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看来毫无意义。”



“他们表面上是针对儿臣,实际上并不止于此。”



“他们在反对我大秦的国策!”



嬴政轻哼道:“他们是大秦的臣子。”



秦长青跪倒在地,摇了摇头:“父皇说得对,他们确实忠于大秦,但是每个人都有私心。譬如当年郑国临终前特将他的儿子郑如安置在尚书司中,目的就是想要讨好儿臣,保住家族的利益。”



“而像华阜和杨端和等大臣也是如此。”



“父皇曾经告诉过儿臣不可轻易信任任何人。”



“不管是关中氏族还是六国世家。”



“他们皆有各自的目标和诉求。”



“如果过分依赖某一方,只会使我们受到掣肘,从而难以行事。”



“当然。”



“儿臣也不例外。”



“儿臣初次踏入楚地,并未曾预料会做出这些大的变动,只不过彼时楚地贵族彼此算计,给我提供了彻底解决的机会。儿臣知晓,那些措施确实违反了法度,但却无法避免。”



“乱世持续数百年,列国之间的征战频繁不断。”



“天地间没有一刻真正的安宁。”



“幸亏父皇统一六国,天下归一心,可是数百年来的纷争早已造成了各地的彼此仇恨。即便疆域合一,百姓仍难从内心真正认同。”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新王朝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统治阶级。”



“以往缴税给各国,如今改为向大秦缴纳而已。”



“不过如此而已。”



“可是,大秦历代 ** 和父皇所寻求的,绝不仅是一块外表一致的土地,我们要的是一个和谐统一的帝国,一个可以让亿万黎民心悦诚服的世界。”



“但现在的情况来看。”



“儿臣不敢抱有信心。”



“尽管父皇进行了诸多创造性的变革并革新各项规章制度,但对于这样一个庞大无比的帝国而言,实施政令绝非易事。”



“命令不能彻底贯彻,则必然会导致某些人的权力滥用。”



“蚁穴亦可崩坏千里大堤。”



“若不能统一对整个天下的治理,必将滋生诸多 ** 。”



“而这其中尤其以六地最为严重!”



“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制度与六国大不相同。”



“许多政策都是沿袭于商鞅变法,人们习惯于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不容易接纳新生事物。当时为了实现商鞅变革,甚至需要斩杀上千老贵冑的头颅。”



“如今我大秦国比当年还要强。”



“和平改革又岂有容易的道理?”



“变革必将付出血的代价!”



“何况……”



“父皇也应该察觉。”



“朝中并非所有官员都拥护变法之路。”



“当时的丞相王良、隗老,极力主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伟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伟栋并收藏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