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



但凡有所成的人,都有几分傲气。



公孙先生少年扬名,所著文章可轰动天下。



他是四国中最年轻的大儒,学识丰富,有着经天纬地之才。



他有他骄傲的资本。



传义他很满意,策荣他也很满意,所以收这两人为弟子,他心甘情愿。



策荣的资质,他根本看不上,所以不想收策荣为徒,也是因为他对这样资质的孩子没兴趣。



但白明微的话,却打动了他。



同窗之谊,互相扶持。



若那白策荣真是学武的料,此时培养他与传义和玉衡之间的同窗之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届时一文一武,一左一右,他们就是传义的左膀右臂。



思及此处,公孙先生笑意更深了。



两人继续下着棋,不时发出笑声,可见与知己度过光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一盘棋下完,公孙先生输了一子,他将棋子扔下:“今日不下了,下不过白兄。”



白惟墉一语中的:“贤弟有心事。”



公孙先生端起白明微沏好的茶,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最后放下茶杯,倾身靠在石桌上,望着院子里的三个孩子。



他说:“白兄啊,我们就是吃了不会武的亏,虽然君子六艺,我们的骑射也算不错,而且也会舞得两套好剑法。”



“但丢了弓,没了剑,我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然而在这样的世道,会打架很重要。”



说到这里,他意味深长:“所以,这三个孩子的武功应当要重视,他们现在还小,可塑性强,正是学武的好时机。”



白惟墉连连点头:“这事我早就想过了,然而这师父的人选,却叫我有些为难。”



“明微朝事千头万绪,十万将士的军务还会定期送到她的案头,不能让她百上加斤。”



“小七又是个半吊子,自己都没学明白,自然不能教三个孩子;小七媳妇是行,但不是最佳人选。”



公孙先生笑道:“白兄认为,风军师如何?”



白惟墉虽不知风轻尘的身份,但却看得出风轻尘的非同寻常。



闻言,白惟墉叹了口气:“此人并非池中物,早晚要翱翔九天,岂能安心做一名武师?”



公孙先生又呷了口茶,把话题引到白明微身上:“丫头以为如何?”



白明微道:“学武根基固然很重要,但一位很好的师父更重要,六妹不过是得了风军师几句点拨,如今已小有所成。”



“传义和玉衡还有策荣都是健壮的孩子,如果他们能得到风军师的栽培,不说日后能跻身于一流高手行列,却也不会差。”



白惟墉点点头:“那便这样决定吧,等会儿祖父就亲自去找他谈谈,征求他的意见。”



公孙先生揶揄道:“不用征求什么意见,只怕他还上赶着来呢。”



白惟墉疑惑:“贤弟何出此言?”



“无事,白兄不用在意。”说完,公孙先生低头喝茶,余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倾世嫡女白明微秦丰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四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四晏并收藏倾世嫡女白明微秦丰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