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8章 吕蒙孙权密谋荆州
:“陆逊,陆伯言。”
……
一个月的光阴悄然流逝。
洛阳城,曹风府邸。
已是深夜,书房内灯火通明。
曹风一身便服,正坐在巨大的书案之后。
案头堆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军报文书。
他刚刚拆阅完一封来自南方的密信,正是孙策的亲笔手书。
信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曹风的深深愧疚与自责。
孙策对弟弟孙权的彻底失望了。
孙权非但拒绝了他的柴桑之约,更在回信中避重就轻。
只谈“守业艰难”的“苦劳”,绝口不提当年之事,与江东归属。
字字句句看似情深,实则疏离戒备,充满了政治算计。
然而,即便孙策对孙权很失望,但孙策依旧念及手足之情。他无法说服自己举起刀兵,指向自己的亲弟弟。
信末,孙策告知曹风,他已将柴桑城的防务全权移交给了凌统管辖。
同时,他询问曹风,是否需要他留下,协助对付刘备。
曹风将信纸丢入一旁烧得正旺的炭火盆中。
随后提起笔,在铺开的素笺上,沉稳有力地写下了给孙策的回信。
信中,曹风没有半句责备之言,反而对孙策珍视手足之情的选择表示了理解与赞赏。
他明确地告诉孙策,理解其为难之处,不会因此事而对他有任何芥蒂。
信中话锋随即一转,曹风又阐明了自己的立场。
他尊重孙策的选择,但绝不会因为顾忌孙策的兄弟情义,而对孙权手下留情。
孙权最终大概率会死在他曹风的手上。这是立场之争,不可能妥协。
信的结尾,曹风给出了安排。
他让孙策不必再纠结于江东之事,更不必留下参与对刘备的战事。
他让孙策带上周瑜,即刻启程北上,去与已在北疆开疆拓土的太史慈汇合。
在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他们去征服,有属于他们的、全新的功业可以去建立。
远离江东这潭浑水,或许对孙策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将写好的书信仔细封好,曹风沉声道:“来人,即刻将此信送往江夏,由凌统其转呈孙将军。”
待信使领命而去,曹风的目光重新落回书案上,堆积如山的战报。
曹风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展开细阅。
除却曹操在河北的残余势力,原属曹操的领土——
兖州、豫州、司隶、关中、青徐大部,几乎已尽数落入曹风的掌控之中。
唯有一座孤城,仍在负隅顽抗。
濮阳!
这座扼守黄河渡口、联通河北的战略重镇,如今成了曹操势力在河南最后防线。
而镇守此城的太守,还是曹风的一位“老熟人”——满宠,满伯
……
一个月的光阴悄然流逝。
洛阳城,曹风府邸。
已是深夜,书房内灯火通明。
曹风一身便服,正坐在巨大的书案之后。
案头堆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军报文书。
他刚刚拆阅完一封来自南方的密信,正是孙策的亲笔手书。
信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曹风的深深愧疚与自责。
孙策对弟弟孙权的彻底失望了。
孙权非但拒绝了他的柴桑之约,更在回信中避重就轻。
只谈“守业艰难”的“苦劳”,绝口不提当年之事,与江东归属。
字字句句看似情深,实则疏离戒备,充满了政治算计。
然而,即便孙策对孙权很失望,但孙策依旧念及手足之情。他无法说服自己举起刀兵,指向自己的亲弟弟。
信末,孙策告知曹风,他已将柴桑城的防务全权移交给了凌统管辖。
同时,他询问曹风,是否需要他留下,协助对付刘备。
曹风将信纸丢入一旁烧得正旺的炭火盆中。
随后提起笔,在铺开的素笺上,沉稳有力地写下了给孙策的回信。
信中,曹风没有半句责备之言,反而对孙策珍视手足之情的选择表示了理解与赞赏。
他明确地告诉孙策,理解其为难之处,不会因此事而对他有任何芥蒂。
信中话锋随即一转,曹风又阐明了自己的立场。
他尊重孙策的选择,但绝不会因为顾忌孙策的兄弟情义,而对孙权手下留情。
孙权最终大概率会死在他曹风的手上。这是立场之争,不可能妥协。
信的结尾,曹风给出了安排。
他让孙策不必再纠结于江东之事,更不必留下参与对刘备的战事。
他让孙策带上周瑜,即刻启程北上,去与已在北疆开疆拓土的太史慈汇合。
在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他们去征服,有属于他们的、全新的功业可以去建立。
远离江东这潭浑水,或许对孙策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将写好的书信仔细封好,曹风沉声道:“来人,即刻将此信送往江夏,由凌统其转呈孙将军。”
待信使领命而去,曹风的目光重新落回书案上,堆积如山的战报。
曹风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展开细阅。
除却曹操在河北的残余势力,原属曹操的领土——
兖州、豫州、司隶、关中、青徐大部,几乎已尽数落入曹风的掌控之中。
唯有一座孤城,仍在负隅顽抗。
濮阳!
这座扼守黄河渡口、联通河北的战略重镇,如今成了曹操势力在河南最后防线。
而镇守此城的太守,还是曹风的一位“老熟人”——满宠,满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