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之所以极力鼓动许辛和徐升这么做,自然是出于他自身的考量。农家和墨家都是实用性很强的学派,如果能够为他所用,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而此次尚书房之事使得这两家实力受损,难免会让其中的学生心生怨气,萌发对抗情绪。



他对农家和墨家学生反对朝政不甚在意,但他关心的是一旦这些人脱离阵营会带来何等隐患。如果不加以笼络,这两大学派转而对抗,则会使之前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更何况。



虽然当下农家和墨家在民间的地位不高,但如果以后以他们的名义推行一系列成果,其影响力将大增。名气越大,将来如果转向叛秦,破坏力也就越强。



他必须要争取这些派别的领军人物!



笼络人心无外乎依靠名和利。



许辛和徐升自然也不能例外。



通过名望的加持和丰厚的待遇让他们达到荣誉顶峰,所有这一切都由大秦官府一手策划,他们理应回报一份忠诚,并正式效忠朝廷。鉴于两人在农墨两家中的崇高地位,即便其他 ** 退出,在短期内也难动摇他们的位置。



随着时间的推进。



双方的关系将愈发稳固。



那时。



两人可能再也生不出二心。



否则朝廷既能将其捧高至巅峰,同样也能使其落得身败名裂之局。



除此之外。



秦长青还有个小打算。



历来诸子百家传学往往有门槛限制,相对保守,尽管存在私人教育机构教授,但受益者不多,许多学问局限于较小范围内。一旦有变故发生,便有可能失传。而且许多学派倾向于闭门造车,不利于长远发展。



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希望通过许辛和徐升两位,将一些农学、墨学的知识和技术系统化推广出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防止将来遇到急需时还要四处“考古”的局面发生。



也要保持学术发展的连续性和健康状态。



许辛和徐升得到了名望和利益的好处,而大秦则通过这一手段打下了坚实的国家基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有益于大秦的进步。



秦长青并不急于推动。



他坚信他们最终会做出明智选择。



终于。



许辛和徐升做出了决定,他们拱手说道:“我家两派长期以来势微乏力,如今大秦犹如初日般辉煌耀眼,我们愿意全力效力,以此延续农家和墨家的传承。”



“恳请十公子给予恩典。”



两人对秦长青行了一礼



若不是朝廷倾尽全力支援,他们两家怎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又怎能使学术重现辉煌?



两人都非常清楚,在这段时间里尚书司做的事情大部分外人都不知晓,如果秦廷强势一些,完全有可能窃取他们的成果。



到那时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可秦廷并没有这样做。



反而把最终决策权留给了他们。



不但提供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伟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伟栋并收藏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