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三团



上一次的行动效果终于显现出来了,训练场上多了一批特勤在练枪。



冬季开训这是老传统了,没有天寒地冻休半年那一说。



冷?



负重跑个五公里就热乎了,或者跑个四百米热热身。



已经习惯了,每次来驻地,李学武都要站在操场门口看一看。



看装备,看状态,看带队干部是否负责。



有的时候带训干部能看见他,便会过来打招呼,也有看不见的时候。



主要是他来的很随性,连班都不点的,谁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



除非是有会议,或者上级领导视察,点了他要到场。



卫戍区的领导来过几次,毕竟是新加入卫戍的队伍,还是经过合改编的。



更特别的是,这支队伍有点东西,至少跟其他队伍相比。



野战部队出身,能打攻坚战,能打防御战,还兼并了东城最能打的治安大队。



现在有了一营的特勤队,更是在城市应急事件处理上有了话语权和执行权。



说有点东西,是卫三团不仅仅在城外有自己的驻地,还在城里有警备驻地。



一般来说,从外面调部队进卫戍序列,都是由卫戍来安排驻地和后勤装备,可卫三团不一样。



卫三团的前身八一六团当时属于借调状态,姥姥不亲,舅舅不爱,没人接管。



所以在上面管理缺失的情况下自己找了驻地,且完成垦区建设。



更牛哔的是,卫三团在城里还有个特别大的院子做警备驻地。



这就相当于什么呢,一个姑娘要嫁人了,婆家以为是个穷姑娘,结果一看是个小富婆。



不仅在乡下有产业,还在城里有大宅,重要的是还特别能打。



在后勤保障方面,卫三团自己的垦区今年实现了粮食大丰收,蔬菜大增产。



不仅如此,在创造垦区经济价值的同时,还拥有了畜牧业、渔业和林业资源的充分利用。



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季,仍然能够保证蔬菜供应和肉食供应。



上面拨付的物资给养自然是按人头发放的,每个团都一样。



可卫三团不仅仅能敞开了吃,还能强化锻炼,强化后勤应用。



在三线建设中,更是没费什么力气,便完成了储备洞的建设。



全团三千人,各个身强体壮,精神十足,上面领导去驻地视察,瞧着战士们脸上一个个红扑扑的,就知道吃得好,练得好。



你说卫三团占了有自己驻地的优势,可在训练和装备上也要拉其他队伍一大截。



与地方钢铁大厂合作,开展团队化训练、开展民兵训练、开展代训代培工作,收益反哺后勤不说,还能为垦区作物找到销售渠道。



更好的是能不断更新和获取最新的训练数据,有效调整当前的训练大纲。



从地方代训代培队伍中采集到的训练数据,有效地印证了当前训练大纲的实战性、必要性。…。。



更在与轻兵所的技术合作中获得了新式装备的使用权和装备权。



尤其是在维护地方稳定,支援地方安全建设工作上,卫三团多次获得了市里的表彰。



去年年底,全卫戍区所有团级队伍举行了大比武的练兵活动,结果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卫三团的单兵素质、综合素质、指战素质全卫戍区遥遥领先。



原本都当卫三团是后娘养的其他团领导下巴都惊掉了,脸都在上面领导面前打肿了。



很多团领导都来卫三团参观学习,到底要看看卫三团为啥这么牛。



因为城里的警备驻地近,好多人都先是奔着这边来的。



而在城里驻地,卫三团主要驻守了特勤队、警卫连和通讯班。



要看真实的训练,只有特勤队的能看,也因为新式装备的缘故,特勤队的训练最有看点。



从作战服装,到全身挂具,再到武器装备,更加的全面,更加的优秀,更加的趋于实战化。



就连最普通的装备——钢盔,卫三团的都不一样。



由轻兵所根据轧钢厂护卫队钢盔改制设计的新式城市作战钢盔和野战钢盔分别装备给了特勤队和卫戍部队。



钢盔的的外面不是光面漆,而是伪装帆布,里面也不是简陋的钢钉帆布带,而是轻型泡沫填充外加防撞帆布网兜。



刚开始其他团领导自然是一口咬定了卫三团在装备上欺负人了。



更讲了卫三团的兵源素质超高,队伍里竟然还特么有高中生!



高中生怎么了!



不问不知道,再问都想哭!



高中生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小三百个,都是团里的训练尖子,咔咔能打的那种。



參謀長长张成功介绍的时候讲了,高中生不算什么,卫三团的正治教员才算牛呢,二十多个华清女大学生。



好家伙,羡慕的其他团干部眼睛都要绿了,当场就要挖人走。



你特么一个团就有二十多个大学生,三百个高中生,一千两百多初中生,以后卫戍区全是你们团出来的干部了!



这个时候的学生仔可不是好惹的,更不是好拿捏的,一般的干部是不愿意招惹这些小崽子的。



可卫三团里的这些年轻人不一样,大学习活动刚开始没多久就被招录了。



等在山里完成新兵训练的时候最大风都过去了。



而且合改编以后这些城市出身的新兵能够以老师和学生的身份跟老兵互相学习,极大的加强了他们的参与情绪。



重要的是离家近,不用去外地,当时没招录上的好多家长都后悔不跌,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遇到了。



真有假期的时候,坐通勤车就到家了,不用把探亲假期都花在路上。



卫三团的模式很特殊,卫戍区的领导也头疼,连部队建设指导意见都轻易不会给下。



为啥?



因为怕被打脸。…。。



野战团的战斗力有多高,这个年代的部队里全特么是兵王,真是单兵作战实力最狠的时候。



卫三团现在有粮、有菜、有肉,使劲喂养,铆劲训练,你就说这身体素质和战斗素质能低?



全团六个营,配置了所有步兵团应有的对空对地以及城市作战的打击能力。



机动能力更是做到了全团摩托化的地步,更不用说其具备的电子防空和高效后勤保障。



卫戍区来做调研,当初对于卫三团的六营制是有意见的,可看了精兵强将的实战效果,一句话都不敢乱说了。



训练、装备和后勤不敢说,思想正治就敢说了?



其实也不太敢乱说,卫三团有个正治教导团,里面全是华清大学的高材生,更有东城兼并进来的正治尖子。



对时事的掌控,对地方政策的解读,对战士们的心理动态都有着开天眼式的洞察和判断。



上面下来的政策文件都是实时下发到团部的。



你就说,卫戍区的解读和理解速度都没有卫三团的快和全面,他们怎么做指导。



所以合改编结束的这几个月,上面领导都是来调研的,很少来做指示。



有也是鼓励和夸奖,尤其是在大比武结束后,真是捡着宝了的感觉。



老兵有勇,新兵有才,领导有力,正治高明,结合在一起,整体素质体现出来,那就是对装备的充分使用,对人才的合理利用,对部队的充分掌握。



关键是卫三团有钱,敢上新装备,敢上新训练,敢上新挑战。



钱是从哪里来的?



这就不得不说卫三团有一个日常不上班,上班就送钱的好领导。



卫三团第一副政委、副团长李学武,神秘又多财。



齐耀武敢说卫三团谁缺勤都不行,唯独李学武可以。



李学武不在这边上班,是有地方工作要忙。



而在忙地方工作的时候,就会找到帮助卫三团建设的机遇。



即便是一两个月没有新的进项,可当前山上的合作,就足以满足卫三团快速成长了。



以前开玩笑说李学武能给卫三团搞来飞机,成立空降队伍。



现在看来,这个目标虽然遥远,但也不是遥不可及的。



自己有钱,上面不给配,自己申请对外合作总行吧。



轻兵所有了,卫三团不就有了嘛,或者轧钢厂有了……



没有!



李学武给李怀德弄台商务车都特么把人情联系到姬卫东那里去了,要是搞飞机……



真就是搞飞机啊!



飞机比特么游艇还要费钱呢,千万不能让老李看见,否者跟他要,他上哪整去。



“哎呀,这一算有多少日子没见了?”



赵振华见着李学武进院,笑着从屋里出来迎接,嘴里还嘘寒问暖的。



李学武接了他递过来的烟,笑着示意了自己办公室问道:“我就说跟你换一换,落灰不也是闲着”。…。。



“那可不成!”



赵振华给李学武点了烟,玩笑道:“这是卫三团对于财神爷最后的坚持和尊重了”。



“小高!看谁来了?!”



他先是回头叫了一声李学武的勤务员,随后笑着对李学武说道:“我敢打赌,你的办公室里绝对干净,不可能落灰!”



“领导好!”



勤务员高光小跑出来给李学武敬了礼,随即笑着接了他手里的包。



“瞧见没?!”



赵振华点了点小高,对李学武说道:“咱们团最机灵的兵了”。



“嗯,我觉得也是”



李学武给高光示意道:“多跟赵政委学习,他看好你,以后有进步的事多请托”。



“好啊!”



赵振华没在意李学武话里的钩子,很诚恳地说道:“只要小高坚持学习,那未来就是你们的”。



“听明白了?”



李学武笑着对高光说道:“赵政委的意思是,未来是你们的,现在得听他的”。



“哈哈哈~”



赵振华和高光都笑了起来,寒暄几句,众人进了办公室。



跟上次来的时候一样,只是室内温暖了许多。



李学武瞅了一眼墙边的暖气片,知道这是通暖气了。



赵振华一边让着他进了齐耀武的办公室,一边介绍道:“入冬就开了,着实暖和,尤其是宿舍那边”。



“哎呀~李副政委!”



齐耀武笑着从办公桌后面起身,热情招呼道:“真是想死我了,新年好啊!”



“新年好”



李学武同他握了握手,笑着道:“我可是空着手回来的,你别这么客气”。



“什么话这是~”



齐耀武让了他们坐,见着高光从门口闪过,便叫了他帮忙泡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饮食男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武文弄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文弄沫并收藏饮食男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