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他连忙道,



“后面别找我了!找我,我也不干!”



出这一道题,自己不知道查阅了多少资料,费了多少脑细胞,当年高考的时候,都没这么用功!



再来?



饶了我吧!



“哼哼,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朱元璋轻哼道,



“不干?那可由不得你。”



老朱本就是看人好用就把人往死里用的典范,现在抓住了朱橘这个能力,岂肯让他清闲?



“小橘子,你也别有压力。”



马秀英见朱橘脸色不好,迅速劝慰道,



“这科举嘛,三年才一次,一道题目让你准备三年,这也不难的嘛。”



“到时候娘帮你一起想好了,为国家选拔人才,说到底最终也是为了咱们朱家,你说是不?”



朱橘听到这话,神色方才恢复了几分,可朱元璋的下一句话,又再度让他的血压升高了。



“对了,这次会试重考,依旧是由你担任总裁。”



朱元璋笑道,



“考题由你出,监考也是你,这下,那些新科进士想不当你的门生都难了。”



“也好,让他们当皇子的门生,总归好过给李善长、宋濂他们当门生来的好。”



本来他就想把朱橘往‘丞相’的这个方向培养,与朱标相辅相成。



门生多,便可在朝中话语权大,到时候能压制一干文臣武将,自然是再好不过。



“我特么……”



朱橘白眼一翻,差点气晕过去!



闲散王爷……终究是当不成了么!



……



次日,皇帝下诏,于当月廿三日重开科举,只试一场,为期三日!



数日后。



贡院之外,人声鼎沸。



除了那三十六个被夺了功名打回原形的士子蔫了吧唧之外,其他所有士子皆是摩拳擦掌,神采奕奕。



原本以为名落孙山了,结果皇帝竟然奇迹般的下令重考!



这无疑是给了他们复活的机会啊!



“上一次,我发挥的不够好,这一回,我一定要把机会把握住!”



“没错,上回我发挥的也不行,得亏运气好,陛下开恩下令重考,这一次,我必夺取功名!”



“诶,你们知道为什么陛下下令重考吗?我听说啊……是对那三十六个人极不满意,震怒之下才降旨重考的!”



“啧啧,真不争气!给他们机会都把握不住。”



“……”



士子们窃窃私语着,此刻心情都不错。



“你放什么屁!”



那三十六个士子本就心里不痛快,此刻被人背后蛐蛐,哪里还能忍受?已有几个脾气大的叫嚷了起来,



“你根本不知道陛下出了什么刁钻的题,换你去,你也不行!在这里说风凉话!”



“对了,你也没资格去,连被淘汰的资格都没有!上次不行,这次也照样不行!”



这番话语,算是戳到了落榜士子的痛处,双方互相揭起了伤疤,情绪越来越激动,大家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说到情急处,就要动手!



“行了!大家都是自己人,闹什么?”



“我听说啊,这次陛下把他们打回,是为了照顾北方人!你们知不知道,北方人一个都没上榜!“



“嗯,我也听说了,说是有很多人长途跋涉未能参加考试,呵呵……就他们那三脚猫的水平,就算赶上了又能如何?能是我们的对手?”



“就是,北方蛮子罢了。”



“嘘,别被他们听见了,他们的块头可大……”



“……”



考生们私语着,自然而然的,就自动分成了南北两派。



两边互相看不顺眼。



自大唐灭亡之后,北方燕云十六州就一直为外族所控,长达四百年之久!



四百年,沧海桑田,若非朱元璋北伐成功,统一华夏,恐怕南方和北方,就真的是两个种族,而非认同‘华人’这个身份了!



从这一点来说,说老朱有再造华夏之功,确实不是吹嘘!



咚!咚!



一道身影从贡院内走了出来。



先前考过的士子见到来人,顿时恭敬行礼,恭声道:



“学生参见总裁。”



朱橘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一众北方考生身上。



“都来了?这回没有缺考了的吧?”



他笑着招呼道,



“北方学子们,一路跋涉赶路,又不通南音,你们辛苦了。”



“父皇特意叮嘱过我,要关照你们,你们有什么诉求和想法,现在可以提出来,我会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为你们解决。”



南方士子们闻言,皆是目露不忿之色。



这分明是偏心啊!



而北方士子们听到这话,皆是目露感动之色。



“多谢总裁!”



“陛下开恩,能让我等参加会试,我等已然是感激不尽,只求好好考试,能有机会报答陛下恩典,除此之外,并无他求。”



“对,并无他求!”



他们倒也很识时务,并没有提出要求来。



“好,有这想法就好。”



朱橘朗声道,



“我相信,无论是北方士子,还是南方士子,你们都有报答皇恩,为民造福的志向。”



“但进士的功名就这么多,无法让所有人都如愿,为此,父皇也是绞尽脑汁,熬了几宿,方才最终拍板——大明第一次科举,增加进士名额!”



此言一出,众人皆喜!



无论对谁来说,增加名额都是好事!那意味着自己夺得功名的几率将大增!



哪怕多一个都是好事!万一那个就是自己呢?



此刻,就连那三十六个被打回的士子目中都燃起了希望!



不蒸包子争口气!第一次被夺回了功名,要是第二次还能再考上,那总能证明自己不是草包了吧?



两考两上,若能做到,那绝对是含金量拉满,流芳后世的!



“进士名额,从原先的三十六个,增加到七十二个!”



朱橘宣布道,



“等诸位考完之后,陛下会将你们的试卷按照籍贯进行分类,分为南、北两榜!”



“届时,南榜进士三十六人,北榜进士,亦三十六人!”



“如此取仕,可以说是史无前例!诸位,机会就在眼前,好好把握!”



“进考场吧!”



众考生:“!!!”



他们还在巨大的震惊中没有反应过来,士兵已然是走了上来,对他们进行搜身!



“分南北榜?陛下这是一定要给北方人功名啊!”



“我现在改籍贯还来得及吗?其实我外公是北方人……”



“拉倒吧!你个地地道道的江南人,还外公是北方人,我奶奶还是山西人呢!”



“……”



南方士子们嘀咕着,在士兵严厉的目光之下,最终都是乖乖闭上了嘴巴,走进了考场。



而北方士子们,脸上皆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喜悦感。



本来还担心竞争不过南方人,结果来这么一出!



这一刻,所有北方士子都对大明产生了归属感,对还未谋面的大明皇帝生出了一股子崇拜。



皇恩浩荡啊!



吾皇万岁啊!



朱橘见他们表情各异,不禁暗暗一笑,背着手走到了贡院中央。



“哎,这一口气选取七十二个进士,会不会造成朝廷官员的臃肿?”



李善长有些忧虑的道,



“主要他们都是一群没有经验的读书人啊……还要历练和培养,可问题在于,六部哪里有那么多岗位供他们历练?”



“陛下搞这样一出,吏部的压力可就大了。”



宋濂亦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取仕本该是优中优选,陛下认为那三十六士子不够优秀,将他们退回,本来老夫是赞同的,可现在直接把进士名额翻了一倍!这样难道就能选出好官来?”



他轻叹道,



“恐怕会有更多的庸碌之辈啊!”



两个主考皆是有些担心。



一口气吃不成个大胖子,反而有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难道这个道理,陛下不明白?



“两位,多虑了。”



朱橘摆了摆手,道,



“虽然名额给了七十二个,但能不能收上来七十二份答卷都不一定。”



李善长和宋濂闻言,皆是有些不明所以。



“总裁这是什么意思?”



“时候到了你们就知道了。”



半晌过后,考生尽皆坐定,而朱橘也在此刻下达指令:



“发放考题!”



哗啦!



哗啦!



士兵们将一张张考卷送到了考生的面前,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每个人都发了好几张纸!上面还密密麻麻写着不少字!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作弊的小抄呢!



当信心满满、摩拳擦掌的考生们拿到试卷,阅读起题目来时,各种各样的表情,开始在他们的脸上浮现。



“嘶……”



“啊?”



“这??”



准备充分的他们,在这一刻惊呆了!



题目的形式,完全是前所未有的全新版本!



茫然、懵逼、困惑的表现,争相呈现,慢慢的,化为同一个表情——苦!



“这都什么表情?”



宋濂将考生的表情尽收眼底,有些疑惑的道,



“这考题……有那么难?”



“拿一份我瞧瞧。”



和上次一样,他俩也是在开考之后,才能拿到真题。



李善长也是招了招手。



顷刻间,两份考题送到,一个问题,以及后续那一堆密密麻麻的参考资料映入眼帘。



“黄河淤堵……如何兴修水利?”



宋濂愕然道,



“怎么会是这样的题目?”



“也太另类了吧!这还是科举吗?”



这个考题的另类程度,简直和殿试时候,陛下让考生们辨别稻谷差不多了!



李善长亦是皱起了眉头,他震惊之余,已经开始思考该如何答题了。



“黄河水患,的确是当下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他沉声道,



“陛下将这个问题抛出来,看似奇怪,其实仔细想想,也不算有多怪,无非就是把一道殿试的难题,直接放在了会试上。”



“难的确难,但又给予了这么多参考资料,哦……后面还有一张简略的地图,有这些东西在,老夫倒是觉得这道题也不是不能一答。”



宋濂闻言,亦是打起了精神,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参考资料上。



良久,他忍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八家的傻儿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禄青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禄青霜并收藏重八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