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孟渊接过饼子,不顾那孩子的期盼目光,只一口一口吞下,饼渣也尽数吸到口中,又抓把雪顺顺,便觉得有了几分气力,继而抬步往前。



祖孙一声不吭的跟上。



到了晚上,寻到一破庙,生了火,三人挤在一起歇息。



熬到天亮,又往前行了会儿,便见前方大路尽头有城墙,分明有了生路。



城墙下有许多低矮平房,土砖混搭,应是在附近讨生活的穷苦之人居住。



另还设有粥棚,六七个衙役正着人施粥。若有灾民争抢,便是狠狠一鞭子。



眼见有了活路,孟渊与那老者对视一眼,两人都有逃脱生天之感。



若是再熬上一两日,要么死于道旁,要么落入热锅。



排上队,等了许久,一人领了一碗粥。



米粥如清水,只飘了几粒小米,光可鉴人。但好歹是热的,已然足以续命了。



“流民是这样的,他们只需要逃荒就行。我们考虑的事情就多了,要雪中赈灾,要防备民乱。”旁边有捕快低声闲聊。



一人只喝了一碗粥,便不准再喝,被驱赶到一旁。



以工代赈是没有的,只有头插枯草,如牲畜般待人挑选。



粥棚不远处有一简陋茅草房,几个人牙子正在招揽流民。



另还有几辆马车,是大户人家亲自来挑人。



穷苦之人最怕遇灾,而富人家却喜天灾,只因能低价兼并土地,又能低价买入奴仆。



“后生,打算如何?”老者喝了热粥,有了些气力。



孟渊摇摇头。



世道艰难,又无技艺傍身,除了卖身为奴外,还能有别的出路?亦或者投身绿林?可也没门路啊!



虽说能识字会算账,可没人会要来历不明的流民当账房先生。



“总有法子的,为奴为婢也好过冻死饿死。”老者叹了口气,又道:“老头子姓姜,以后咱们也照应着。”



“姜老伯,”孟渊应下,道:“我叫孟渊。”



俩人说着话,正准备去问牙婆子有无生路时,便见自城内驶出辆马车。



马车上跳出个英俊又阴柔的年轻人,举止颇见轻佻,面上好似抹了粉,寒风一吹,竟荡来一股子腻人香气。



有捕快上前讨好,口称杨管事。



此人应是贵人家的管家一类。



那杨管事抱着一手炉,与捕快客套几句后,捕快便敲响铜锣,高声喊道:“杨府要招几个书童,有识字的都过来!”



这话一说,许多头插枯草的灾民一股脑的往上涌。



“我我我!爷,我识字!”一个满脸胡子的中年人凑到跟前。



“滚你娘的!”那杨管事一脚踹上去,翘起兰花指喝骂,“听不懂人话?爷要的是书童!不看看你多大了?”



果然,一时间没人敢应声了。



读书认字绝非易事,寻常百姓能识几个大字已算不错了,若是打小就进学堂,必然是家境殷实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饭不吃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饭不吃肉并收藏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