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可即便如此,他的见解依旧能让朱元璋和朱标刮目相看。



这,就是超越千年的战略眼光啊!



唰唰,唰唰唰。



朱元璋的册子上已然写满了内容,上面全都是今天讨论的成果。



“在军事上,以备战北元为主,征讨明玉珍为辅,至于云南土司,先往后放放。”



老朱沉声道,



“民生上,依旧是以鼓励农桑,鼓励开垦荒田为主,税赋维持在目前的档次,不可提升。几个贫瘠郡县,可适当给予减免,到时候视情况而定。”



“律法,依旧以《贞观律》为参考,这个要加派人手,早些完善,人手就直接从新科进士里调派吧!做得好的,可以拔擢进三法司。”



“今年动工的重点在于兴修水利,尤其是黄河支流,以及江浙一带的新安江,该挖的挖,该堵的堵,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咱们是逃不掉的,早点修建完为好,其余宫廷观宇之类的,不予批复修建,此外,一次征发徭役的规模不可超过二十万人。”



“至于商贸,还是按照原来的办法,只许陆贸,不许海贸,片板不得下海!”



朱橘听着,却是眉头一皱。



“我倒是觉得,海洋贸易有其可取之处。”



他道,



“海外有无数财富可以探索和攫取,据我所知,东南方向的海域上,有无数的香料和珍宝,若是能将其弄回来,绝对可以顶得上大明一半的税收!”



“所以我认为,海洋贸易,可以进行!”



朱元璋闻言,却是态度坚决。



“海贸绝不允许展开!必须禁止!”



他道,



“张士诚的旧部,有许多逃亡到了海外,其中还有和倭寇勾结的,在海洋各个岛屿之上,形成了一股股威胁。”



“若允许民众下海,必然会引起一部分的叛逃,还会有逆贼和倭寇蒙混进来,对我大明沿海地区造成损害!甚至是反攻!”



“此外,民若自由,必然生乱!在咱的规划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该在哪里,该干什么,那都是已经定好的了,不许窜来窜去,更不许窜到外国去!尤其是商人!”



对于投机取巧的商贾,老朱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在他眼里,老百姓就应该父死子继,老爹干铁匠,儿子就也干铁匠,每个人都待在自己的地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天下就太平了,永远都不会生乱子,这样多好?



商贾窜来窜去,挑动人心,低买高卖,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他本来就不喜,所以把商人的地位压到了最低,给出了种种限制。



对陆商都如此,更别说海商了,那种人,根本就没法控制,想在他们身上收税都难!



“好吧,倭寇的确是隐患。”



朱橘沉吟道,



“回头一定要找个机会把倭寇给干掉!要是能打倭寇,我一定亲自上战场!”



去北疆我唯唯诺诺。



上东瀛我重拳出击!



若能亲手杀几个鬼子,那绝对是平生一大快事!



朱元璋闻言,略微有几分惊愕。



“你小子,怎么如此仇恨倭寇?”



他也没和倭寇有过正面的接触吧?



“骨子里讨厌,这是我的出厂设置。”



朱橘应了一声,倒是没有多说什么,转而便道,



“不许民众下海,出于保护或者维稳的目的,我可以理解,但我们朝廷官方完全可以出海探索啊!”



“由官方出面,还有船队护航,去和海外的各个国家做贸易,大把大把的赚白银,由此来充盈国库,这样的好事儿,干嘛不做?”



“你要是嫌麻烦,给我个权限,我来做!咋样?”



朱元璋:“……”



这个权限,老朱并不是很想给。



“爹,要不让小橘子试试?”



朱标见朱橘跃跃欲试,转而便在一旁助攻道,



“说起来,我们大明的大船造的那么好,不下海可惜了。”



“这样吧!先不要想着做生意,而是去探索海域,宣扬我大明的国威!如何?”



“那些海外小国若是知道了我大明的威武,或许就会来朝拜大明皇帝,年年给天朝上国上贡!”



“附属国变多,应该也是父皇您想看到的吧?”



不得不说,朱标对于老朱的性格拿捏的还是比较到位的。



海外贸易,不行!



寻找附属国建立朝贡体系?行!



“……好吧!”



朱元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



“允许你小打小闹一下,回头让你大哥给你安排一支航海的船队,去海外瞧瞧吧!”



“不过,派什么人手,你自己看着办!咱可不会给你派官员,你也不许打着大明朝廷的名义,就以你吴王的名义出海游览吧!”



朱橘哈哈一笑。



“行!”



他满口答应。



自己这身份,和中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那些资助冒险家、航海家的贵族还真差不多!



可见,闲的蛋疼又富的流油的家伙们,才是这个世界进步的根源啊!



现在,就差找到自己的郑和了!



话说,历史上的那个郑和,这会儿出生了没有?



“对了老爹,我还有一个提议。”



朱橘道,



“我想要成立一个技巧司,搜罗天下的各种工艺技巧,作为大明的技术储备。”



“对于贡献先进技术的人,给予官职和俸禄,你觉得咋样?”



朱元璋微微一愣。



“技巧?奇技淫巧?”



老朱蹙眉道,



“你要搜罗这些东西做什么?都是不入流的东西,当好玩?”



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是不入他的眼的,而搞这些东西的人,在他看来也是不务正业。



在他眼里,正业唯有耕读!



“怎么会是好玩?这里头可是有宝藏的!”



朱橘道,



“工业技术,是提升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说农具吧!农具的发明,为耕种提供了多大的便利?”



“还有黄道婆的织布机,这玩意儿发明了之后,纺织的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为提高!这些工具的存在,都是可以直接提升大明国力的!怎么能称之为奇技淫巧?”



“你们所尊奉的读书,往往是培养出一帮纸上谈兵,满脑子只想着在官场混的儒生,真正的实干家有几个?反而是这种技术的发明,才能让老百姓的日子真正好过一些!”



“懂不?”



“技术的进步,比清官更有用!”



这一番话语,让朱元璋和朱标皆是陷入了思索之中。



“……有那么几分道理。”



须臾间,朱元璋颔首道,



“咱可以让你试一试,开一个你所谓的技巧司,不过呢,也是临时性质的。”



“至于官,不通过读书科举,是无法做官的!这是铁律,咱不允许天下人另辟蹊径,从你这走捷径,所以官职就别想了!当吏员倒是可以,俸禄的话,可以对标九品到七品官员的俸禄,这个你自己定吧。”



“就这样。”



老朱松了一个口子,朱橘自然也是欣然接受。



“可以,那我回头就着手成立了!”



朱橘笑道,



“要不直接挂在我吴王府门下吧!这样方便我管理,也不用被朝廷的那帮家伙掣肘。”



虽说在朝廷里,他也是我行我素。



但在吴王府,他就是说一不二的主子!而且绝对没有人胆敢来指手画脚!



“随你。”



朱元璋一脸随意的道。



“刚才说了挺多,有些我都插不上嘴,现在我说说我的想法吧。”



朱橘又道,



“我倒是觉得,目前还有两个重点,你们没有提及,一个是医疗,一个是教育。”



“关于医疗,我想分成两个部分来说,一个是高端医疗,一个是基础医疗,你们晓得的,这两个我大明都非常的匮乏。”



“连皇宫里的太医都是一帮子庸医,更别说外面了,老爹你想想,每次有急事,都需要我师父一个道士来出面救治,堂堂大明居然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名医?这像话吗?这不荒唐吗?”



朱元璋为之沉默。



朱标也是轻叹着点了点头。



“是啊,倒是忽略了医疗,这个其实属于是要紧事务。”



他道,



“就拿我来说,要是没有彭玄道长,那真是差点就死了!”



“宫里的太医,不中用,可也不能一直依赖彭道长啊,咱们得有自己的一支队伍才行!”



“不过我倒是也知道一点,彭道长给太医们上了不上课,现在他们的水平也稍微提升了一些,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朱橘嗤笑一声。



“提升那么点有啥用?碰到真正的疑难杂症,还不是束手无策?而且也没有半点担当!”



他毫不客气的道,



“大明的医疗水平,是烂到根上了!”



“或者说,从宋朝开始,整体的医术水平就是断崖式的暴跌!从那个时候开始就烂完了!究其原因,都是那帮傻冒腐儒给害的!”(3/3)

章节目录

重八家的傻儿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禄青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禄青霜并收藏重八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