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虽然在学校待了一段时间,但仍保留了许多乡间的风气,依然带着一丝土气。



然而,这才是秦国人民的真实面目。



正是因为契书这件事情。



秦长青和阆之间也因此结下了一份友谊。



不久,



外面响起了锣声。



上课时间到了。



令史再次回到了课堂中。



眼前的依然是那块大木板,但原先上面写的“灋”“罰”“法”三个大字,在休息时已经被临时记录员擦掉。



此时的木板上一个字都没有。



令史冷漠地说:



“这次课我们会教授《语书》上的文字。”



“我知道你们中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当文职官,而是心向战场,在战斗中获得荣耀,并希望通过战斗提升自己的职位与荣誉,你们可能有些人认为写字只是为了签名罢了,并不值得学!”



“真是这样的吗?”



“并不是!”



“即便是武职人员也要具备书写能力。”



“你们可能以为识会写几个字就已经够用了,但是你们究竟能识别并书写多少字?”



“你们大概也只能认识几百字。”



“那么天底下有多少字你们知晓么?而现今全国统一,当你们带军之时必然会遇到五湖四海的士兵们。”



“有来自秦地的,也有来自于赵国、卫国等地的;你们识字受过训练,但许多士卒没有。他们告诉你的他们的名字,你能确保每次都正确记起来吗?”



“统一前,六国之间的字与读音各异,但据勘定局统计,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常用字增长到了1350字,至一统时已有约11600余种。统一天下后的数年里,勘定局整合诸国文字并加以融合,共增加了13800余种新的字。”



“总的汉字已累计到25000多种。”



“秦字结构繁冗而其他国家文字简单易懂,统合文字必然带来复杂与简单的不平衡。因此一统天下后,始皇命勘定局对秦字做出简化改革。”



“这就是小篆诞生的原因。”



“即便如此努力地进行文字简并化的工作,秦文仍有近两万个字。”



“你们不去学习书写这些文字?怎么能应对名字千奇百怪的军人们,又如何处理文书案宗呢?如果没有经过学习识字训练,就算给你一本孙子兵法你们中有谁真正通篇读懂了?有谁又能领会书中奥秘?”



“秦之吏不懂文字识读与书写?”



“难道不怕为天下人所讥讽笑话!”



令史冷冷地看着每一个人,在他注视下,没有人敢直视他眼睛。



秦长青端坐在那里,同样感觉到压力。



令史的话并非毫无根据,秦朝的词汇量实在庞大,无论文官还是武将,日常工作都围绕人口登记展开。



例如,



文官涉及登记户籍与征税收支;



武官包括召集士兵、问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伟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伟栋并收藏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