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看着李学武刚毅年轻的面孔,他还是极力收敛心神,冷静了几分,讲道:“辽东有点复杂的。”



“辽东工业领导小组是一盘散沙,怎么聚沙成塔就看你的能耐了,我是没有时间了。”



他想了想,介绍道:“营城船舶徐斯年、钢城轧钢邝玉生、钢城汽车吕源深、红星电子毕毓鼎、奉城机械萧子洪、钢城飞机孔晓博、联合能源纪久征。”



“这几个你都熟悉,我就不过多介绍了,要跟你强调的是几个企业的业务和发展。”



董文学微微皱眉讲道:“营城港区的建设序幕已经拉开,这块肥肉惦记的人数不胜数。”



“徐斯年到底是怎么想的,还得需要你自己去跟他谈。他没找过我,我也懒得搭理他。”



“老徐是有几分滑头的。”



李学武笑了笑,端着茶杯看了董文学讲道:“今天还跟我解释,绝没有竞争的意思。”



“你信他——”董文学撇了撇嘴角,眼皮耷拉着讲道:“李主任压他在营城这些年是为了什么?”



还能是为了什么,反正不能是老李心眼小,更不会是老李忌惮他的才能。说活该也是应该的。



徐斯年管理能力尚可,执行能力也算优秀,就是这看未来的视野实在是不怎么样。



要不是他将大半押宝在李学武身上,这会儿早让老李调回京城给收拾了。



集团大部室、小处室变革的时候,处级干部外放各单位一把手,李怀德就有意安排徐斯年回京。



他回京能干嘛?



集团管委会没有他的位置,大部室经理倒是可以,徐斯年愿意吗?



当然不愿意,真想在大部室经理的位置上干到退休啊?这么年轻呢,他还想拼一拼呢。



只要在工厂,就有希望借助工业发展的东风,送他进管委会,老徐心思野着呢。



董文学说他不值得信任,算是提醒李学武,可他也不想想,李学武完全信任过谁啊。



关于老徐所说的那些没有主动竞争的意思,他是连想都不愿意想。既然现在尘埃落定,还给自己树靶子,立敌人干什么。竞争对手就不是敌人了吗?



所以徐斯年不承认,李学武也认同。只要他一天没翻脸,李学武就不会主动动手。



“邝玉生和毕毓鼎你就很好联系了,萧子洪那边你应该也没有问题。”董文学想了想,讲道:“这个吕源深啊,心思颇重。有几分能耐,但不多。”



“纪久征连自己那摊子都没收拾好,轻易不会跳起来呲牙,反过来他还要求着你给做决定。”



董文学嗤笑了一声,看向李学武讲道:“不过你也留心,这是一头养不熟的白养狼。”



“嗯,您放心,我不怕狼。”李学武自信地点点头,道:“我也不喜欢养小动物。”



“呵呵——”董文学笑了笑,继续讲道:“钢城飞机制造厂的规模还很小,孔晓博跟你的关系……”



他迟疑了一下,又笑了起来,道:“算了,我就不多说了,说多了好像我看谁都像是坏人似的。”



“您不能够——”李学武主动拿了暖瓶给他倒了热水,也给自己倒了半杯,“我看着才像坏人呢。”



“哈哈哈——”董文学看了他,好像想起什么了似的,大笑不已。



李学武一想到来钢城的时候,办公室那些秘书们看他的眼神就觉得好笑,这年月总是不缺相面的。



你不信?自己去机关里转一转,绝对有不少关于他面相的传言。再结合他的履历以及成绩,总能给你编出一段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说也说不完的那种。



有关于他“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传言,在他看来实在是冤枉,送去靶场的有几个是他亲自动手毙的?



他可以毫不亏心地讲,他手上可没有一滴血,说他是菩萨心肠,慈眉善目也不为过了。



没见他刚刚还给办公室那两人派烟嘛,当得一个善字吧?



可惜了,从那两人的脸上完全看不出激动的神情,倒是有几分忐忑。他就这么吓人吗?



“工业管理小组这边可以慢慢来,冶金厂这边你得想想办法。”



董文学脸上认真了几分,讲道:“徐斯年还有可能不是真心要竞争的,但杨宗芳是真惦记冶金厂一把手的位置。”



“谁都有权利幻想,不是吗?”李学武低眉垂目慢饮一口茶,道:“他想,不耽误工作就行。”



“心里憋着一口气呢。”



董文学微微摇头,讲道:“来钢城的时候他比你更先提副处,现在你把他甩掉八丈远。”



“这还是我的错了?”李学武眉毛一挑,目光里多了几分厉色,道:“那这世上还真就不说理了。”



这话说的好像很虚,可从李学武的嘴里讲出来,便是锋芒毕露。他完全不介意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到谁就不管不顾了,到时候看谁敢不听话。



李学武来钢城可不是奔着冶金厂一把手来的,他是集团的秘书长,是要掌握工业管理小组的。



要整合资源,建设钢城工业区,建设营城港船舶制造和贸易区,还要以奉城机加工和机械技术方案为跳板,将红星钢铁集团的影响力辐射整个东北的。



一个冶金厂哪里够他折腾的,这些人要不闹还则罢了,真闹起来,他是见一个收拾一个。



别看董文学现在给他打预防针,是想让他先礼后兵,给这些人一次机会。



但在李学武看来,惯着谁也不能惯着他们,董文学在辽东还是太心慈手软了。



李怀德只给了董文学三年时间,绝不会给他四年。在即将开始的三年任期里,到底能不能将钢城工业区建设起来,能不能将营城港船舶制造和贸易区支撑起来,能不能打开整个东北的工业系统和市场。



这些工作是否能顺利完成,创造成绩,完全决定了他这三年能得到的待遇,以及回京以后的安排。



董文学说三年,李学武也要三年,三年后李怀德还在不在,他要是在,该如何安排。



集团这棵大树只有往上爬的,没有往下掉的。集团在辽东的工业系统有一个算一个,谁敢拖他的后腿,他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跟秘书长岗位不同,在集团辽东工业系统中,他是一把手,要是没有这个权威那就擎等着扯皮吧。



他也想好了,恶人就恶人吧,到了他这个级别,也甭想着面面俱到,一个人都不得罪。



务虚还有可能,真要做业务,往后得罪人的事多了去了,倒不如甩开包袱,拎起屠刀向前冲。



冶金厂管委会班子里那些人他基本上都认识,杨宗芳不用提了,以前纪监一科的科长。



主管后勤的杨叔兴、主管组织人事的尹忠耀,当初红星厂钢城炼钢厂管理层地震,两人是从轧钢厂调过来的,算起来也在钢城工作三年了。



董文学进步,也没忘了他们。这一次董文学回京,他们虽然留在钢城,可集团即将完成组织架构变革,冶金厂早晚要提级的。



所以就算留在了钢城,且等着同步提级就是了,一点都不吃亏。



他们跟董文学的待遇没法比,因为董文学是一把,承受的压力更多。



原来主管工业生产的副主任岑辅尧先是调到管理处,后来调到食品总公司一把。



现在冶金厂主管工业生产的负责人是十六家企业并购后调进来的,叫刘永年。



原主管经管组的姚慧颖调回到集团,现在是生产管理处处长。



现在冶金厂主管经管工作的是奉天一机厂并购后调进来的女干部,叫王淑琼。



工会主蓆窦长芳李学武就更不陌生了,当初炼钢厂的书记。因为被当时的罗厂长架空,成了摆设。杨元松恼了他,连用都懒得用,直接放他在工会的位置上养老。



今天在酒桌上他也见了对方,头发都花了,可见在工会的位置上也没省心。



是不是为冶金厂的未来操心了?



当然了,李学武在冶金厂也不是一点安排都没有。保卫处处长韩战,原红星厂保卫处消防科科长,有这么一个人就够用了。



一句话拉出去毙了,还能用几个人。



至于刚刚那个叫张恩远的所提到的廖主任廖金会,这也是冶金厂的老人了。



当初炼钢厂办公室主任于德才进京,廖金会就是接了他的班。



谁的人李学武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董文学也没什么交代。



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去工会为窦长芳分忧解难去。没看窦主蓆夙兴夜寐,日夜操劳的辛苦嘛。



董文学只交代了两个人,一个叫张兢,一个叫张伟。当然了,不是亲哥俩啊。



张兢是他原来的秘书,现在是冶金厂管委办办公室副主任。



董文学的意思是能用就用,不能用他就调回集团,正好那边也缺人手。



李学武的回复也很爽快,他这边没有什么安排。董文学要是用人,那就调走,要是不用,他也不会另做安排,该咋地就咋地。



张伟是他现在的秘书,董文学的意思是明天李怀德和谷维洁都要回京,他也交接完了,是要一起回去的。可又怕李学武一时半会理不清工作头绪,便将张伟留在这边。



他的意思是等李学武什么时候熟悉工作了,再放他走人,自己还要继续用他。



对老师的关爱和帮助,李学武自然是感激的,也认同了张伟的帮助。



同时他也保证会尽快掌握这边的工作流程,尽量不影响老师回京后的工作掌握。



李学武在集团的布置都在表面上,董文学要是想用也不用同他打招呼,都是交代好的。这一点师徒两个倒是心有灵犀。



还有一个人,叫孙佳。



就连董文学都忘了同他介绍这个人,实在是这几年集团发展的太快,又进行了人事变革。所以无论是机关里还是生产一线,人员变动很大,到现在还在持续地变动。



以李学武当初制定的人事管理目标,机关和生产一线的人事工作就应该是动态的。



孙佳是谁?



李学武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自己还是保卫科副科长,对方则是厂办秘书,是徐斯年安排他来找自己。



当时三十岁不到,媳妇是个没眼力见的,李学武式微的时候拦着孙佳不要往前凑,更不让他同李学武握手,两口子差点打起来。



说来也算他倒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阎王打架,小鬼遭殃。



李学武当初摆了徐斯年一道,老徐吓坏了,怕李学武由孙佳这找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饮食男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武文弄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文弄沫并收藏饮食男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