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8章 收天刀宋缺,娶皇后宋玉致
伟如山,两手负后,自有股不可一世、睥睨天下的气概。
姜耀没有和宋缺见礼,而是径直迈步走入了磨刀堂,直接在最中间的虎皮椅上坐下。
他朗声道:“自晋愍帝被匈奴刘曜俘虏,西晋覆亡,天下陷於四分五裂之局,自此胡人肆虐,至隋文帝开皇九年灭陈,天下重归一统,其间二百七十馀年,邪人当道,乱我汉室正统。隋室立国虽仅三十八年,到杨广为宇文化及弑於扬州而止,时间虽促,却开启了盛世的契机。谁能再与此时一统天下,均可大有作为。”
然后,目光再落在宋缺的面上,道:“宋阀主看可知,杨坚因何能得天下?”
“呃……”
事实上,宋缺对姜耀前来,早有准备。
也有与姜耀联合,重兴华夏之意。事实上,这些话,他是准备用来问姜耀的。
没想到,姜耀是看过原著的,直接反客为主,拿这话问他了,掌握了言语的主导权。
宋缺稍微以沉吟,就道:“当时幼帝继位,杨坚大权在握,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杨坚者也。杨坚自辅政开始至篡位建立隋朝,首尾只是区区十个月,成事之速,古今未见。”
姜耀道:“那宋阀主看可知,杨坚因何能这么快成不朽之大业?”
宋缺道:“敌手无能,北周君威未立,杨坚遂可乘时挟势而起。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汉统重兴。”
说罢,宋缺露目光射出深刻的感情,凝注在庭院的槐树处,油然道:“北魏之所以能统一北方,皆因鲜卑胡人勇武善战,汉人根本不是对手。但自胡人乱我中土,我大汉的有志之土,在生死存亡的威胁下,均知不自强便难以自保,转而崇尚武风,一洗汉武帝以来尊儒修文的颓态。到北周未年,军中将领都以汉人为主,杨坚便是世代掌握兵权的大将,可知杨坚之所以能登上皇座,实是汉人势力复起的必然成果。”
姜耀道:“勉强也算正确。那本王再问你一个问题,如今能取天下者,应是何人?”
宋缺沉声道:“能被我看入眼内的,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唐王李渊次子世民,另一个就是你明王姜耀了。”
“最后一个问题。”
姜耀道:“自从西晋末年以来,总的趋势,是胡兴汉消。虽然有大隋崛起,但大隋皇室颇多胡人血统,与胡人不清不楚。若无我姜耀崛起,而是李阀得了天下,李阀照样颇多胡人血统,与胡人不清不楚。宋阀主知道,是为什么呢?难道果是因为,我汉人当初太文弱了。要知道,在汉时,可是一汉当五胡。”
“这……”
宋缺露出思索的神情,举步负手,踱步而行,经过姜耀左侧,到姜耀身后五步许处挺立不动,道:“宋某心中模模糊糊,似有所感。但是,一时间,却又难以说清,请姜教主赐教。”
姜耀微微一笑,道:“无他,这一切,都有一个幕后黑手而已。”
“谁?”
“胡教!”姜耀道:“胡教起于天竺,先传入贵霜。结果,往昔强大的贵霜逐渐凋零,四分五裂,胡教却大兴于贵霜诸地。东汉年间,胡教传入我华夏。然而,我华夏人杰地灵,胡教难以大兴。于是乎,胡教一方面图谋乱我华夏,一方面向生活更为困苦的草原传播。一言以蔽之,胡教教人忍耐,向往来世之天国。唯有动乱朝不保夕的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渴望精神慰藉,才能让胡教乘势大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姜耀没有和宋缺见礼,而是径直迈步走入了磨刀堂,直接在最中间的虎皮椅上坐下。
他朗声道:“自晋愍帝被匈奴刘曜俘虏,西晋覆亡,天下陷於四分五裂之局,自此胡人肆虐,至隋文帝开皇九年灭陈,天下重归一统,其间二百七十馀年,邪人当道,乱我汉室正统。隋室立国虽仅三十八年,到杨广为宇文化及弑於扬州而止,时间虽促,却开启了盛世的契机。谁能再与此时一统天下,均可大有作为。”
然后,目光再落在宋缺的面上,道:“宋阀主看可知,杨坚因何能得天下?”
“呃……”
事实上,宋缺对姜耀前来,早有准备。
也有与姜耀联合,重兴华夏之意。事实上,这些话,他是准备用来问姜耀的。
没想到,姜耀是看过原著的,直接反客为主,拿这话问他了,掌握了言语的主导权。
宋缺稍微以沉吟,就道:“当时幼帝继位,杨坚大权在握,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杨坚者也。杨坚自辅政开始至篡位建立隋朝,首尾只是区区十个月,成事之速,古今未见。”
姜耀道:“那宋阀主看可知,杨坚因何能这么快成不朽之大业?”
宋缺道:“敌手无能,北周君威未立,杨坚遂可乘时挟势而起。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汉统重兴。”
说罢,宋缺露目光射出深刻的感情,凝注在庭院的槐树处,油然道:“北魏之所以能统一北方,皆因鲜卑胡人勇武善战,汉人根本不是对手。但自胡人乱我中土,我大汉的有志之土,在生死存亡的威胁下,均知不自强便难以自保,转而崇尚武风,一洗汉武帝以来尊儒修文的颓态。到北周未年,军中将领都以汉人为主,杨坚便是世代掌握兵权的大将,可知杨坚之所以能登上皇座,实是汉人势力复起的必然成果。”
姜耀道:“勉强也算正确。那本王再问你一个问题,如今能取天下者,应是何人?”
宋缺沉声道:“能被我看入眼内的,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唐王李渊次子世民,另一个就是你明王姜耀了。”
“最后一个问题。”
姜耀道:“自从西晋末年以来,总的趋势,是胡兴汉消。虽然有大隋崛起,但大隋皇室颇多胡人血统,与胡人不清不楚。若无我姜耀崛起,而是李阀得了天下,李阀照样颇多胡人血统,与胡人不清不楚。宋阀主知道,是为什么呢?难道果是因为,我汉人当初太文弱了。要知道,在汉时,可是一汉当五胡。”
“这……”
宋缺露出思索的神情,举步负手,踱步而行,经过姜耀左侧,到姜耀身后五步许处挺立不动,道:“宋某心中模模糊糊,似有所感。但是,一时间,却又难以说清,请姜教主赐教。”
姜耀微微一笑,道:“无他,这一切,都有一个幕后黑手而已。”
“谁?”
“胡教!”姜耀道:“胡教起于天竺,先传入贵霜。结果,往昔强大的贵霜逐渐凋零,四分五裂,胡教却大兴于贵霜诸地。东汉年间,胡教传入我华夏。然而,我华夏人杰地灵,胡教难以大兴。于是乎,胡教一方面图谋乱我华夏,一方面向生活更为困苦的草原传播。一言以蔽之,胡教教人忍耐,向往来世之天国。唯有动乱朝不保夕的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渴望精神慰藉,才能让胡教乘势大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