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成化年间的朝政,用一个词就可以完美地概括和形容——一塌糊涂。



这一点儿也不奇怪,朱见深同志的领导水平实在对不起人,他连自己的老婆都管不住,怎么管得住身边的秘书们?



在这种情况下,成化年间的政治顿时变得异彩纷呈、黑暗无比,而涌现出的各个政治流派更是多姿多彩、百花齐放,聚集在这个混乱的江湖中,召开了一场花招儿层出不穷、犯规屡禁不止的武林大会。



下面我们开始介绍参加武林大会的各大门派(排名不分先后)。



春派



全称:春药研究派



掌门:梁芳



门下弟子构成:术士、番僧



独门绝技:化学物品研究(春药,现俗称伟哥)、生理卫生知识研究



仙派



全称:修道成仙派



掌门:李孜省



门下弟子构成:和尚、道士



独门绝技:炼丹(属化学门类)、修道



监派



全称:内监宦官派



掌门:汪直、尚铭



门下弟子构成:太监



独门绝技:地下工作(特务)、打小报告



后派



全称:后宫老婆派



掌门:万贵妃



门下弟子构成:宫女、太监、外戚



独门绝技:一哭二闹三上吊(此绝技经过长期演变,现已普及使用)



混派



全称:混日子派



掌门:万安



门下弟子构成:文官集团



独门绝技:混日子、弹劾(告状)



这就是当时纵横江湖的五大门派,要叙说他们的来历瓜葛,您且上坐,听我慢慢道来:



什么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话说两千多年前绝世高手嬴政一统武林,荣任第一任武林盟主之后,江湖便陷入了众派林立、腥风血雨的光辉岁月。



在众多的门派中,资格最老、水平最高的是两大门派——监派和后派。



这两派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少林和武当。其中后派的历史学名叫作外戚,监派的历史学名叫作权阉。



两派虽然都服从武林盟主(皇帝)的调遣,但从挂牌子成立那天起,就是不共戴天的死敌,此消彼长,你死我活,几千年来就没消停过,而两派门中也都是高手辈出。



比如监派的赵高、单超、李辅国、鱼朝恩以及后派的吕后、杨坚、韦后等人,全都是纵横一时的高人,为本派争得了极大的荣誉。两派在斗争之余,偶尔也会携手合作,一旦这种情况出现,武林盟主便会趁机浑水摸鱼,不断在两派之间挑起是非,以维护自己的盟主地位。



当然了,有时候如果盟主武功不高,也有可能被这两派的高手取而代之,如杨坚就成功地脱离后派,成为新的武林盟主。



到了成化年间,这一情况并没有改变,后派和监派仍然水火不容,而其他门派也趁此机会,开张的开张,壮大的壮大,这就是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另外三派。



春派是后派的附属门派,春派掌门人梁芳原先是后派掌门万贵妃的物品采购员,由于胆大心黑,敢于中饱私囊、贪污公款,工作干得十分出色,被提拔为春派掌门,自立门户。



这里还要表扬一下梁芳同志的刻苦认真态度,大家知道他是研究春药的,但他干这行也真不容易,因为他本人是个宦官,在看得见吃不着且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下,能够如此卖力地工作,着实体现了卓越的钻研精神和职业素养。



这是春派,下面我们说仙派。



仙派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派别,该门派最出名的人物应该就是秦朝那个据说去了日本留学的徐福。而到了成化朝,仙派也出人头地了,该派掌门李孜省原先在江西衙门里当小公务员,后来改行去京城北漂,顺便也干点儿诈骗的活儿。



后来他在行骗过程中遇见了春派掌门梁芳,就当了梁掌门的随从,而梁掌门对他也甚是欣赏,支持他另立门户,发挥特长,为盟主朱见深炼丹修道,从而一举打响了仙派的威名。



接着是鼎鼎大名的监派,此派在明代极为兴盛,前有郑和、王振,后有刘瑾、魏忠贤,可谓人才济济,而在成化朝,这一派却出现了分裂。



如同华山派有气宗和剑宗一样,监派也分裂成了东监派和西监派,两大掌门各行其是,彼此之间斗争激烈。东监派掌门尚铭根基深厚,秉承传统,不断壮大本派的传统附属企业——东厂,脚踏实地做好刺探情报、诬陷忠良的特务工作。



而西监派掌门汪直,自从被韩雍大军带到京城,挨了一刀变成宦官之后,奋发图强,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积极进取(拍马屁),努力争取盟主朱见深的信任,并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精神在西安门开办了西厂,他的办厂准则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后派就不用多介绍了,成化年间的万贵妃可谓一女当关,万夫莫敌,她不但是后派掌门,还是武林盟主朱见深的老婆兼保姆,独门招式枕头风和枕头状横扫武林,无人能挡。



最后是混派,此派原叫臣派,本是与监派、后派齐名的大派,门下出过无数如李斯、霍光、房玄龄、王安石、三杨之类的绝顶高手,可是到了此任掌门万安的手中却门庭冷清,万掌门武艺稀松,除了坚持练习磕头功和拍马功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本事,逐渐成为后派和监派的附庸,直到十几年后,这种情况才得到了改观。



综上所述,成化年间的武林形势是这样的,后派和春派、仙派是同盟关系,可称之为泛后阵营。监派内部存在矛盾,对外则与后派同盟敌对,最窝囊的是混派,无论监派、后派它都不敢得罪,派如其名,只能乖乖地混日子。



以上就是武林五大门派的情况,相信你已看得出,这些都是所谓的邪派,如果你还在等待着名门正派的出现,恐怕就只能失望而归了,因为此时江湖的情形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这年头,没有好人了。



五派风云录



各派都到齐了,好戏也就该上演了。



春派掌门梁芳,卓越的药品批发商和物品采购商,他的发家之路主要有两条,其一是送礼给万贵妃,其二就是制造春药送给皇帝,两面讨好,大家都喜欢他,所以在一段时间里他十分得势。



他虽身为宦官,却并非监派成员,当时的宦官首领司礼太监尚铭和怀恩都曾试图收编他,梁芳的回答却是:你算老几?一边凉快去吧。



他仗着有人撑腰,大肆侵吞财物,朱见深同志的内藏原本有很多私房钱,可没过几年,就被这位仁兄用得干干净净,气得盟主大人几天吃不下饭。



但梁掌门也有一个好处,由于他本人读书少,没什么见识,和王振、魏忠贤等人比起来,档次差得太远,除了捞钱之外,也就是帮万贵妃去后宫堕个胎,更大的坏事他也干不出来(不是不想,实在是水平不高),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做过的最有影响的事情竟然是招募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仙派掌门李孜省。



如果要问五派中谁最受朱见深的宠信,估计很多人会回答是后派或者监派,但实际上,朱见深最看重的恰恰是这个不起眼的仙派掌门李孜省。



对这一点,实在不必吃惊,朱见深的心声可以明确地告诉我们原因: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春药也好,耳目也好,老婆也好,只要有这条命在,随时都可以再找。



生命是最宝贵的,朱见深明智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号称可以长生不老的李孜省自然成了朱见深的宠臣,而他本人也可谓再接再厉,不满足于用修道成仙来糊弄盟主,在炼丹的同时还在生产线上加入了副产品——春药,开始抢自己老领导梁掌门的生意。



这样一来,多面手李孜省就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混派的掌门万安和大弟子刘吉、二弟子彭华都是靠他的关系才进入内阁,做上大官的。



可这位掌门并不满足,他还打算跨行业发展,竟然把手伸到了特务工作上,自己组织人员为盟主大人探听消息。这下子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东厂、西厂的众多特务们都眼巴巴地靠着这行吃饭呢,你李孜省算是个什么东西?!竟然敢打破垄断,搞竞争!



监派掌门尚铭、汪直卷起裤腿,抄起家伙,准备向这个无名小卒发动进攻。



可是斗争的结果是他们意想不到的。



李孜省和太监的斗争就放到后面吧,先说其他两个门派。



后派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万贵妃仍然过着她的日子,三天两头巡视后宫,然后心有不甘地凝视着太子东宫的方向,仅此而已。



下面轮到混派出场了,我个人认为,这是最有趣的一个门派。



在成化五年(1469)之前,内阁是一个庄严神圣的地方,那时的内阁成员是商辂和彭时。



商辂也算是老熟人了,早在北京保卫战时,他就露了一次脸,站出来支持于谦的主张,但他更出名的还是他的考试成绩——连中三元。想当初乡试发榜的时候,榜刚刚贴出来,人家还在瞪大眼睛找名字,他随便看了一眼,就打道回府睡觉去了。同乡问他怎么不找自己的名字,他若无其事地指着榜单说道:



“费那工夫干啥,排最上面那个不就是我嘛!”



除去靖难时被朱棣打击报复、删去名字的黄观,他是明代唯一一个完成这一高难度动作的人,事实证明,他为官也十分优秀。而彭时也是状元出身,为官清正,在他们的带领下,大明帝国有条不紊地向前行进。



就在这个时候,万安进入了内阁。



万安,四川眉州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这位仁兄书读得很好,当年高考全国第四名,位居二甲第一,可惜从他后来的表现看,他实在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高分低能的典型代表。



他入阁后,不理政务,只是一门心思地干成了一件事——拉关系。他充分地使用了自己的姓氏资源,竟然和万贵妃拉上了亲戚。



什么亲戚呢?



据万安同志自己讲,万贵妃的弟弟的老婆的母亲的妹妹是他的妾,这可是了不得的近亲啊!



于是他跑到万贵妃的弟弟家,声泪俱下地认了这门亲事,并光荣地宣布:我万安终于找到亲人了!



无论亲戚是真是假,万安确实获得了提升的机会,成化十四年(1478),商辂退休回家,万安成了内阁首辅。



从此,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文官团体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混派时代。



外号党



混派与别派不同,承蒙各位江湖人物看得起,混派的许多精英都被赋予了外号,叫起来甚是响亮,不可不仔细谈谈。



混派掌门万安,江湖人送外号“万岁阁老”。



成化七年(1471),万安和内阁其他两名成员商辂、彭时前去拜见朱见深,商讨国家大事,彭时刚开口谈了几件事,正说到兴头上,突然听见旁边大呼一声:



“万岁!”



回头一看,万掌门已经跪在地上磕头了。



商辂、彭时瞠目结舌,待了一会儿,无奈地叹了口气,也跪了下来,磕头叫道:



“万岁!”



这奇怪的一幕之所以会发生,完全是因为万安的那一声万岁,这关系到一个严肃的礼仪问题。



在清代,官员之间商谈事情,若端起茶杯,就意味着本人不想再谈,请你走人,即所谓的端茶送客。



而明代面圣也有着一套礼仪,朝见完毕,口呼万岁,这意思就是皇上再见,俺们下次再来。



万掌门不知是不是急着上茅房,没等谈几句,就匆匆忙忙地喊了再见,搞得内阁极为尴尬,成为满朝文武的笑柄,故而有了这个光荣的称号“万岁阁老”。



混派大弟子刘吉,江湖人送外号“刘棉花”。



刘吉,河北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是万掌门的同期同学,成化十一年(1475)成为内阁成员,这个人的品行和万安差不多,但还有一点要强于万安——脸皮更厚。



明代弹劾成风,言官也喜欢管闲事,刘吉这种人自然成了言官们的主要攻击对象,可这位仁兄心理承受能力强,言官说了什么权当没有听见,所以江湖朋友送他一个雅号“刘棉花”。



何意?



棉花者,不怕弹也!



混派跟班小弟倪进贤,江湖人送外号“洗鸟御史”。



倪进贤,安徽人,半文盲,拜入万掌门门下,系关门弟子,身无长物,却有着一个祖传秘方,据说配成药粉溶于水中,可以治疗ED(学名),万掌门估计亲身试验过,所以一喜之下,让这位兄台干了个御史。



要是换在今天,他大可不必去干什么御史,投身医药界,必定能兴旺同类行业,胜过辉瑞公司,为国争光。



考虑到他对万掌门的巨大贡献,江湖朋友十分尊敬地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明朝那些事儿(全七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当年明月著 ; 狐周周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当年明月著 ; 狐周周绘并收藏明朝那些事儿(全七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