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4章 收素素,杀香玉山
功夫不大,在寇仲和徐子陵的陪伴下,两个人走进了大厅。
左边一个,脸相粗豪,但鼻梁挺宜,额头宽广,双目闪闪有神,予人既稳重又多智谋的印象,正是在后世有“大唐军神”之称李靖。右边一个,颇有秀色,身材丰满,则是寇仲和徐子陵刚认的“姐姐”素素了。
略微寒暄了几句后,姜耀问道:“接下来,不知李先生作何打算呢?”
李靖道:“杜伏威名气虽大,却不是争天下的料子,既纵容手下,又贪眼前小利,强行拉夫入伍,弄得天怒人怨,村镇荒弃,实是饮鸠止渴的下下之招。我起始还当他是个人物,现在可看通看透了。如今,准备往东都洛阳一行。”
“东都洛阳在瓦岗山附近,看来李先生是想看看,翟让、李密,或者洛阳新进崛起的王世充,哪个值得辅佐了?”
顿了顿,姜耀微微摇头,道:“本座却以为,洛阳远隔千里,李先生却是不必舍近求远。”
“莫非姜教主想让李某加入明教?”李靖微微摇头,道:“请恕李某直言,我是不信什么明尊的。”
姜耀毫不介意地摆手,道:“无妨无妨。世间是否真的有什么神仙、佛陀、甚至是明尊,其实我也不大确定。不过,太阳为何会东升西坠,大海和天空为何都是蓝色的?花儿为什么是红的?草为什么是绿的?吾等人类,为什么能主宰这方世界?这个世界又是从何而来?我相信,在一切的最初,一定有一个远超我们想象的存在,主导了这一切。把他成为昊天上帝也可,称为佛祖也可,称为明尊也未尝不可。”
李靖道:“没想到姜教主对李某如此坦诚,所说之言似乎也大有道理。不过……”
“不过,不足以让李先生加入明教,是么?”姜耀道:“说穿了,所谓明尊,是对普通百姓的说辞,作为明教集众做大事的一种手段罢了。我明教要拉拢李先生这等英雄豪杰,当然不会是这等说法。”
李靖微微躬身,正色道:“李某洗耳恭听。”
姜耀道:“无非是三点。其一,从大义来说,自从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以来,胡人入我中原,乱我种族,已近三百年矣。如今有刘武周崛起,做了突厥人的儿皇帝。四大门阀,除了岭南宋家之外,无一不和胡人不清不楚。若无我姜耀,有朝一日取天下者,恐怕就是那三大门阀之一了。李靖,你是我华夏大好男儿,果真愿意胡虏污染我华夏祖地,不想实现卫青霍去病的伟业吗?所以,说穿了,我明教崛起的大义,无非是八个大字:驱逐鞑虏,恢复华夏,不让卫霍专美于前。”
“驱逐鞑虏,恢复华夏,不让卫霍专美于前?”李靖眼前微亮,道:“如果在遇到杜伏威之前,单凭姜教主这几句话,就足够李某效犬马之劳了。不过,现在,我还想听后两点。”
姜耀道:“第二点,就是为了天下百姓了。小陵!”
“在!”
“吾等明教在教众去世后的祷告,你念给李先生听一听吧。”
“是。”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能光明教。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徐子陵已经加入了明教,当然对明教教义有所了解。
此时,将祭词抑扬顿挫地说出,真是令李靖大生悲天悯人之感。
他慨叹道:“教主如此胸襟,如果做了皇帝后能不忘初心,以此教义治天下,天下百姓可就
左边一个,脸相粗豪,但鼻梁挺宜,额头宽广,双目闪闪有神,予人既稳重又多智谋的印象,正是在后世有“大唐军神”之称李靖。右边一个,颇有秀色,身材丰满,则是寇仲和徐子陵刚认的“姐姐”素素了。
略微寒暄了几句后,姜耀问道:“接下来,不知李先生作何打算呢?”
李靖道:“杜伏威名气虽大,却不是争天下的料子,既纵容手下,又贪眼前小利,强行拉夫入伍,弄得天怒人怨,村镇荒弃,实是饮鸠止渴的下下之招。我起始还当他是个人物,现在可看通看透了。如今,准备往东都洛阳一行。”
“东都洛阳在瓦岗山附近,看来李先生是想看看,翟让、李密,或者洛阳新进崛起的王世充,哪个值得辅佐了?”
顿了顿,姜耀微微摇头,道:“本座却以为,洛阳远隔千里,李先生却是不必舍近求远。”
“莫非姜教主想让李某加入明教?”李靖微微摇头,道:“请恕李某直言,我是不信什么明尊的。”
姜耀毫不介意地摆手,道:“无妨无妨。世间是否真的有什么神仙、佛陀、甚至是明尊,其实我也不大确定。不过,太阳为何会东升西坠,大海和天空为何都是蓝色的?花儿为什么是红的?草为什么是绿的?吾等人类,为什么能主宰这方世界?这个世界又是从何而来?我相信,在一切的最初,一定有一个远超我们想象的存在,主导了这一切。把他成为昊天上帝也可,称为佛祖也可,称为明尊也未尝不可。”
李靖道:“没想到姜教主对李某如此坦诚,所说之言似乎也大有道理。不过……”
“不过,不足以让李先生加入明教,是么?”姜耀道:“说穿了,所谓明尊,是对普通百姓的说辞,作为明教集众做大事的一种手段罢了。我明教要拉拢李先生这等英雄豪杰,当然不会是这等说法。”
李靖微微躬身,正色道:“李某洗耳恭听。”
姜耀道:“无非是三点。其一,从大义来说,自从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以来,胡人入我中原,乱我种族,已近三百年矣。如今有刘武周崛起,做了突厥人的儿皇帝。四大门阀,除了岭南宋家之外,无一不和胡人不清不楚。若无我姜耀,有朝一日取天下者,恐怕就是那三大门阀之一了。李靖,你是我华夏大好男儿,果真愿意胡虏污染我华夏祖地,不想实现卫青霍去病的伟业吗?所以,说穿了,我明教崛起的大义,无非是八个大字:驱逐鞑虏,恢复华夏,不让卫霍专美于前。”
“驱逐鞑虏,恢复华夏,不让卫霍专美于前?”李靖眼前微亮,道:“如果在遇到杜伏威之前,单凭姜教主这几句话,就足够李某效犬马之劳了。不过,现在,我还想听后两点。”
姜耀道:“第二点,就是为了天下百姓了。小陵!”
“在!”
“吾等明教在教众去世后的祷告,你念给李先生听一听吧。”
“是。”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能光明教。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徐子陵已经加入了明教,当然对明教教义有所了解。
此时,将祭词抑扬顿挫地说出,真是令李靖大生悲天悯人之感。
他慨叹道:“教主如此胸襟,如果做了皇帝后能不忘初心,以此教义治天下,天下百姓可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