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经书院座落于汋水北畔的霜枫山,与瑞国京都汋阳城隔水相望。



山门处有鹿鸣台,登台而望,可见一江秋水如练,神都雾绕,巍然壮阔。台边的两块石碑上分别刻着“山水蕴秀”、“盛地脩文”。



一条碎石小路从鹿鸣台的石阶下铺开,随着山势蜿蜒,通往点缀在山脚的各个村落。



小径上,樵夫、猎户、茶农、药师,以及登山观览的游人往来,并不冷清。



一众侯府仆婢与护卫们到了崇经书院便被拦在山门外,一直等到下午,有了沈灵舒相召,四个家仆才得以抬着肩舆入内接她出来,离开书院。



还没走出多远,他们遇到一个老妇,担着两个大筐子,身后还跟着一个幼童。



见了侯府护卫,老妇想要避让,奈何年老体衰,不堪重负,肩上的筐子却是摇摇晃晃,亏得幼童拼命扶着筐子,才没把她带倒在地。



如此反而挡住了去路。



沈灵舒见状,吩咐护卫上前帮了老妇一把。



老妇放下担子,喘着气坐在路旁,以帕子擦着额头,连连道:“多谢贵人。”



说话间,她目光落在侯府护卫的佩刀上,上面武定侯府独有的花纹十分精美。



幼童则一脸单纯,脆生生道:“贵人买些栗子吧?自家种的,很便宜,很新鲜的。”



上前帮忙的侯府护卫一看,筐里的栗子带刺的外壳都还在,嚷道:“这也太新鲜了,谁有功夫剥啊?”



“都买了。”



沈灵舒见这对祖孙可怜,吩咐将那两筐栗子买下。



老妇与幼童千恩万谢,拿了钱便坐在小径边的山石上歇着,有意无意地,始终看向崇经书院的山门处。



云卷云舒,山风吹着树影婆娑。



小半个时辰后,一个脸色黝黑汉子穿着书院的素色衣袍走了出来,迈着八字步大摇大摆地下山。



老妇颤颤巍巍地起身,与汉子擦肩而过时一个踉跄,差点要摔倒。



汉子伸手一搀,老妇便感觉到他手掌上满是老茧,不像个书生,完全是个干粗活的。



“先生。”幼童上前,指着鹿鸣台边的两块石碑,一脸好奇地问道:“那是什么字呀?”



汉子回头一看,脱口而出道:“那不就是‘山水’……”



他忽然住口,尴尬地挠了挠头走掉了。



老妇与幼童对视一眼,眼神精明强干,与方才完全不同。



“看来,顾经年发现我们在跟踪他了……”



————————



顾经年扮作侯府仆从,低着头,抬着沈灵舒的肩舆下了霜枫山。



在山脚,沈灵舒换乘马车,他则徒步跟在后面,往汋京而去。



前方的车马扬了他一脸的灰,身上的衣服也很臭,但七日以来那种被人时刻紧盯的压迫感终于消散了。



过了汋塘桥,便时不时出现送葬的队伍,黄纸开路,浅唱招魂。



顾经年留意到那些送葬者大多只是捧着骨灰坛,少数载有棺材的,车辙也很浅,不像是装有尸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江山风物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怪诞的表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怪诞的表哥并收藏江山风物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