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其中的百分之十左右”。



“也就是说”



李学武在地图上轧钢厂的位置画了一个圈,说道:“一个这么大的厂区,还只是单身宿舍那种消费环境,就能实现几万元的市场经济”。



“如果这么大呢?”



李学武的手指再次画了一个圈,恰恰是他标注的居民区位置。



李怀德的眼睛微微一眯,心里想的是李学武刚才说的目标,这里未来要住多少人。



“几万人的居住区,消费市场又会有多大?”



李学武微笑着解释道:“咱们厂自己建宿舍楼、建居民楼花费甚大,可建好了居民楼再租给其他工厂呢?”



“你想收租金?”



李怀德很是意外地说道:“房屋租金可是……”



他刚想说房屋租金是需要房管部门来管理和收取的,但话说了半截就明白过来了。



这特么不是民房,是轧钢厂的自有房屋,哪里需要房管部门来收费啊。



李学武知道他想明白了,点头道:“对,把房子租给其他工厂,不对个人,只收工厂的租金”。



“这正符合联合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即统一规划生活和生产条件”。



“富集工人,能给轧钢厂以及周边的工厂提供丰富的劳动资源,又能给轧钢厂的贸易项目做出一个大市场来”



李学武看向李怀德,认真地说道:“轧钢厂未来三年的工业生产目标和发展方向已经定下来了,是时候考虑职工生活待遇,以及其他附加问题了”。



李怀德没再去看桌子上的地图,而是微微后仰,靠在了床铺上,道:“依你这么说,咱们是在造城啊”。



“确实如此”



李学武坦言道:“职工们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得到工厂的照顾和帮助,咱们也有义务去提供这些待遇”。



“以前工厂没条件,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就一个住房都把咱们困住了”



李学武苦笑道:“您是了解职工们的实际困难的,未来的住房和工作问题会更加的严重”。



“所以,你这是在未雨绸缪啊”



李怀德捏了捏自己的眉心,道:“我从来没想过,坐到这个位置上会这么的难,这么的累”。



“……”



李学武有些无语,他说这话是啥意思?



这就累了?



这就难了?



自己耽误他享受快乐了?



我把你顶上去是为了啥?



难道就是为了让你去享受文宣队的那种快乐的?



载歌载舞?



当然是给你更多的工作安排,让你干更多有意义的事!



为组织,为人民,为了轧钢厂辛苦付出,抛头颅,洒热血呀!



你看李学武这一路走来,有多少人为了他的这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像是王进东、扈正权、付斌……



啊~你说是不是?!



真抛头颅,洒热血?!



“任重而道远嘛~”



李学武笑着鼓励李怀德说道:“这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是未来轧钢厂的发展规划嘛”。



李怀德看着李学武递过来的厚厚文件,他想说能不能让我当个废物,我就想看载歌载舞。



在李学武给出的轧钢厂未来规划中,重工业会慢慢转移至生产条件更优秀的钢城区。



轻工业会慢慢替代重工业生产,进而形成轻重互补的良好局面。



贸易项目会承载和连贯所有生产区和生活区,赋予经济的活力,实现轧钢厂蒸蒸日上的未来目标。



在计划中的轧钢厂居民生活区会有单身宿舍楼,会有安置型居民楼、改善型居民楼,以及干部楼。



居民区会纳入到轧钢厂统筹规划和管理,统一的生活服务和日常保障。



生活区内有大型电影院、有菜市场、俱乐部、液化气站、幼儿园和学校、招待所、广播站、图书馆、职工澡堂等等。



在密云山区申请土地,建设养殖场,同红星村和卫三团垦区合作,搞种植和养殖,自给自足。



李怀德翻看着手里的文件,心里琢磨着,其实李学武的计划一点都没超纲。



这不正是所有工厂都在做,都在逐步实现的目标嘛。



这个时候哪个工厂没有这些服务设施啊,只要是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服务标准。



李学武做的这个计划只不过是跟居民区结合在了一起,并且套用了联合企业以及三产的合作关系。



看着是很复杂,实际上就是有规模的企业不要自己搞这些了,没有规模的小企业不要费劲巴力的羡慕了。



现在有个计划,就是把大家在城里已经安置不下的工人迁出来,统一建设个生活区。



在这里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充足的生活物质需要,以及完备的管理制度。



所有建设项目和土地都由轧钢厂来筹备,所有服务项目都由轧钢厂来提供,到时候各个工厂只要交钱就行了。



这就顶算是把轧钢厂的问题拿出来翻了个儿,花钱的事变成了赚钱的活儿。



李怀德挠了挠脑袋,看向对面坐着的李学武问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也是被逼的没办法呗~”



李学武笑着说道:“咱们厂要是有钱,何必拉着他们一起搞呢,人越少,享受的待遇不就越多嘛”。



“嗯,困难是暂时的”



李怀德笑了笑,说道:“这个计划同工业生产计划合在一起,轧钢厂就算是完成两条腿走路了,不瘸了”。



李学武喝了一口茶,笑道:“恐怕三年五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了”。



“你啊!”



李怀德点了点李学武,笑着说道:“只争朝夕是好的,可也不能太着急了”。



一边说着,一边又看向手里的计划文件。



虽然上面罗列的都是各个工厂已有的服务和三产项目,可李学武在计划中还是有几个比较突出的想法。



第一个是医疗服务,首先提到的就是轧钢厂现有的厂级医院是满足不了未来发展需要的。



要挪动位置,不能再困于轧钢厂内部了,李学武给出的理想位置是在东直门外大街上,紧邻着生活区和主干道。



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区所有居民的医疗保障外,还对外进行服务和经营。



医生也同车间工人一样,没有大量病例的积累锻炼不出高超的技艺。



所以想要持续提供完善的医疗条件,保证当前的医护能力,就得走出去。



轧钢厂医院最牛的技术其实是外科,因为以前厂医院每天都要接收机械伤害的病例。



但是,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双预案的条件管控,轧钢厂发生人身伤害的事件越来越少。



那些锛凿斧锯医生最近都很少用到这些器具了,所以李学武要为这件事负责。



对外,搞综合性医院。



李怀德看到的关键词就是这个,要建设新的院区,完善的医疗设备和招录更多、更有经验的医疗人员。



其实这个年代京城医疗人员相对看是不缺的,缺的是没钱盖大楼。



最牛的协和都还在老院区里窝着呢,李学武提出的这个目标实在是有点大了。



可在他的计划中,这个项目也是能赚钱的,尤其是对外经营后,研判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



李怀德不懂医疗经营,但李学武家里世代行医,别的他不信,但搞医院这个项目他是绝对相信李学武的。



第二个计划是教育,充分调动轧钢厂现有的教育资源,重新规划从小学到中学,再到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



李怀德心里想到的,现在所有学校都在停课的问题李学武也有写到。



现在是现在,教育是永远都不会废除和停止的。



所以正合适趁着现在没有教育压力,完成对轧钢厂的教育体系变革。



重新建设小学、初中、高中,以及职业培训学校。



李学武的教育计划也是结合未来居民区所设定的,庞大的人口数量,能带来绝对的生产劳动力。



未来无论是生产或是发展,都需要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上岗。



车间里的师徒关系会越来越制约生产的需要,把工人的培养和培训直接放在职业学校中去。



这一条是绝对符合当前政策要求的,五月份上面下达的通知,要搞小工厂、小学校,把生产和教育结合起来。



李学武给出的计划就是这样,定向教育,职工子女从小学一路到中学,以后有大学了上大学,没大学了上职业学校。



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供给给轧钢厂以及其他联合企业,实现工人的补充和递进。



看到这里的时候李怀德点了点,说道:“这个回去讨论一下,可以立即启动”。



他这个人是比较复杂的,在李学武看来,你无法定义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你说他是好人吧,他贪财又好色,在轧钢厂的一系列变革中好勇斗狠,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身上敢说没有问题?



可你要说他是坏人吧,他又支持李学武做了很多好事,一力保证居民楼的落成,促进贸易项目的发展,解决了广大职工子女的就业难题。



尤其是看着眼前这份计划书,首先敲定的却是教育项目。



他就不知道现在的教育有雷区在嘛?



他就不清楚教育出成绩是最慢的嘛?



他都知道,在正治生活中,现在最不应该触碰的就是教育了。



可他还是点了这个计划,要先搞起来,不能等到尘埃落定了再去做。



压力是有的,拿出两年时间来搞建设,等风过去了,正好开展教学活动。



再翻看手里的计划,最后一个竟然是要搞储蓄所。



李怀德抬起头看了李学武一眼,随即仔细了解了计划上的内容。



联合其他工厂搞合作经营,用于资金管理、工资管理、建设资金筹备、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等等。



李怀德放下手里的文件,看着李学武问道:“你是说搞金融储蓄?”



一定有人说扯淡,那个时候哪有工厂自己搞金融储蓄的,哎!见图,请自行某度去查,那个时候真的有,具体原因请自查国史网《20世纪 50年代的职工储蓄动员与现代国家建设》一文。



一定还有人说,李学武计划的工人村太假了,不可能有。



哎!插图那份报纸看一下,然后某度《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区,回味50、60、70年代的记忆》一文,了解一下铁西工人村的历史。



(老武写的东西绝对是有根据的,不乱叭叭)



(本章完)(3/3)

章节目录

饮食男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武文弄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文弄沫并收藏饮食男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