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最近张建国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儿,就是带着点点,在田埂上溜达。



因为要秋收了,田埂上杂草都被砍掉了,露出田埂两边青黄的稻田。



今年的稻谷长势不错,张建国时常摘几颗稻米,用手捻开稻壳,观察稻谷里面有几分熟。



赵家村的稻田不少,有些地方水源足,向阳而肥沃,所以稻谷此时已经有转黄的迹象。



有的地方背阴,土地贫瘠一点,此时的稻谷还是青绿色,点开里面的还是一包浆,需要再等一些时间才好。



张建国用心的把村里所有田地,稻子成熟的状况,分成了好几等。



算着日子,过些天,就要开始连绵不绝的阴雨,这种阴雨一下就是一二十天。



正好赶上了稻谷成熟,那些谷子有些抢收回来,但最后都因为受潮长芽了。



下雨的时候,田里稻谷很多也收不上来,都落在了田里,前世的时候这一年,村里和整个随城的粮食大减产。



去年是大旱,今年又碰上灾年,老百姓的日子是真难过呀。



许多人家家都快没啥吃的了,都盼着这一季的稻谷收上来,好过一个丰年。



可这种愿望随即就要落空了,张建国找到了黄三,还有村里的一些干部,都号召起来。



开会的时候张建国表示,村里有几块稻田的谷子,已经有成熟的迹象,天后最好把它收起来。



稻谷进粮仓才算踏实。



不过张建国这话一说,反对的人居然不少,因为大家的意见也很有道理。



“我种了一辈子的庄稼,现在距离收割最少还需要十天,稻谷收早了,产量要降低一两成的收成,大家盼了一年,可经不起这样的耗损。”



这一次,孙瞎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村里那么多的稻田,损失一一两成的收成,可以养活多少人呀。



年轻人不懂事,他们以为早几天和晚几天收稻谷,收成能一样?



那是没有种田的经验,稻谷成熟度高一点,一亩田可以多收不少粮食,积少成多,那可不得了。



“是啊,去年都是荒年,今年稻谷长得好,晚几天收割,都能多出不少粮食,就是饿也要多等这几天……”



这一次黄三都有些不以为然,其实村里也有人,想早点收粮食。



主要是很多人家米缸断米了,这几天都靠着借粮食,或者用粗粮代替。



多忍几天,就能多收一点粮食,这个账黄三还是算得清的。



张建国环顾着众人,剩下几个人没怎么说话,但都是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



这些人都是村里的种田好手,自然是知道一亩田打多少稻谷,什么时候正式收割比较好。



“我其实跟三哥提过,我有一个朋友说过,最多再过十天,这边会连绵不绝的下大雨,到时候谷子都会落到田里,收都收不起来……”



张建国很能体会,这些人的心情,他也不气恼,而是好言相劝。



甚至,又拉出了自己那个在气象局工作的朋友。



“是去年那个吗?说冬天要下大雪的?”



黄三有些坐不住了,他很少见到张建国这样执着,前阵子张建国也提醒过。



而且一直在说,当时黄三还觉得张建国有些危言耸听,或者过阵子他就忘记了,不提这事儿了。



谁知道,现在张建国又继续建议,村里早点收谷子,哪怕少收一两成。



也得早点把谷子,给收到仓库里。



第597章



最近张建国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儿,就是带着点点,在田埂上溜达。



因为要秋收了,田埂上杂草都被砍掉了,露出田埂两边青黄的稻田。



今年的稻谷长势不错,张建国时常摘几颗稻米,用手捻开稻壳,观察稻谷里面有几分熟。



赵家村的稻田不少,有些地方水源足,向阳而肥沃,所以稻谷此时已经有转黄的迹象。



有的地方背阴,土地贫瘠一点,此时的稻谷还是青绿色,点开里面的还是一包浆,需要再等一些时间才好。



张建国用心的把村里所有田地,稻子成熟的状况,分成了好几等。



算着日子,过些天,就要开始连绵不绝的阴雨,这种阴雨一下就是一二十天。



正好赶上了稻谷成熟,那些谷子有些抢收回来,但最后都因为受潮长芽了。



下雨的时候,田里稻谷很多也收不上来,都落在了田里,前世的时候这一年,村里和整个随城的粮食大减产。



去年是大旱,今年又碰上灾年,老百姓的日子是真难过呀。



许多人家家都快没啥吃的了,都盼着这一季的稻谷收上来,好过一个丰年。



可这种愿望随即就要落空了,张建国找到了黄三,还有村里的一些干部,都号召起来。



开会的时候张建国表示,村里有几块稻田的谷子,已经有成熟的迹象,天后最好把它收起来。



稻谷进粮仓才算踏实。



不过张建国这话一说,反对的人居然不少,因为大家的意见也很有道理。



“我种了一辈子的庄稼,现在距离收割最少还需要十天,稻谷收早了,产量要降低一两成的收成,大家盼了一年,可经不起这样的耗损。”



这一次,孙瞎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村里那么多的稻田,损失一一两成的收成,可以养活多少人呀。



年轻人不懂事,他们以为早几天和晚几天收稻谷,收成能一样?



那是没有种田的经验,稻谷成熟度高一点,一亩田可以多收不少粮食,积少成多,那可不得了。



“是啊,去年都是荒年,今年稻谷长得好,晚几天收割,都能多出不少粮食,就是饿也要多等这几天……”



这一次黄三都有些不以为然,其实村里也有人,想早点收粮食。



主要是很多人家米缸断米了,这几天都靠着借粮食,或者用粗粮代替。



多忍几天,就能多收一点粮食,这个账黄三还是算得清的。



张建国环顾着众人,剩下几个人没怎么说话,但都是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



这些人都是村里的种田好手,自然是知道一亩田打多少稻谷,什么时候正式收割比较好。



“我其实跟三哥提过,我有一个朋友说过,最多再过十天,这边会连绵不绝的下大雨,到时候谷子都会落到田里,收都收不起来……”



张建国很能体会,这些人的心情,他也不气恼,而是好言相劝。



甚至,又拉出了自己那个在气象局工作的朋友。



“是去年那个吗?说冬天要下大雪的?”



黄三有些坐不住了,他很少见到张建国这样执着,前阵子张建国也提醒过。



而且一直在说,当时黄三还觉得张建国有些危言耸听,或者过阵子他就忘记了,不提这事儿了。



谁知道,现在张建国又继续建议,村里早点收谷子,哪怕少收一两成。



也得早点把谷子,给收到仓库里。



第597章



最近张建国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儿,就是带着点点,在田埂上溜达。



因为要秋收了,田埂上杂草都被砍掉了,露出田埂两边青黄的稻田。



今年的稻谷长势不错,张建国时常摘几颗稻米,用手捻开稻壳,观察稻谷里面有几分熟。



赵家村的稻田不少,有些地方水源足,向阳而肥沃,所以稻谷此时已经有转黄的迹象。



有的地方背阴,土地贫瘠一点,此时的稻谷还是青绿色,点开里面的还是一包浆,需要再等一些时间才好。



张建国用心的把村里所有田地,稻子成熟的状况,分成了好几等。



算着日子,过些天,就要开始连绵不绝的阴雨,这种阴雨一下就是一二十天。



正好赶上了稻谷成熟,那些谷子有些抢收回来,但最后都因为受潮长芽了。



下雨的时候,田里稻谷很多也收不上来,都落在了田里,前世的时候这一年,村里和整个随城的粮食大减产。



去年是大旱,今年又碰上灾年,老百姓的日子是真难过呀。



许多人家家都快没啥吃的了,都盼着这一季的稻谷收上来,好过一个丰年。



可这种愿望随即就要落空了,张建国找到了黄三,还有村里的一些干部,都号召起来。



开会的时候张建国表示,村里有几块稻田的谷子,已经有成熟的迹象,天后最好把它收起来。



稻谷进粮仓才算踏实。



不过张建国这话一说,反对的人居然不少,因为大家的意见也很有道理。



“我种了一辈子的庄稼,现在距离收割最少还需要十天,稻谷收早了,产量要降低一两成的收成,大家盼了一年,可经不起这样的耗损。”



这一次,孙瞎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村里那么多的稻田,损失一一两成的收成,可以养活多少人呀。



年轻人不懂事,他们以为早几天和晚几天收稻谷,收成能一样?



那是没有种田的经验,稻谷成熟度高一点,一亩田可以多收不少粮食,积少成多,那可不得了。



“是啊,去年都是荒年,今年稻谷长得好,晚几天收割,都能多出不少粮食,就是饿也要多等这几天……”



这一次黄三都有些不以为然,其实村里也有人,想早点收粮食。



主要是很多人家米缸断米了,这几天都靠着借粮食,或者用粗粮代替。



多忍几天,就能多收一点粮食,这个账黄三还是算得清的。



张建国环顾着众人,剩下几个人没怎么说话,但都是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



这些人都是村里的种田好手,自然是知道一亩田打多少稻谷,什么时候正式收割比较好。



“我其实跟三哥提过,我有一个朋友说过,最多再过十天,这边会连绵不绝的下大雨,到时候谷子都会落到田里,收都收不起来……”



张建国很能体会,这些人的心情,他也不气恼,而是好言相劝。



甚至,又拉出了自己那个在气象局工作的朋友。



“是去年那个吗?说冬天要下大雪的?”



黄三有些坐不住了,他很少见到张建国这样执着,前阵子张建国也提醒过。



而且一直在说,当时黄三还觉得张建国有些危言耸听,或者过阵子他就忘记了,不提这事儿了。



谁知道,现在张建国又继续建议,村里早点收谷子,哪怕少收一两成。



也得早点把谷子,给收到仓库里。(3/3)

章节目录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