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阴沉似水,难看无比。



很简单的道理,其他诸侯官盐的价格,都在每石八百文以上,而且质量比天策府食盐的质量差得多。现在,天策军的官盐价格,降低到每石两百文了,他们跟不跟?还有那免费种痘之术,先不说免费不免费的问题,他们连种痘的技术都没有,想跟都没得跟。



刘封愤愤不平地道:“想不到,姜耀如此虚伪。为了沽名钓誉,竟做到了如此程度!可恶!实在是可恶!”



诸葛亮微微一楞,随即问道:“封公子,何以见得呢?”



“事情不是明摆着的吗?”刘封道:“天策军官盐质量甚好,成本肯定在每石两百文以上,恐怕六百文都不止。姜耀卖两百文一斤,不是特意的沽名钓誉是什么?这还没算上运费呢。天策军官盐在各地价格完全相同。到了偏远地区,恐怕那姜耀亏得更多。”



诸葛亮却微微摇头,道:“这就是封公子,有所不知了。据吾所知,天策军灭西域三十六国,得到上好的盐湖无数。天策军以晒盐法,替代煮盐法,并且改进了工艺,才得到了品质如此优良的官盐。封公子请想,是盐湖容易出盐,还是海水、盐井容易出盐?用太阳晒盐的成本,能和人工煮盐比吗?”



刘封面色微变,文道:“所以,天策军官盐的成本甚低微?”



“即便天策军不用奴隶制盐,恐怕每石盐的成本也就在百文左右。”诸葛亮道:“当初,吾随天策军西征,有意问过上将军这个问题,没想到,他还真的直言相告了。吾估计,当时的天策军,实力还不够强大,还需要官盐获得的暴利支撑军费,才没有降低官盐的价格。荆州一战,天策军实力迅速膨胀,天策军不再十分需要这笔钱,就可以让利施恩百姓了。”



刘封有服气地道:“即便如此,该收的钱,姜耀不收,那还不是沽名钓誉吗?”



诸葛亮耐心解释道:“话不能这样说。人再节省,也是要吃盐的,否则就会全身无力,失眠盗汗,甚至死亡。所以,当初的汉武帝,通过盐铁专卖,聚敛天下之财。但是,食盐价格高昂,百姓们吃盐少了,哪有许多力气干活?百姓们干活少了,官府的税,不也就少了?影响了百姓的健康,就更得不偿失了。而且,封公子在洛阳,看在不少天策府的新奇之物吧?百姓们把钱花在盐上多了,买其他新奇之物的钱就少了,对天策府照样不利。”



刘封模模糊糊好像意识到了点什么,道:“所以,天策军降低盐价,既可以让麾下的百姓更加健康有力,而且能让麾下工坊的新奇之物有更多的销路。从长远来说,天策府还是赚了?”



“可以这么说。其实,天策府免费推广种痘之术,也是这个道理。那‘小儿疮’(天花)害的可不止是小儿,还有壮汉、妇人和老人。一个活人,一辈子能给天策府贡献多少税收?免费种痘,才能花多少?这笔账,天策府算得清。”



刘封瞠目结舌,道:“照军师这么说,姜耀降低盐价以及免费种痘,不但不是沽名钓誉,反而是深谋远虑了?那……那咱们能学习吗?”



“恐怕不行。”诸葛亮苦笑道:“种痘之术,咱们根本就不会。天策军的‘晒盐法’,吾只听说个名字而已。到底如何做,还需要仔细研究。再说了……”



“如何?”刘封焦急追问道。



诸葛亮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即便吾能精研晒盐法,把治下食盐的成本,降低到百文以下。即便咱们明知道,降低盐价,从长远来看对咱们大有好处……咱们的钱财一直不富裕,又怎么可能真的舍得眼下这么一大笔收入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渊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渊大并收藏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