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座谈会的时候说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包培刚看得出来,李学武的讲话还是比较谨慎的,很在意环境和身份。



他并没有失望,反而对李学武的成熟表现愈加惊喜和认同。



信用社的问题有很多,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徐徐图之。



所以,李学武就算是有对信用社变革的宝贵意见,这个时候他也不急于获取了。



只要有合作,只要成为朋友,以后有的是时间坐下来沟通交流。



在考察结束的时候,包培刚代表东城信用社正式向红星轧钢厂提出了全面经济合作的意愿和愿望。



东城信用社有意以投资和借贷的形式,向轧钢厂所拥有的贸易和三产工业、基础建设项目注资。



有意就轧钢厂工人村项目中商业类别进行投资,并申请建设储蓄服务所。



有意与轧钢厂共同合作,探索财务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的培养机制和实践,参与到红星训练场项目中。



……



正式提交的合作意向书中罗列的合作项目真是不少,就李学武所提到的,他们自己了解到的项目都标注了合作意愿。



送钱的事,李学武当然是愿意的,其他项目都可以谈,唯独储蓄一事上,他有不同的意见。



未来信用储蓄的发展如何他不清楚,但轧钢厂工人的钱袋子不可能放在别人的手里。



李学武针对这一合作意向,在沟通会议上就提了出来,要做储蓄,可以,但必须是以合作的形式。



由具有储蓄管理资质的东城信用社,与具有庞大工人以及合作工厂、单位的红星轧钢厂共同合作出资,建设一家具有储蓄、开发和投资功能的新单位。



该单位双方共同领导,资金完全自主,投资项目共同开发,主要面向工厂资产处理、工人工资发放和储蓄、工程项目投资等等。



包培刚对于李学武的意见很重视,也在思考这一合作的可能和优劣。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一次见面也仅仅是双方的第二次会晤。



即便是信用社正式提出了合作的意愿,但李学武和包培刚都很清楚,距离达成合作的那一天,还有很多路要走。



毕竟具有银行性质的单位与生产单位共同合作开发资金运营比较少见。



最长见的其实是工人工资发放和储蓄,一般都是信用社作为服务方来提供资金解决方案的。



现在李学武要把手伸进来捞钱,且要攥住钱袋子,影响和干预资金的管理和运营,实在是给包培刚提了一个好大的难题。



回来后跟景玉农汇报这一工作的时候,景玉农也说他是雁过拔毛的典范了,啥钱都要挣。



李学武气的,一边抱怨自己都是为了厂里好,一边威胁她,下一次要她好好试试什么叫雁过拔“毛”。



——



“时间过的怎么这么快?”



李学武隔着办公桌上的厚玻璃往下看着工作日历。



“这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又到月底了?”



“您是忙的,山中无所月,世上已千年”。



彭晓力调侃道:“您真该放松放松了,不然一抬眼,该看见厂工会敲锣打鼓的给您送退休奖状了”。



“我倒是想了,他们现在给我送来才好呢!”



李学武好笑地在日历上点了点,问道:“今天是景副主任去的国际饭店?”



“是,景副主任带队,沙主任也过去了”



彭晓力介绍道:“从上周四开始的对接会谈,实质性进展不大,都还在了解阶段”。



“沙主任其实很用心了”



说到这里,他还主动帮沙器之表功呢:“咱们厂几个生产基地都被他带着那些商业旅行团转了一圈,该看的都看过了”。



“这不就是他的本职工作嘛”



李学武微笑着点了一句,没在意他的话,又问道:“人事调整工作都完成了吗?”



“于副组长负责的,周一提交的报告”



彭晓力一边介绍着,一边从文件格里找出了相应的文件放在了李学武的面前。



“主要是工作交接和命令宣读,于副组长亲自盯的,都很顺利”。



这不是申请文件,也不是审阅文件,是下面交接后承报的程序文件,不需要即时签字或者批阅,所以彭晓力并没有将它排在工作文件中。



本就是李学武做的安排,只需要领导过问或者询问的时候拿出来就是。



对于李学武的办公习惯,彭晓力已经摸清楚了,没了最初的束手束脚、手忙脚乱,真有种随意和自信的感觉。



“领导,今儿周六,您不过去瞅瞅?”



“嗯?”



李学武正在看着文件,听他如此说,微微挑眉瞥了他一眼。



彭晓力笑着提醒道:“国际饭店今晚有舞会,不仅仅是饭店里的客人,就是外事部的工作人员及家属也愿意去的”。



“这你都知道?”



李学武面色微微一动,道:“看来国际饭店的安全保卫工作做的不到位啊”。



“您别吓唬我了”



彭晓力嘴角扯了扯,声音有点虚地说道:“国际饭店不对外招待,又是外事部对口招待单位,还是轧钢厂自己的招待单位,不犯忌讳”。



“再一个,这消息可不是人尽皆知,我敢说咱们厂也没多少知道的”。



“你不就知道?”



李学武合上文件,点了点说道:“给于副组长说一下,年后安排一次岗位巡查,看看履职情况”。



“还有!”



他交代完,又点了点彭晓力叮嘱道:“跟国际饭店说,低调点,不要张扬,同时也跟保卫科说一下,加强安全管理”。



“我知道了,这就去办”



彭晓力见李学武说的认真,便也很认真地应了。



等见领导没有其他要交代的,说了一声,转身出了办公室。



其实李学武并没有否定周末舞会,这是一种社交手段,尤其是针对那些外国人。



有外事部和调查部在那边,不可能像彭晓力想的那样,谁都能进的去舞厅。



再有,那边开展的跳舞活动,也不是韩雅婷和张松英自作主张搞起来的。



你就想吧,谁有这个能耐,又喜欢跳舞的,敢要求国际饭店搞这样的社交活动。



要不李学武怎么说老李是又菜又爱玩呢,被周苗苗那些姑娘捧着,真以为自己舞技超群了。



前些天大晚上的给李学武打电话吓的屁都凉了,这几天看着没啥事了,又要找开心。



李学武也是听张松英跟他提过一嘴,说那边周末舞会,不仅仅是外商喜欢,就是外事使者和家属也喜欢。



也许是环境优越,也许是安全保障做的好,这边还真有种纸醉金迷的感觉。



当然了,国际饭店这一波也赚的飞起,不然你以为内部价的高级房间都五块五了,钱都哪去了。



内部价五块五,针对外商或者外事散客,那更是高的离谱。



即便是内部的设备设施先进优秀,服务特别贴心和周到,可一晚上十几二十块的,老外住着不心疼,那些服务员都惊讶坏了。



一边是感慨老外真有钱,一边是感慨自己单位真黑心。



要说黑心,还得是国际饭店里的茶馆和咖啡馆,再就是高级厨房。



李学武把后世老外赚国人的那一套交代给了张松英。



商师傅现成的养生厨师,让这些痴迷中国文化的老外们也尝尝资本的打。



菜量不要大,菜式要精致,多搞点花里胡哨的装饰物,取几个仙气飘飘的名字。



吃的不是饭菜,而是文化和修养,主打一个有格调的坑。



不过这里的食材也确实优秀,沈国栋接了单子,除了牛羊肉和海鲜是从联合贸易上下来的,其他时鲜蔬菜均是由他供应。



资本都是流动的,一条大鱼翻江倒海,身后自然有一群跟着吃瓜落的。



以回收站这样小小的体量,光是依靠轧钢厂就有不尽的财富可以运作。



上周末老彪子传回来的消息,钢城的事情已经彻底摆平,早前关东的影响基本上消除殆尽。



就回收站和船务码头在钢城的发展,他也是没什么头脑,照搬照抄京城模式,与地方、与炼钢厂合作。



好在是炼钢厂有董文学在,他也是认识的,沟通起来并不费劲。



依托炼钢厂,以及炼钢厂最近大刀阔斧的投建工程,老彪子可谓是抓住了机遇,很是表现了一把。



不仅仅是协助东风建筑在地方开展工程招工业务,还协调几方完成了建筑材料的采购工作。



不提中间落下的利益,就是在运作过程中结交的关系,对于他在钢城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更何况轧钢厂在钢城也有一千人的人事招录指标,托关系的并不少。



即便是轧钢厂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硬卡了学历条件,一千人的指标还是抢手的很。



李文彪当然知道不能给李学武找麻烦,人事运作都是通过董文学来完成的。



这是在给炼钢厂办事,也是在帮炼钢厂维护地方关系,自然要给一些面子的。



在基础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李文彪着实安排了一些人进厂工作。



这也给他在地方的工作打开了格局和思路,在钢城也算是混明白了。



地方跟炼钢厂之间总有不方便直接沟通解决的问题,通过他的协调和运作,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也是他能在钢城混明白,活的好的主要原因。



钢城搞定之后,吉城的工作就好做了许多,李文彪也是腾出手来,跑了吉城两趟。



加之二叔的帮忙,西琳也在吉城站住了脚。



虽然没有李文彪那么吃的开,跟地方熟识到一定程度,但跟林业的关系却是稳定了下来。



入冬以后,由李学武协调,西城三监所和新近达成合作的茶淀农场接连吃了吉城林业四列火车皮的原木,很是解决了大问题。



这部分木材本就是计划外的产物,不在今年处理掉,明年开始计划后,这一部分顶算是白干了,都会划拨进去。



所以林业想的也是怎么搞钱,怎么处理掉这些原木。



上一次李学武去吉城,同二叔一起与他们领导坐了坐,谈起了这件事。



当时他们的领导好像还没太信任李学武的关系,就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心态。



没想到一入冬后,西琳主动联系,求购木材,连运输的火车都准备好了。



其实这些木料并不愁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饮食男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武文弄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文弄沫并收藏饮食男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