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章 他应该看错了,他弟弟刚才没摇头
/>
除了一些确定自己肯定没考中的书生没来,其他觉得自己大有希望上榜的书生,可都来了。
陆承安目测了一下,这边最起码围了六百多人。
也就是说,有三百多的考生,在第一场考完后,很有自知之明的没来看榜。
不过,六百多人也看着黑压压一片,阻止了陆承安上前看榜单的冲动。
就在这时,人群开始往某处挤去,害怕踩踏的陆承安,马上躲远了。
还没等他想着要不要凭着小身板挤进去,去得早的陆正田已经出来了。
带着灿烂的笑容,陆正田一把将陆承安往怀里一捞,道:
“臭小子,你第一场考中了。
走,咱们回家准备明天第二场的考试。”
此话一出,陆承安马上明白,他爹肯定也是榜上有名。
第二天,也是跟前一次一般的进场流程。
只是第一场文县令只选了二百人上榜,这次排队的人直接少了好多,进考场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县试第二场考试,被称为“二场”或“次场”,由于是第一次的覆试,第二场也称“初覆”或“头覆”。
至于试题方面,也跟第一场有点变化。
县试第二场,考四书一题、五经一题、诗一题。
陆承安照样很快答完,但吸取经验教训,他没敢在第一时间交卷。
可文县令,看到他答完了又检查了一遍,无所事事的样子,就在目光对上后,对着他招了下手。
县试最大的领导都招手了,陆承安能怎么办?
接着,又是一番作答,陆承安才被文县令放过。
第二场考试人数少,发案时间,就在考完后的隔天。
陆承安连看榜单都没去,直接在家检查考篮里的东西。
至于陆正田,看完榜单后依旧是笑着回家的。
第二场文县令录取了一百人,跟参加考试的二百人比起来,也是一半的淘汰率。
县试第三场??,考题为一篇四书文、一篇律赋,以及一首五言八韵的试帖诗。
第四场??的时候,考试内容为对四书的解释。
题挺多的,主要是考学生对四书的掌握和理解。
倏忽间,又是几天过去。
很快,第三场和第四场也结束了。
在县试第四场放榜的时候,陆承安所在的学堂,也只有陆承安和陆正田外加孙景初榜上有名。
陆承安的另外两个同窗,只得黯然退场。
等县试第五场开考的时候,来参加考试的只剩下二十人。
第五场??的考试内容为经论和诗赋,除此之外还有《圣谕广训》约一百字的默写。
题量小,但需要认真仔细,还规定要在一个时辰写完。
只要答案不出问题,来参加最后一场县试的考生,可以说都不会落选。
县试只剩下临门一
除了一些确定自己肯定没考中的书生没来,其他觉得自己大有希望上榜的书生,可都来了。
陆承安目测了一下,这边最起码围了六百多人。
也就是说,有三百多的考生,在第一场考完后,很有自知之明的没来看榜。
不过,六百多人也看着黑压压一片,阻止了陆承安上前看榜单的冲动。
就在这时,人群开始往某处挤去,害怕踩踏的陆承安,马上躲远了。
还没等他想着要不要凭着小身板挤进去,去得早的陆正田已经出来了。
带着灿烂的笑容,陆正田一把将陆承安往怀里一捞,道:
“臭小子,你第一场考中了。
走,咱们回家准备明天第二场的考试。”
此话一出,陆承安马上明白,他爹肯定也是榜上有名。
第二天,也是跟前一次一般的进场流程。
只是第一场文县令只选了二百人上榜,这次排队的人直接少了好多,进考场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县试第二场考试,被称为“二场”或“次场”,由于是第一次的覆试,第二场也称“初覆”或“头覆”。
至于试题方面,也跟第一场有点变化。
县试第二场,考四书一题、五经一题、诗一题。
陆承安照样很快答完,但吸取经验教训,他没敢在第一时间交卷。
可文县令,看到他答完了又检查了一遍,无所事事的样子,就在目光对上后,对着他招了下手。
县试最大的领导都招手了,陆承安能怎么办?
接着,又是一番作答,陆承安才被文县令放过。
第二场考试人数少,发案时间,就在考完后的隔天。
陆承安连看榜单都没去,直接在家检查考篮里的东西。
至于陆正田,看完榜单后依旧是笑着回家的。
第二场文县令录取了一百人,跟参加考试的二百人比起来,也是一半的淘汰率。
县试第三场??,考题为一篇四书文、一篇律赋,以及一首五言八韵的试帖诗。
第四场??的时候,考试内容为对四书的解释。
题挺多的,主要是考学生对四书的掌握和理解。
倏忽间,又是几天过去。
很快,第三场和第四场也结束了。
在县试第四场放榜的时候,陆承安所在的学堂,也只有陆承安和陆正田外加孙景初榜上有名。
陆承安的另外两个同窗,只得黯然退场。
等县试第五场开考的时候,来参加考试的只剩下二十人。
第五场??的考试内容为经论和诗赋,除此之外还有《圣谕广训》约一百字的默写。
题量小,但需要认真仔细,还规定要在一个时辰写完。
只要答案不出问题,来参加最后一场县试的考生,可以说都不会落选。
县试只剩下临门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