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不是操心吗,操心老的快,我就把位子让给你了吧,临退位之前我安排一下后事。我也知道我出宫以后,你就是大公主了,也不会对我这个姑姑怎么样的,但我还要安排一下……”
樱子没有想到大公主所谓的安排,就是把一处新发现的银矿,提前变成她合法的私有财产。
银矿也是西城的外国传教士发现的,就花重金把几个山头都买下了,成为了教堂的私产。
后来,西城的传教士指挥教民偷着开采。
教民别看分为东城西城教堂的,可世俗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教民虽然是西城的,开采银矿出工就有报酬,两处教民就互相闲谈,被东城的教民知道了银矿。
东城的教民报了官,樱子的老叔叔一听说有银矿,还是教堂的私产,马上就兴奋了。
大公主见了钱也兴奋,银矿出的是真金白银里面的银子,如果以后退位了,不当这个大公主了,收入就得锐减,有了能下金蛋的银矿岂不是富贵一辈子了。
在大公主的授意下,他就带着宫廷卫队出面,最后把银矿收归国有了。
说是收归国有,并没有入宫廷产业的帐,就在那里挂着,有自己人经营着继续开采矿石并提炼,等到了自己退位了以后,或者之前就变更到自己的名下。
她就看中了银矿,银矿只是开采了不久,主矿脉只是挖了个开头。
银矿品位高储量大,西城教堂连冶炼银矿石的高炉也建起来不久。这个银矿变成了私有财产,几辈子也采不完。
把国有的东西变成她大公主的私产,富可敌国是一定的了。
还有一个出翡翠的老坑,过去是前宰相的,就是大公主的舅舅樱子的舅爷的。
那个老坑过去并不怎么赚钱,翡翠也就和平常的玉石比价格高些,只是在近两年人们认翡翠了,老坑才显得金贵了。大公主击毙了前宰相,出翡翠的老坑就收归国有了。
现在,翡翠值钱了,大公主又把老坑表面上卖给私人了,买主是他的表弟,只是名义上卖掉了,以后老坑也是她的了。
樱子打心底里看不上大公主办的这两件事,感觉她贪婪的有些过分了。金银都是硬通货,国家有了这个银矿和翡翠老坑,税收就会提高一大截,就不会对百姓征收太多的苛捐杂税了。
她却好,提前把银矿老坑变成她家的了。
就东城的教堂建立的时候,老叔叔就是听了侄子﹝樱子堂兄﹞的教唆,看准了教堂收税会赚大钱,就和几个家人一起去西城的教堂洗礼入教了。
教堂成立了以后,收的税和西城的教堂就没关系了,都是老叔叔和堂兄这个传教士私分了。
此前她还在宫廷总管那里了解到,那次给大公主的祈福,就是老叔叔的主张。
他看大公主昏昏浩浩的神志不清,大公主是老叔叔的姐姐,他勾结了堂弟那个传教士和教民一起来祈福的,祈福都是为了大公主的健康,这名义用得好,那些朝臣也不敢反对什么。
一千二百金币,就这么被老叔叔领走了,估计是他和洋教的爷俩私分了。
连大公主病情减轻,洋教的人也归类于洋教人员给大公主祈福的功劳,让樱子听了好气又好笑。
可他们因为是大公主因为
“我这不是操心吗,操心老的快,我就把位子让给你了吧,临退位之前我安排一下后事。我也知道我出宫以后,你就是大公主了,也不会对我这个姑姑怎么样的,但我还要安排一下……”
樱子没有想到大公主所谓的安排,就是把一处新发现的银矿,提前变成她合法的私有财产。
银矿也是西城的外国传教士发现的,就花重金把几个山头都买下了,成为了教堂的私产。
后来,西城的传教士指挥教民偷着开采。
教民别看分为东城西城教堂的,可世俗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教民虽然是西城的,开采银矿出工就有报酬,两处教民就互相闲谈,被东城的教民知道了银矿。
东城的教民报了官,樱子的老叔叔一听说有银矿,还是教堂的私产,马上就兴奋了。
大公主见了钱也兴奋,银矿出的是真金白银里面的银子,如果以后退位了,不当这个大公主了,收入就得锐减,有了能下金蛋的银矿岂不是富贵一辈子了。
在大公主的授意下,他就带着宫廷卫队出面,最后把银矿收归国有了。
说是收归国有,并没有入宫廷产业的帐,就在那里挂着,有自己人经营着继续开采矿石并提炼,等到了自己退位了以后,或者之前就变更到自己的名下。
她就看中了银矿,银矿只是开采了不久,主矿脉只是挖了个开头。
银矿品位高储量大,西城教堂连冶炼银矿石的高炉也建起来不久。这个银矿变成了私有财产,几辈子也采不完。
把国有的东西变成她大公主的私产,富可敌国是一定的了。
还有一个出翡翠的老坑,过去是前宰相的,就是大公主的舅舅樱子的舅爷的。
那个老坑过去并不怎么赚钱,翡翠也就和平常的玉石比价格高些,只是在近两年人们认翡翠了,老坑才显得金贵了。大公主击毙了前宰相,出翡翠的老坑就收归国有了。
现在,翡翠值钱了,大公主又把老坑表面上卖给私人了,买主是他的表弟,只是名义上卖掉了,以后老坑也是她的了。
樱子打心底里看不上大公主办的这两件事,感觉她贪婪的有些过分了。金银都是硬通货,国家有了这个银矿和翡翠老坑,税收就会提高一大截,就不会对百姓征收太多的苛捐杂税了。
她却好,提前把银矿老坑变成她家的了。
就东城的教堂建立的时候,老叔叔就是听了侄子﹝樱子堂兄﹞的教唆,看准了教堂收税会赚大钱,就和几个家人一起去西城的教堂洗礼入教了。
教堂成立了以后,收的税和西城的教堂就没关系了,都是老叔叔和堂兄这个传教士私分了。
此前她还在宫廷总管那里了解到,那次给大公主的祈福,就是老叔叔的主张。
他看大公主昏昏浩浩的神志不清,大公主是老叔叔的姐姐,他勾结了堂弟那个传教士和教民一起来祈福的,祈福都是为了大公主的健康,这名义用得好,那些朝臣也不敢反对什么。
一千二百金币,就这么被老叔叔领走了,估计是他和洋教的爷俩私分了。
连大公主病情减轻,洋教的人也归类于洋教人员给大公主祈福的功劳,让樱子听了好气又好笑。
可他们因为是大公主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