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羌胻愿意随往!”



“微臣赵佗请缨随战!”



“微臣李信亦是!”



“......”



在群情鼎沸之时,秦长青也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然而父皇再三强调,天下不应有新旧秦人之别,各郡县的百姓皆为大秦之民。你们为何只专注于关中的百姓?难道认为大秦仅有关中的人擅长作战吗?”



“天下三十六郡,我们怎么能让数个关中郡的名声担负其治理与安宁?这合理吗?”



“大家难道不觉这是多么滑稽的事情吗?”



四周沉默。



秦长青突兀的发难,使众人始料不及,甚至连嬴政都为之动容。



秦长青继续说:“各位无言以对了?”



“我来代你们陈述理由。”



“因为你们习惯使用关中的士兵,而关中的秦人民风强悍且善于指挥,每次的征战几乎都有大胜而归的结局,参军者都会得到功名爵位。所以你们关心的是关中的老百姓。”



“还有。”



“既然南海是个边缘之地,而大秦上次失利后若再遭打击将会对军心造成冲击。因此必用精兵,此外你们确实是不相信新秦人的忠诚,担忧他们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向。”



“我的论述有问题吗?”



“可能有些额外的原因,不过都不重要了。”



我今天出来表明观点,就是因为我觉得大家过于注重短期成效。



“大家确实带领'旧时秦人'获得了无数胜利,并且为这些百姓获得了爵位荣誉。但在天下统一之后,大秦既要抵御北境匈奴也要征服南境百越。请问,你们有无考虑过带他们归来?”



“你们回来了。”



但是他们呢?



“或骨殖青山,或身裹马革,或弃置于野地间;幸存的被指派驻扎边防或者被要求移徙他处,这样的人们,你们心忍?”



“常有谚:落花总需回源。这点,即使我是晚辈,也是知晓的,你们不会不清楚这个道理?"



"之前攻打南国失利, 损失将近二十万,剩下的仍然在前线勤勉坚守;将士长期远驻异域,怀乡之心愈渐浓厚。那时, ** 定下的南国平息策略是派遣中原地区的居民去融合。”



“当时,国家才刚刚建立,华人数量大幅下降;唯有秦楚两地仍有充足的人力,故计划向榆中地区迁移三万家来从事农作,同时将国家的大户人家迁移进关中区域。这两大迁移措施都无问题,"



“而接下来,无论是北部或南部的边境防卫,都被交付于关中的老百姓承担。”



“这里的关中人,并非仅仅是在那里安家的居民,他们是那些世代在关中辛勤劳动的老百姓——他们奔赴前线,在生死线上徘徊,他们已经奉献了很多,为什么又要离开祖籍,拖儿带女地移徙?”



“如果被派到的地方土壤肥美尚可接受。”



“但那是什么样的环境呢?寒冷地带在北部,炎热地带在南方,就算是强壮的青年都很难应对。况且还要拖带妇孺老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伟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伟栋并收藏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