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5章 众目睽睽,羞辱师妃暄
隋文帝便顺势班师回朝,史书上记载,士兵生还者十之存一。从此隋朝和高句丽矛盾的种子,已经深深得种下了。”
先简单介绍了一下大隋和高句丽的恩怨后,姜耀道:“所以,隋炀帝为华夏报子弟之仇,兴兵攻打高句丽,没有任何错误。他的错误,只是在不知兵,不知打仗这种事情,并不是人越多越好。我华夏国力强大,高句丽国力弱小。大明每年仅派五万大军,攻打高句丽即可,不求一战功成,只求一方面劫掠高句丽的人口财富,一方面杀伤高句丽的有生力量。傅采林,你说十年后,还有高句丽的存在吗?”
“这……”
姜耀所言,其实就是唐高宗李治灭高句丽正确的策略了,可谓一拳打到了高句丽的死穴上。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傅采林口中嗫喏,面色阴晴不定。
突厥武尊毕玄道:“那么,明王又准备如何对付我突厥呢?突厥有控弦数十万,你确定华夏是我们的对手?”
“这个就更简单了,草原民族,说穿了就是靠天吃饭。强大之时,确实非常强大。但是,遇到一场天灾,就会瞬间变弱。尔等弱小时,也是确实弱小得可怜。”姜耀胸有成竹道:“只要等到一场大灾降临草原,人畜冻死无数,本王只派数万兵马,即可覆灭突厥!”
“哼,你说有天灾,就有天灾了?我突厥受长生天庇佑,突厥可汗乃是天之骄子!”
姜耀也不争辩,耸了耸肩,道:“你们突厥高兴就好。”
废话,有什么可争辩的?
辩论一向不是说服对手,而是说服旁观者。
当初强横一时的突厥,要不是受了空前大灾,邪王石之轩就算再大的本事,也不能一计裂突厥啊!
还有最关键的,你信不信姜耀上苍庇佑?
真的信姜耀上苍庇佑,突厥没有大灾,上苍也能整出来!
“陛下不必与这些胡虏多言!”
窦建德直接和河北群雄一起,大礼参拜,道:“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愿为陛下削平四海,一统寰宇。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还有吾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密携瓦岗群雄,也全部大礼参拜。
李密和窦建德已经结盟了,共同进退。
对于窦建德来讲,他愿意投降姜耀,其一是不愿意和异族媾和,其二,是认定姜耀的天现吉像是真的。其三,则是姜耀雄才伟略,已经想明白了,如何在不大耗华夏元气的情况下,平高丽灭突厥,实现远超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的伟业。现在不表态效忠,更待何时?
但对于李密来讲,这选择就简单多了——现在的形势,大有利于姜耀,不站在胜利者一方那不是傻的吗?
事实上,何止是李密啊?
“微臣不识天时,对抗陛下,实在是罪莫大焉。如今幡然悔悟矣,愿意为王上效死!”
王世充携洛阳大将,也当场反水。
他反水的原因更简单一些,天降吉像就在洛阳城内,他手下的军民百姓大都成为姜耀的忠实子民。再不当场反水,姜耀能不能取了天下不好说。但是,他肯定得被麾下大军砍了脑袋!
先简单介绍了一下大隋和高句丽的恩怨后,姜耀道:“所以,隋炀帝为华夏报子弟之仇,兴兵攻打高句丽,没有任何错误。他的错误,只是在不知兵,不知打仗这种事情,并不是人越多越好。我华夏国力强大,高句丽国力弱小。大明每年仅派五万大军,攻打高句丽即可,不求一战功成,只求一方面劫掠高句丽的人口财富,一方面杀伤高句丽的有生力量。傅采林,你说十年后,还有高句丽的存在吗?”
“这……”
姜耀所言,其实就是唐高宗李治灭高句丽正确的策略了,可谓一拳打到了高句丽的死穴上。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傅采林口中嗫喏,面色阴晴不定。
突厥武尊毕玄道:“那么,明王又准备如何对付我突厥呢?突厥有控弦数十万,你确定华夏是我们的对手?”
“这个就更简单了,草原民族,说穿了就是靠天吃饭。强大之时,确实非常强大。但是,遇到一场天灾,就会瞬间变弱。尔等弱小时,也是确实弱小得可怜。”姜耀胸有成竹道:“只要等到一场大灾降临草原,人畜冻死无数,本王只派数万兵马,即可覆灭突厥!”
“哼,你说有天灾,就有天灾了?我突厥受长生天庇佑,突厥可汗乃是天之骄子!”
姜耀也不争辩,耸了耸肩,道:“你们突厥高兴就好。”
废话,有什么可争辩的?
辩论一向不是说服对手,而是说服旁观者。
当初强横一时的突厥,要不是受了空前大灾,邪王石之轩就算再大的本事,也不能一计裂突厥啊!
还有最关键的,你信不信姜耀上苍庇佑?
真的信姜耀上苍庇佑,突厥没有大灾,上苍也能整出来!
“陛下不必与这些胡虏多言!”
窦建德直接和河北群雄一起,大礼参拜,道:“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愿为陛下削平四海,一统寰宇。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还有吾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密携瓦岗群雄,也全部大礼参拜。
李密和窦建德已经结盟了,共同进退。
对于窦建德来讲,他愿意投降姜耀,其一是不愿意和异族媾和,其二,是认定姜耀的天现吉像是真的。其三,则是姜耀雄才伟略,已经想明白了,如何在不大耗华夏元气的情况下,平高丽灭突厥,实现远超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的伟业。现在不表态效忠,更待何时?
但对于李密来讲,这选择就简单多了——现在的形势,大有利于姜耀,不站在胜利者一方那不是傻的吗?
事实上,何止是李密啊?
“微臣不识天时,对抗陛下,实在是罪莫大焉。如今幡然悔悟矣,愿意为王上效死!”
王世充携洛阳大将,也当场反水。
他反水的原因更简单一些,天降吉像就在洛阳城内,他手下的军民百姓大都成为姜耀的忠实子民。再不当场反水,姜耀能不能取了天下不好说。但是,他肯定得被麾下大军砍了脑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