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一些长度粗细合适的木料,先砍伐剥皮,摞放到林中阴干,留待日后使用。



搬了三天木材,期间并未中断对洞内砂石的清理。



窑洞门口的平台已经延展出去十多米,被垫平的土地与坡地产生了明显的落差。



就在这片被铲平的土地上,陈舟开始锯木材,制造承重组件。



窑洞是平顶,无法使用拱形承重,虽然这种结构艺术性较差,显得过于僵硬,却能减少他的工作量。



陈舟计划用六根承重柱将主居室、厨房和储藏室隔开。



承重柱顶端同时撑住榫卯咬合的横梁和纵梁,为顶部砂岩层提供坚实的支柱。



幸好当时搬运物资时没有懈怠,可供使用的木材还剩很多。



利斧参与工作,进行粗略结构修理时陈舟的进度比之前快了不少,加上制造木筏积累的木工经验,承重柱的进展还算顺利。



在此期间,他也没忘记按时登上山头观察沙滩。



17世纪欧洲的单筒望远镜虽不能和现代望远镜相比,但经过航海的检测,也具备很高实用价值。



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向下瞭望,东北侧沙滩的变化尽收眼底。



空旷的黄色沙滩没有障碍物,不存在死角,只要土著登陆,必定会被发现,哪怕时间段不对,次日也能看到他们举办食人盛宴后留下的痕迹。



然而观察了这么久,陈舟始终没能发现土著登陆,这使他一度对自己的推测产生怀疑。



但十二月份毕竟没有结束,事关性命,他还得继续观察下去。



12月20日。



四根承重柱已经安装进窑洞中。



鱼鳔胶被大量涂抹在榫卯接口内,使得纵横顶梁与承重柱结合十分紧密,也让这个看起来原始简陋的洞窟出现了几分文明的气息。



因为近期专注于制造承重柱和木梁,清理砂石的进度被耽搁了,足有140多平的整个洞窟仍显得十分拥挤。



陈舟打算将所有承重结构都安装妥帖后再清理砂石,最后砌起外墙,安装窗户和门。



除了不想操之过急外。



一直没时间动身寻找黄泥或合适的黏土也是原因之一。



准确来说,砌墙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呢,就算他抛下所有工作立即动手,也干不起来。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



中午,歇息时间。



陈舟在窑洞门口的平台上支起了三脚架,挂上铁壶,煮热咸奶茶,泡软硬面饼,不紧不慢地咀嚼。



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可以减少对肠胃的负荷,预防高血糖。



已经忘记从哪里学到这条知识。



陈舟却记得自己还要在岛上渡过一万两百多天。



为了避免身体机能下降得太快,他开始尝试改变延续多年的生活习惯,努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吃过饭,拿起望远镜,背上火绳枪,招呼来福,像散步一样,他往山头走去。



越过阴阳界线,戴起檐帽,向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契丹水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契丹水神并收藏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