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我自己来”



车间门口,古力同接过李学武递过来的香烟,但自己点了。



李学武也没在意,用火机给自己也点了一支。



等寒风吹散了第一口“仙气”这才对视着点了点头。



“早听说了,轧钢厂放了一颗大卫星”



古力同打量着李学武,满脸忍不住的探究,说道:“真想不到,你这么年轻”。



“我?”



李学武诧异地抬了抬眉头,随即微微一笑,问道:“您认识我?”



“呵呵,如雷贯耳了”



古力同也是笑了笑,看向了一边,嘴里解释道:“前段时间你们厂搞的那个展销会,挺时髦的”。



“不好意思,当时……”



李学武思索着那天的记忆,好像没见过对方。



或者当天的来宾太多,没有注意对方,所以试着问了一句。



古力同却是摆了摆手,道:“不,我没去,是我们厂刘副厂长去的,他对你很是赞赏”。



说完看了一眼手上的烟头,目光扫过冬日里难免有些颓败的厂区,道:“创业艰难,良将难求啊”。



李学武有些异样地打量了他一眼,随后同他站了,一起看向了厂区,没有说什么。



倒也不是为名声所累,更不怕什么背后的闲言碎语,就是恭维也好,试探也罢,他还不至于听了两句夸赞的话便飘飘然了。



烟抽了半根,古力同这才转过头看向李学武,问道:“您对我们厂有所了解吗?”



“我是说……”



他有些迟疑地晃了晃手,挑眉说道:“就是有关生产的”。



“抱歉,我只知道小卫星出租车”



李学武歉意地笑了笑,解释道:“还是小时候瞧热闹才知道的,后来……嗯”。



“呵呵,那都快十年了”



古力同轻笑着挠了挠脑门,说道:“我还记得五八年接到的任务,要解决人力车客运的问题”。



他抽了一口烟,眯着眼睛回忆了起来,道:“我们厂的老底子是五二年的汽车修配厂”。



“你恐怕不知道,好多年前了,我那时候也才刚参加工作不久”。



古力同呼出烟雾,道:“建中汽车、利华贸易的修理部、永茂实业的汽修厂、协成铁工厂这四家组建的汽配厂”。



“我们是分厂,二分厂,最早在二里沟,主要搞柴油汽车维修”。



“我好像听过”



李学武微微皱了一下眉,问道:“你们厂汽修规模很大吧,我们搞汽车整备的时候有了解过”。



“整个华北地区最大的”



古力同很是自豪地一笑,道:“不然也没胆量和实力造汽车不是~!”



“虽然失败了,哈哈哈~”



他倒是蛮爽快的,为自己的工厂自豪,也坦然面对过去的失败。



李学武看得出他的主动,微笑着点点头,道:“至少锻炼了队伍,总结了经验”。



“嗯,确实”



古力同点点头,道:“越深刻,越铭记,越勇敢”。



感慨完,又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道:“当初我们是倾注了所有希望和心血的,没想到”。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剩下的无奈都在不言中了。



李学武还记得这件事,上中学那会,应该是六零年夏天,在京城儿童医院门口,可q可萌的小出租车了。



这四九城但凡有点热闹,怎么能少了他们这些小年轻的。



当然了,门口那几十台小汽车摆在那,他们只能看,坐不起。



其实四九城的客运也好,货运也罢,运力不足一直都在困扰着这座城市的发展。



时至今日,找不着工作的那些年轻人,家里给出点儿钱,买一台三轮车,回来铺上木板,往运输公司拉人拉货去,都是一种讨生活的方式。



未来也是一样,京城的年轻人最没办法的时候,找台车跑出租,卖苦力养家糊口。



后来的出租车当然都普及了,不新鲜了,可六零年的时候,可时髦了。



不过好景不长,几十台出租车相继在大街上趴窝,没少惹祸,没多久就见不到了。



老彪子当时还猜测说,是那些蹬人力车的车夫搞的破坏,嫌对方抢了生意。



当然了,当年的事说起来是笑话,可在今天看来,实属工业落后的无奈。



古力同特别的有感触,抽了最后一口烟,扔了烟屁,看向李学武问道:“听说你们厂的定型车还在搞路试?”



说完也不等李学武回答,认真地点点头,道:“这么做是对的,质量问题永远是根本问题”。



“看来您对我们厂的了解远超我对二汽的了解啊”



李学武笑着说了一句,随后仔细看了对方一眼,问道:“现在二厂……?”



卫星牌微型出租车在李学武看来,外形很新颖,有点像后世的qq,甚至都有敞篷版本的。



只是受当时技术所限,内部动力结构没有做扎实,在没有经过路试检验的情况下就完成了交付,只能说当年太疯狂了。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嘛。



大干快上,59年试制,60年就干上马项目,还直接完成了交付,你就说当时的政策有多盲目吧。



轧钢厂的汽车项目也是一样的大胆,颇有种前些年的疯狂劲。



去年五月份定计划,十一月见现车,明年五月就要投产,不可谓不大胆。



但是跟二汽曾经的卫星微型车项目不同,轧钢厂的红星羚羊是在威利斯底盘的基础上进行的再设计。



关于威利斯的动力系统,轧钢厂早早地便吃透了,用于汽车整备项目。



至于其他关键零部件,轧钢厂根本不自己生产,全部执行采购,这也让造车成为了一种合作商品。



李学武不能站在后世的角度看待汽车领域的探索者,更不能轻视这些劳动先驱。



所以在古力同介绍了二汽的历史和发展过后,也问出了他的目的。



“前年七月份,我们厂接了一个任务”



古力同微微一顿,讲道:“是为了解决京城马车进城搞运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他看了李学武一眼,见对方理解了他话的意思,又道:“同时满足日益繁重的货运需求,市里决定组织生产轻型载货汽车”。



“130?”



李学武听到这里反应了过来,挑眉问了一句,随后又了然地点了点头,道:“这倒是个好项目”。



至于刚刚古力同的停顿,他当然懂对方的意思。



这四九城他转遍了,说机关重地他没去过很正常,要说百姓民生,那他当然知道。



马车进城有什么问题呢?



其实就是环境问题,要知道,当初一穷二白地创建了新社会,京城的面貌直接代表了当时的先进和地位。



正因为国家巨大,有很多外国人好奇进入到内地来参观,甚至会拍摄影像。



不让拍,会被说小气,没有胆量面对现实。



真让拍,满大街的牛马车,噼里啪啦的真是不好看。



马的“吃喝”人们可以控制,但“拉撒”却根本管不了。



虽然进城时每匹马的屁股后面都会带上一个兜儿,但还是拉得满地都是。



这很影响京城的形象,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出行。



所以,用汽车代替马车,势在必行。



你别看百年前巴黎街头污水遍地,大小便随便从窗口往外倾倒。



大姑娘小媳妇的穿着蓬松裙子,内急了,仆人塞个桶进去,站着就拉尿,比现在的牲口都不如。



可他们反过来自诩文明,指责别人城市落后,肮脏不堪可有能耐了。



咱们是要脸的,别人说了,自然要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都六十年代了,全国的运输解决不了,至少京城的问题要解决。



所以轻型载货汽车便在这种情况下被市里布置了任务,要求上马。



这个年代就这样,工厂自己想干点啥不容易,毕竟都指着上面拨款嘛。



二汽的项目都来自于“政策”,也就是说,计划经济条件下,“政策”需要什么,工厂就生产什么。



优势是有保障,就算微型车项目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损失。



弊端也很明显,受政策影响严重,地方干预明显,产品带有时代僵化的目光和偏执的色彩。



古力同是很羡慕和佩服轧钢厂自行研发和生产汽车这种魄力的,在没有计划的前提下,汽车生产出来,必须自行解决销售问题。



当然,如果车辆质量优秀,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也会被“计划”所包含在内。



这种情况跟鍕工厂生产的66-6式狙击步枪一样,没有计划,完全是轻兵所在李学武的鼓动下搞出来的。



出名了,就有人来谈采购,不出名,只能扔仓库里闲置,品质再好也没用。



说起66-6式狙击步枪了,倒是最近有了些起色,还得感谢赖山川赖处长的亲身体验和代言。



那一晚的具体细节,能知道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对于这种黑夜中准确度极高的狙击步枪,都有了初步的认识。



当然了,想要一步登天,实现大采购、大订单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代言人太少了。



可李学武不着急,不气馁,就跟红星羚羊汽车一样,多收割一点代言人,多跑一段实验时间,没啥可惜的。



真如古力同介绍的那样,当初的卫星微型车现在都是一种痛苦,他才不愿意呢。



“我怎么听说这是京城汽车厂的项目啊?”



李学武看了古力同一眼,道:“是有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他们没接”



古力同很随意地解释了一句,继续说道:“去年四月份,我们厂的两台bj130试制成功了”。



“嗯嗯,我知道”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你们试车的时候,厂里工程师跟我提了一嘴”。



当时应该是去了八达岭测试制动系统,好像还有不少人过去围观的。



古力同见李学武知道,便又说道:“在充分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后,我们厂一直都在搞路试和极端条件测试”。



“听着是有些魔怔了,对吧?”



瞧见李学武的惊讶表情,他又苦笑了一声,随即解释道:“上一次我们损失了一正一副两位厂领导”。



“嗯,理解了”



李学武总算明白古力同为何对这台新车这么重视了,直接影响帽子了。



古力同没在意他的目光,解释道:“我们的测试结果很优秀,15吨到2吨可以轻松驾驭,极限可以拉载三吨半,甚至四吨”。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饮食男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武文弄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文弄沫并收藏饮食男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