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1章 取元春,挟太后以令天下
/>
太后身边,只有被五花大绑并且堵了嘴的乾隆。
太后道:“现在,如果哀家跳下去,想必诸位忠勇的爱卿会奋力接着,未必就死。现在,我说并未受任何劫持,你们总该信了吧?”
“呃……”
太后、姜耀等人如此举动,大大出乎了众臣的预料之外。
傅恒和讷亲,八大铁帽子王面面相觑,当即就有些傻眼,暗暗寻思:莫非太后所言都是真的?此事的主谋,不是四王八公,而是太后?要不然,凭什么啊?乾隆可是太后的亲儿子,她哪有帮助外人对付自己亲儿子的道理?
傅恒想了一下,道:“还是有些不对。退一万步说,即便太后发现皇上不妥。也该对朝中大臣商议,和八大铁帽子王商议。为何与定准公商议,舍近求远?舍亲取疏呢?”
太后却微微摇头,道:“和你们商议?尔等扪心自问,即便知道了伪帝的身份,就愿意和哀家站在一边吗?倒是定准公以及四王八公,和伪帝颇多龃龉,才希望换一个皇帝。”
“呃……”
如此诛心之言,傅恒还真是无言以对,转移话题,道:“太后口口声声,说圣上乃是伪帝,以何为证?”
“有他和海宁陈氏的书信为证。”
哗啦!
太后话音刚落,姜耀就将十几封伪造的书信,扔下了承天门城楼。
这些书信,当然是伪造的。
不过,四王八公势力庞大,手下奇人异士无数,这些书信虽然不能说天衣无缝吧,但也大差不差了。
再说了,既然是秘密书信,怎么可能有什么记号或者存档什么的?
傅恒、讷亲等人看了,虽然并不大相信,却也难以反驳,
他们仔细商议了一会后,还是傅恒代表大家发言。
傅恒道:“事已至此,臣等不信也得信了。但是,圣上毕竟做过吾等之君,太后能否开恩,饶他一命?”
太后叹了口气,道:“他何止是做过你们的皇上啊,还做过哀家的儿子,承欢膝下,哀家又怎么舍得杀他?这样吧,就把他圈禁起来吧,不得与外界交通。”
“太后圣明。”
承诺不杀乾隆,众大臣长松了一口气之余,也不由得心中暗暗嘀咕:太后如此宽宏,难道真的问心无愧?
傅恒又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伪帝既然已经退位,臣等请先皇第三子和硕和亲王弘昼即皇帝位。”
“不可,弘昼飞扬跳脱,不知做了多少荒唐事,望之不似人君,怎可继承大统?”太后摇头道:“哀家以为,弘昼第六子永瑍,年纪虽小,却深肖先帝,可以即皇帝位,继承我大清的万里江山。”
傅恒着急道:“永瑍才三岁!”
太后强硬道:“三岁又怎么了?大位乃是天授,跟年龄有什么关系?我大清顺治帝、康熙帝无不是冲龄即位,又哪个不是有道明君呢?再说了,即便皇帝年幼,哀家可垂帘听政。”
“呃……”
人家太后都把顺治和康熙这些先例抬出来了,这些大臣又能说什么?
毕竟无论顺治还是康熙都是有成年的哥哥的,但影响他们做皇帝了吗
太后身边,只有被五花大绑并且堵了嘴的乾隆。
太后道:“现在,如果哀家跳下去,想必诸位忠勇的爱卿会奋力接着,未必就死。现在,我说并未受任何劫持,你们总该信了吧?”
“呃……”
太后、姜耀等人如此举动,大大出乎了众臣的预料之外。
傅恒和讷亲,八大铁帽子王面面相觑,当即就有些傻眼,暗暗寻思:莫非太后所言都是真的?此事的主谋,不是四王八公,而是太后?要不然,凭什么啊?乾隆可是太后的亲儿子,她哪有帮助外人对付自己亲儿子的道理?
傅恒想了一下,道:“还是有些不对。退一万步说,即便太后发现皇上不妥。也该对朝中大臣商议,和八大铁帽子王商议。为何与定准公商议,舍近求远?舍亲取疏呢?”
太后却微微摇头,道:“和你们商议?尔等扪心自问,即便知道了伪帝的身份,就愿意和哀家站在一边吗?倒是定准公以及四王八公,和伪帝颇多龃龉,才希望换一个皇帝。”
“呃……”
如此诛心之言,傅恒还真是无言以对,转移话题,道:“太后口口声声,说圣上乃是伪帝,以何为证?”
“有他和海宁陈氏的书信为证。”
哗啦!
太后话音刚落,姜耀就将十几封伪造的书信,扔下了承天门城楼。
这些书信,当然是伪造的。
不过,四王八公势力庞大,手下奇人异士无数,这些书信虽然不能说天衣无缝吧,但也大差不差了。
再说了,既然是秘密书信,怎么可能有什么记号或者存档什么的?
傅恒、讷亲等人看了,虽然并不大相信,却也难以反驳,
他们仔细商议了一会后,还是傅恒代表大家发言。
傅恒道:“事已至此,臣等不信也得信了。但是,圣上毕竟做过吾等之君,太后能否开恩,饶他一命?”
太后叹了口气,道:“他何止是做过你们的皇上啊,还做过哀家的儿子,承欢膝下,哀家又怎么舍得杀他?这样吧,就把他圈禁起来吧,不得与外界交通。”
“太后圣明。”
承诺不杀乾隆,众大臣长松了一口气之余,也不由得心中暗暗嘀咕:太后如此宽宏,难道真的问心无愧?
傅恒又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伪帝既然已经退位,臣等请先皇第三子和硕和亲王弘昼即皇帝位。”
“不可,弘昼飞扬跳脱,不知做了多少荒唐事,望之不似人君,怎可继承大统?”太后摇头道:“哀家以为,弘昼第六子永瑍,年纪虽小,却深肖先帝,可以即皇帝位,继承我大清的万里江山。”
傅恒着急道:“永瑍才三岁!”
太后强硬道:“三岁又怎么了?大位乃是天授,跟年龄有什么关系?我大清顺治帝、康熙帝无不是冲龄即位,又哪个不是有道明君呢?再说了,即便皇帝年幼,哀家可垂帘听政。”
“呃……”
人家太后都把顺治和康熙这些先例抬出来了,这些大臣又能说什么?
毕竟无论顺治还是康熙都是有成年的哥哥的,但影响他们做皇帝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