的“明”字旗上,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微微垂下了头。



这一幕,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朱元璋的心上!



标儿…他的标儿!



他精心培养、寄予厚望的太子!



他仁厚宽和、本该承继大统的儿子!



此刻却因未来那场兄弟阋墙、叔侄相残的惨剧,承受着如此巨大的煎熬!



再想想天幕上那个一路高歌猛进、鲸吞大宁、连收德州济南、势力急剧膨胀的未来燕王朱棣…朱元璋心中那根名为“父爱”的弦,瞬间绷紧,随即又猛地松开,彻底倒向了另一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张559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张5592并收藏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