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斗篷,目光却始终停留在那几朵傲然绽放的红梅上。
“乐儿,我们去堆个雪人吧。”她忽然转头对身边的侄儿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少见的轻快。
乐儿先是一愣,随即眼睛亮了起来,“好啊好啊!我这就去找工具!”说着,他小跑着消失在廊角。
柳婉婉伸手拨开一枝梅花,积雪簌簌落下,几朵红梅也随之飘落。她蹲下身,将雪团成球,慢慢堆砌起来。雪很新鲜,捏在手里发出细微的咯吱声,冰凉的触感透过手套传来,却让她感到一丝温暖。
“姑姑,我找到鹅卵石了!”乐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捧着两块圆润的石子,“还有这些树枝,可以做手臂。”
“好,给它安上眼睛。”柳婉婉笑着接过石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按在雪人脸上。
两人忙活了半晌,一个圆滚滚的雪人便立在院中。柳婉婉解下自己的斗篷,轻轻披在雪人身上,又找来一顶帽子戴上。她后退几步,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远处的柳绿枫早已支起画板,笔下勾勒着这温馨的一幕。他看着小师妹脸上久违的笑容,心中一暖。自他来到国公府,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小师妹这般放松的模样。
“姑娘,少爷,该进屋了,再在外面待着会着凉的。”苏嬷嬷端着一盏热茶走来,慈爱地说道。
柳婉婉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雪人,这才牵着乐儿转身往屋里走。茶香袅袅升起,驱散了些许寒意。
时光飞逝,转
()
第一百七十六章 试嫁衣
第(3/3)页
眼便到了腊月二十。
柳婉婉站在铜镜前,看着身上那件大红嫁衣,一时恍惚。金丝绣线勾勒出的云霞翟纹在烛光下流转生辉,霞帔上的龙纹威严肃穆。镜中的人影似曾相识,却又陌生得让她心慌。
“姑娘,让我给您上个妆。”翠环拿着胭脂走过来,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柳婉婉任由她摆弄,却在看到镜中的自己时愣住了。脸上的粉太厚,显得僵硬生涩,就像一个精致却没有生气的瓷娃娃。
“翠环啊翠环,你这手艺还不如不化呢。”杜嬷嬷连连摇头,“快给姑娘卸了重来。这可是大喜的日子,怎能马虎了事。”
翠环吐了吐舌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哪里会这个,平日里都是姑娘自己化的。”
苏嬷嬷在一旁抚摸着嫁衣上的刺绣,赞叹道:“这工艺真是绝了,一针一线都透着精气神。瞧这云纹的走势,这金线的明暗,就是宫里的绣娘也不过如此了。”
柳婉婉望着镜中的自己,记忆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上一次大婚。那时母亲坐在她身边,絮絮叨叨地教导她为人媳妇的道理。母亲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婉婉啊,要善待公婆,要敬重长辈,要以和为贵。”母亲握着她的手说道,“做人媳妇不容易,但只要用心,总能得到长辈的疼爱。”
她也确实这样做了,在秦府度过的那段岁月,她把母亲的话都记在心里。每日天不亮就起来准备早膳,细心照料公婆起居,从不与人争执。可最终,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特别是在家破人亡后,她更是把这些话当做圭臬,似乎非得如此,才能告慰母亲在天之
“乐儿,我们去堆个雪人吧。”她忽然转头对身边的侄儿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少见的轻快。
乐儿先是一愣,随即眼睛亮了起来,“好啊好啊!我这就去找工具!”说着,他小跑着消失在廊角。
柳婉婉伸手拨开一枝梅花,积雪簌簌落下,几朵红梅也随之飘落。她蹲下身,将雪团成球,慢慢堆砌起来。雪很新鲜,捏在手里发出细微的咯吱声,冰凉的触感透过手套传来,却让她感到一丝温暖。
“姑姑,我找到鹅卵石了!”乐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捧着两块圆润的石子,“还有这些树枝,可以做手臂。”
“好,给它安上眼睛。”柳婉婉笑着接过石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按在雪人脸上。
两人忙活了半晌,一个圆滚滚的雪人便立在院中。柳婉婉解下自己的斗篷,轻轻披在雪人身上,又找来一顶帽子戴上。她后退几步,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远处的柳绿枫早已支起画板,笔下勾勒着这温馨的一幕。他看着小师妹脸上久违的笑容,心中一暖。自他来到国公府,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小师妹这般放松的模样。
“姑娘,少爷,该进屋了,再在外面待着会着凉的。”苏嬷嬷端着一盏热茶走来,慈爱地说道。
柳婉婉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雪人,这才牵着乐儿转身往屋里走。茶香袅袅升起,驱散了些许寒意。
时光飞逝,转
()
第一百七十六章 试嫁衣
第(3/3)页
眼便到了腊月二十。
柳婉婉站在铜镜前,看着身上那件大红嫁衣,一时恍惚。金丝绣线勾勒出的云霞翟纹在烛光下流转生辉,霞帔上的龙纹威严肃穆。镜中的人影似曾相识,却又陌生得让她心慌。
“姑娘,让我给您上个妆。”翠环拿着胭脂走过来,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柳婉婉任由她摆弄,却在看到镜中的自己时愣住了。脸上的粉太厚,显得僵硬生涩,就像一个精致却没有生气的瓷娃娃。
“翠环啊翠环,你这手艺还不如不化呢。”杜嬷嬷连连摇头,“快给姑娘卸了重来。这可是大喜的日子,怎能马虎了事。”
翠环吐了吐舌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哪里会这个,平日里都是姑娘自己化的。”
苏嬷嬷在一旁抚摸着嫁衣上的刺绣,赞叹道:“这工艺真是绝了,一针一线都透着精气神。瞧这云纹的走势,这金线的明暗,就是宫里的绣娘也不过如此了。”
柳婉婉望着镜中的自己,记忆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上一次大婚。那时母亲坐在她身边,絮絮叨叨地教导她为人媳妇的道理。母亲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婉婉啊,要善待公婆,要敬重长辈,要以和为贵。”母亲握着她的手说道,“做人媳妇不容易,但只要用心,总能得到长辈的疼爱。”
她也确实这样做了,在秦府度过的那段岁月,她把母亲的话都记在心里。每日天不亮就起来准备早膳,细心照料公婆起居,从不与人争执。可最终,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特别是在家破人亡后,她更是把这些话当做圭臬,似乎非得如此,才能告慰母亲在天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