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算计着,每周四场,全下来三千五不到,你说会不会赔钱?”



她回头对着左杰问道:“好看吗?”



“不好看——”



左杰歪着脑袋瞧了瞧,说道:“肩太宽了,你有点撑不起来。”



“怎么说呢,”他用手托着下巴想了想,笑着说道:“像偷穿爸爸衣服的小女孩。”



“去你的——”



周小白瞪了他一眼,嗔道:“你才偷你爸爸衣服穿呢!”



“谁没偷穿过咋地!”



左杰倒是没在意这个,试着身上的衣服,嘴里说道:“回头你跟我去趟一监所,让李师傅单给你做一件得了,又多花不了多少钱。”



“那敢情好了!”



周小白脱下身上的皮夹克,只穿了一件紧身的白色毛衣。



她恰似漫不经心地问道:“听说武哥家里就在李师傅那里订衣服?”



“这我还真不知道,”左杰随口回道:“我咋可能打听这个。”



他知道也不会乱说的,尤其是当着周小白的面。



这话要是传到李学武的耳朵里,说不定传成什么话来了,那他成什么人了?



“你提武哥我想起来了,”左杰转回身,看着她问道:“怎么晚饭都没吃就走了?王政委他们都在呢——”



“说是有事,刚出差回来。”



周小白套了自己的棉袄,拢了拢自己的麻花辫。



她随口说道:“这周在钢城待了五天,这边一忙活完就回家了。”



“哦,他问你京城这边的事了?”



左杰坐在了箱柜上,耷拉着小腿,道:“我还想跟他汇报汇报俱乐部的工作呢。”



“直接去红星厂找他呗,”周小白扫了他一眼,道:“如果着急的话。”



“你有什么可着急的?”



她微微皱眉道:“最近我怎么没见着罗云呢?闹别扭了?”



“你就不能盼着我们点好?”



左杰看得出她兴致缺缺,也许就是从刚刚的话题开始的。



不过他故作不知,解释道:“叫国栋哥叫走了,说是忙不过来了。”



“前院的苏晴也去了,”他示意了门外,道:“从这借走了好几个人。”



“我看门口四哥也不在。”



周小白点点头,从衣架上翻找着合适的衣服,嘴里回道:“我就说了说。”



“主要是入冬以后的渠道建设,”她找了一条女士衬衫打量了起来,继续说道:“他是不太信任李援朝那些人的。”



“当然不会信任了——”



左杰扯了扯嘴角,说道:“甭说武哥了,就连我都不信任他们。”



“所以啊,我根本就没当他们是自己人,”周小白回身,看着左杰说道:“不过武哥也说了,能用就行呗。”



这话的浅层含义是:用不着了就扔。



左杰倒是没意外李学武的态度,只是周小白的态度蛮有意思的。



他眉毛挑了挑,意有所指地问道:“也包括张海洋和钟悦民?”



周小白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瞅了他一眼,道了一声无聊。



-----------------



她可从来没有说过要跟张海洋交往,更没有答应过钟悦民什么承诺。



只是没有拒绝和阻止两人的示好和追求而已。



难道被人喜欢也是一种错?



那她毫不介意错上加错。



他们追求自己,并不耽误她和李学武的关系。



什么关系?



她现在也说不清楚,李学武养着她呢?



那确实如此,好像就是这样。



每个月一百多块钱的分红呢!



她敢发誓,她已经很努力地花钱了。



衣食住行,样样高标准。



要是被人追着屁股后头列清单,堪称大败家女孩儿。



但就是这样败家,还是能有存款,你说气不气人!



李援朝在她面前炫耀攒钱买车,还说什么当她的司机。



张海洋连李援朝都不如,摩托车都还没混上呢,也跟着吹牛皮。



钟悦民倒是好点,只是他心里想着什么,谁又能知道了去。



所以,看着三人像孔雀一样在她面前翘尾巴,真是好笑又无聊。



她的分红花不完,用车随叫随到,想用吉普就是羚羊,想用轿车就是伏尔加。



她不想回家住的原因便是如此,以前骑着自行车回家不觉得什么。



可现在,已经坐习惯了汽车的女孩,又怎么能骑自行车呢。



所以,不想让人说闲话的她,宁愿住在国际饭店,宁愿攒钱买房。



她爸妈知不知道她现在的状况?



应该是有所了解的,但不全面。



闺女这么大了,两口子又都有各自要忙的工作,尤其是这个时期。



只要闺女清清白白,积极向上,他们倒是不提过分的要求。



大院里多少给爹妈惹麻烦的孩子,对比下来,已经开始自立生活的周小白算佼佼者了。



只是两口子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闺女正在过的生活是如此的奢侈。



当然了,这份生活在一般人眼里算奢侈,在他们的眼里只能算有点过分。



不过周小白又没做什么坏事,有问题早就调查出来了。



周震南对红星厂,对闺女在津门的工作,对李学武,早就有过详细的了解。



周小白也是知道父亲有所了解,所以胆子也大起来,敢跟李学武调皮捣蛋了。



“武哥身上就穿了一件皮夹克,”她对左杰问道:“我怎么没见过那种款式的?”



“不是一监所出的,东北穿回来的。”



左杰解释道:“你可能不知道,东北人对皮夹克有一种莫名的追求。”



“咱们这卖两百多,他们那卖三百、四百也有人买,要的就是排面!”



-----------------



十月下旬,还没进入十一月份呢,京城就下了一场中雪。



北风卷着漫天的雪花飞舞,头顶上的太阳白蒙蒙看不清楚。



以往京城要降温也不会这么的快,下雪多半是要在十一月份的。



嗯,就是歌里唱的第一场雪。



降温提前,降雪提前,说明冬天也提前了。



都不用等冬至了,冬天已经来了。



早晨从家里出来的时候,韩建昆特意给车上了防滑链,这还是李学武教的呢。



防滑链的原理很简单,跟五金厂说一声,很容易就能做出来。



今年全厂的汽车都配置到了,经过了夏天那起惨案,车队管理十分的严格。



各种物料一点都不敢耽搁,尤其是小车队,尤其是领导们乘用车。



你看外面冷,从进了楼门开始,温度便扑面而来,这就是轧钢厂的威力。



锅炉车间不停地烧,热水循环往复,办公区办公室里不冷,车间也不那么冷。



很怕李学武在办公室时间久了要上火,今年他办公室里的绿植有点多。



窗台上也不知道是谁摆的,一长溜全都是,摆满了奇花异草。



办公桌和书柜,以及他的小休息室里,也都有绿植充盈绽放。



他可不是故意摆谱,更不是装模作样,那些花草他可从来没有浇过水。



有的领导就喜欢在办公室养几盆花,捏着个小剪刀咔嚓咔嚓装犊子。



或者拎着个小水壶浇浇水,松松土什么的,不就是正经事不干,扯犊子嘛。



暖气片的温度很高,人手是不敢轻易往上摸的。



彭晓力从车间里要了几个带挂钩的铁盒子挂在了上面,里面时常补水。



最原始的加湿器诞生了。



李学武是没时间摆弄这些玩意儿的,时间进入到十月下旬,工作骤然增多。



工程那边室外施工部分已经停了,转为内部装修施工部分。



今年的主要工程,也就是三防工程就在地下,封土回填之后,倒是不耽误冬季施工,下面干的热火朝天的。



部分楼体建筑的内部装修工程开始了。



比如红星医院,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呢。



-----------------



冬天盖房子不行,但拆房子行啊。



从周边兼并的十六家企业,已经完成了十二家的清算重组工作。



相关的人员调配、机械的布置和处理、相关业务的转移和分配等等。



保卫组这边的工作多,委办那边的工作更多。



十六家工厂,也就意味着有十六个机关单位。



十六个保卫处、十六个宣传处、十六个管委办……



就不多说,一个处室三十人,乘以十六是多少?



四百八十人啊,这还是小处室呢!



这些机关单位里的职工都是干部岗,红星厂兼并过来的时候就要筛选一遍。



标准是什么?



红星厂已经开展了几个月的人事变革,就是筛选标准。



合适的直接调入对应的部门,不合适的下放基层锻炼,或者直接编入缺口。



还就多亏了今年年中开始的机关人事变革工作,不然这三千人怎么安排啊?



都是干部岗,充盈进来,人浮于事,红星厂不得吃枣药丸啊。



红星厂组建了几批次的技改小组和供应链服务小组。



主要是从生产管理处和技术处挑人,其他处室也有人员抽调过去。



这部分人分别组成了一个个的工作组,分赴全国各技改单位进行支援。



这些单位是参加了今年的供应链大会,有感于汽车工业的变革来临,所以进行的内部变革,需要红星厂的支持。



当然,支持不是免费的,技改队伍的组建给人事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红星厂早前的机关办公室格局是老中青三代,每年走几个,来几个,一直都是这样。



这一次机关人事变革,对办公机制变革的推动力是巨大的。



很明显的,科室内部老人走了大半,多是下去担任副科长或者骨干。



青年走了大半,多是去关键部门担任副科长,或者骨干。



年轻人下放最少,多是上调或者平调,充任到关键岗位上。



等十六家企业的干部们过来以后,便对红星厂的机关干部年龄有了新的认识。



岁数大的特别少,多是中年干部和青年骨干,工作执行力特别的高效。



自然而然的,能调入机关的,也是中年干部和青年骨干。



干部年轻化的工作悄然推动,高质量筛查和各方干部的调入、任用,彻底打破了红星厂原有的人事生态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饮食男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武文弄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文弄沫并收藏饮食男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