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月底,各方消息汇聚京城。



港城娄姐和姬卫东分别有信心回传。



关于屈臣氏的收购案,因为有了五丰行的加入引起的波折正在消散。



股市大战还在持续,东方时代银行在金融界逐渐展露峥嵘,引起了有心人的忌惮。



而东方系在港城的地产和商业布局则是引起了一阵讨论。



英国佬和富豪们纷纷投石问路,港城地产迎来了复苏。



尤其是时代地产的经营模式,让其他地产商看到了曙光。



东方时代银行前期收到手里的不良资产纷纷转变成为了良性资产。



地产市场变热,让土地市场也逐渐升值,东方时代银行正在联合其他资本继续炒地,目的是反馈在股市上。



至于说最后的目的是什么,这些不用猜,一般人也猜不到。



李学武只看传回来的财务报表,赵雅芳给出的评价是优秀。



该说不说,娄姐做的好坏他不知道,但他知道智库是真的有用。



那些老资本,真有赚钱的本事。



当然,前提是他们家族成员都在山上,而棺材本都在港城。



再一个,对于大嫂赵雅芳,李学武是越来越敬佩。



学习能力变态强,对数字的敏感程度远超常人。



尤其是赋闲在家的这段时间,她并没有因为要照顾孩子就放下这些事务。



自学经济和财务学相关的知识,帮助李学武研判复杂的财务报告,这份能力可还行?



反正李学武觉得很行了。



姬卫东的消息就有点复杂了,因为港城那边最近的形势也很复杂。



老港们都很担心大圈们会打过来,连英国佬都准备随时跑路的那种。



一方面是本土商人在积极救市,一方面是管理者缺乏治港的信心。



再加上蛇鼠一窝,沆瀣一气,资本横行,处理外部事务的姬卫东更糟心。



安德鲁回了港城,与他见了一面。



姬卫东的反馈是意大利佬太奸猾,再钓一钓,这条鱼跑不了。



嗯,去了港城的姬麦克斯都学会钓鱼了。



李学武只是给他介绍了一下安德鲁的情况,其他的便没有再过问。



如果说安德鲁不清楚姬卫东的身份,李学武敢从津门游到港城去。



本来就是港城的商人,对来往港城与内地如自家后院的姬卫东是什么人再不清楚,他也就不用在混了。



一个意大利老钱,跟红星厂这种庞然大物合作还有几分信任和底气。



要说只在船上见过一面,便觉得姬卫东器宇轩昂,天资不凡,这就有点扯淡了。



所以,当安德鲁请他吃饭,想要认识姬卫东的时候,他就知道是咋回事了。



无非是怕贸然造访,引起对方的怀疑,甚至有可能会被针对。



通过李学武这边打招呼,至少他还有几分回旋的余地。



姬卫东说要钓鱼,那就证明这条鱼的胃口很大,一个东风船务满足不了对方。



那这条鱼想吃点什么呢?



东风船务、太子港务、东方商贸、现代置业、现代文化、现代安保……



还是姬卫东与李学武谋划的,注册在港城的顺丰远洋船务管理公司?



如果这条鱼的胃口足够大,那东方时代银行,以及姬卫东父母所代表的力量不介意陪他玩一玩四两拨千斤。



娄晓娥、姬卫东、闻三儿,在港城的三人分别掌握着三条线。



三条线又能拧成一股绳,扯动哪一根,其他两根都能借上劲。



这也是三条线在港城经营了一年多的时间,没有遭受任何毁灭性打击的原因。



正经地谈生意,商战也好,合作也罢,东方系和时代系都是正经商人。



但你要玩阴的,闻三儿掌握的力量不介意来一场意外事故,送你上西天。



——



从港城回来的杨召(二孩儿),初回内地还有几分不适应。



这小子在码头上野惯了,人家立规矩,开片不能带火器。



结果呢?



他拿大炮轰人家,不讲武德。



姬卫东的太子港务公司名声特别的好,修桥补路、乐善好施。



码头上养了许多人,这些人多半是为了养家糊口卖苦力的。



张万河等人就藏在期间,平日里充当保卫,关键时刻带上面具充当清洁工。



风声紧了就出海,风声散了就回港。



二孩儿在津门做事,受规矩所限,颇有几分不自在。



手里没有家伙,总觉得身后有人要害他。



适应了半年才算恢复正常。



周小白表面上负责活海鲜供应链的业务,实际上充当招牌,应付一些影响。



具体的业务是由二孩儿并两个小子,在吴淑萍的指导下与京城这边对接的。



津门回收站除了要负责鲜活海鲜的供应链产业,还要经营港口和码头的关系。



东风船务的管理主体要移交给注册在港城的顺风船务,但在津门港的业务照旧。



船队夹缝带回来的东西需要他们对接,也需要他们把必要的东西送上船。



船队夹带私活会不会被查?



答案是一定会,因为有海关。



但具体的还要看你夹带了一些什么东西。



如果是技术资料、专业设备、特殊报刊呢?



海关基本上不会管这些,除非成吨地往内地运,还是要看看内容的。



不过东风船务没有那么疯狂,就算是成吨的运,还有调查部开条子呢。



这些技术资料是姬卫东在港城组织的一个信息情报小组收集的。



五花八门,各行各业。



有一部分会被送到智库办公室,一部分会被送到红星厂科研所,剩下的就是内部情报参阅了。



外事办要充分了解国际市场的行情,还要了解世界贸易格局的走向。



二孩儿负责的津门回收站除了要完成这些特殊任务,还要打造扎根津门的经销业务。



就像是乌城丁万秋等人做的那样。



开天辟地。



——



唉,说起来都是眼泪。



丁万秋带着三个老六来到边疆以后就觉得被李学武坑惨了。



肖建军是在边疆待过一段时间,但不是这个边疆。



中国还是太大了,幅员辽阔,边疆众多。



倒是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些以往瞧不起的知识这会儿派上用场了。



原文在六9书/吧看!



他那初中毕业,高中没念完的文化,成了这里文凭最高的那一个。



丁万秋最开始都喊他秀才,给他臊的呀——



最后给丁万秋跪下了,求着对方才算是没再喊了。



大春,一个生于白山,长于黑水间的东北汉子,从小跟在张万河的屁股后头长大的,跟吉城的大强子是发小。



你就瞧瞧他跟的这俩人吧,一个在吉城当混子,一个在港城当混子。



所以,大春现在乌城当混子。



肖建军有文化,管着财务账,大春没文化,只能跑业务。



边疆的气候算是让他长了见识,去的那年18,现在一年过去了,看着像38。



当然,大春不觉得自己傻,至少不是最傻的那一个。



要说最耿直,最傻的,还得属赵老五。



嘶——



咋说呢,这个人啊,连丁万秋着急了都得喊五爷,又轴又憨。



每周一封信,每月一报告,乌城这边屁大点事儿都要说给京城那边。



你要说监视,无所谓。



大家伙远在边疆,家里信不过,有这么个玩意大家也认了。



但是你别啥都往上写啊,丁万秋找女人、肖建军找女人、大春找女人……



四个大老爷们在乌城干事业,真要是不找女人,那家里真要慌了。



再一个,在京收信的不是李学武,是特么于丽啊!



现在好了,整个回收站系统都知道了,乌城那边三个孙子每周都要找女人。



李学武特别问了父亲,安排于丽从京城采购了好些补药打包邮寄了过去。



附信一封,四个大字,注意肾体。



哎呀,这给丁万秋三人臊的啊——



倒不是别的,这仨人都要脸啊。



丁万秋在吉城时带教西琳,自诩老大哥,四五十岁的人了,老正经了。



肖建军二十不到的小伙子,还没成家呢,在系统里算是文化高的,早被钢城人事处来信表扬,要着重培养的。



结果呢?



能力有限,青春无限。



最后就是大春了,连在吉城的大强子都知道这点事了,你说山上知不知道?



什么?山高路远?



没关系,好兄弟大强子不辞辛苦地在村里帮他宣扬了这个消息。



嗯,现在村里人都知道,大春出息了,都知道在外面找女人了。



也不知道是被李学武的中药包臊的,还是被家里的来信臊的,这几人也算奋发图强吧。



当然是干工作,还能干赵老五啊?



边疆办事处的主任是许宁,得了李学武的消息,几人也没拿许宁当外人。



许宁为了在边疆更好地工作,对他们也颇为照顾。



办事处做不了业务,或者没办法经手的业务,都交给了回收站。



那些上不得台面的货物经过回收站的调转,便有了名目和条件。



天山草原很大,有太多的机遇可供他们发挥。



从老客那里接来的宅子,成了回收站的办公地点。



这里可比钢城和吉城奢华多了,黑市商人要做生意,都会来这边谈判。



谈妥了,货物往办事处的仓库一送,这边收到消息直接领钱了。



京城沈国栋掌握的供销体系,其中有很多货物都是这么来的。



装上火车的土特产不全是红星厂贸易管理中心的,也有各地回收站的。



大宗的贸易之下,回收站的贸易被很好地掩饰了下来。



从去年开始,接二连三的投资逐渐回本,资金被李学武调往了东北。



钢城、吉城、奉城、冰城,李学武要做大布局,执行人便是老彪子和西琳。



——



吉城的业务同样分两个部分。



一个是常规业务,就是津门贸易管理中心下属的办事处经销业务。



这部分被西琳交给了大强子来负责。



无非是供销存三种管理关系,这已经做熟了的,大强子就蹲在市场里,很有水平。



另一个则是木材业务,也就是与吉城林业合作的项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饮食男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武文弄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文弄沫并收藏饮食男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