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还等着吃晚饭呢”。



李学武瞧见这老头儿真不撒手,也只能收回了自己的手,他是坏,但不是恶。



“伤人之心不可有,救人之心不可无”



后退一步,李学武的脸上再没了戏谑的坏笑,有的只是严肃。



拉了顾宁的手,李学武点了点门口的台阶下面,冷声道:“八年前,几个小子在这条街上卖蛐蛐,借你这屋檐躲个雨,你是怎么做的应该还记得吧?”



“你!你是……”



老头儿却是思忖片刻,眼睛猛地一睁,再看向李学武,却是只觉得当年的小不点跟现在的衣着光鲜不成对比。



“我不是来寻仇的,当年受到的冷眼也值不当我来寻仇”



李学武耷拉着眼皮看了看曾经羡慕的临街房屋,现在却怎么都感觉低矮。



“我只是想看看,狗改不改得了吃屎!”



说完便带着顾宁往前面走去,任凭后面那老头儿震惊地看着自己的背影,也没管围观那些人惊讶的表情。



顾宁捏了捏李学武的手,说道:“对不起啊,我不知道那人……”



“知道了也应该这么做”



李学武转头对着顾宁笑道:“善良永远都是你身上最吸引我的地方,比任何东西都可贵”。



顾宁被李学武突然袭来的告白弄的有些手足无措,使劲挣开了李学武拉着的手,快步向前面走了。



这人真是的,大街上呢,咋啥话都说,不过……这话说的怪好听的呢。



一场今非昔比的小插曲并没有打扰到两人的心情,沿着胡同一直逛着、看着,顾宁对什么都好奇,时不时的也跟李学武问上一两句。



这边卖花的已经很少了,多是卖鱼的了,还都是金鱼,不过样式品种倒多。



墨龙井、五花珍珠、狮子头、红帽、望天、水泡眼,在大木头水盆子里悠闲地游着。



“这是什么?”



“墨龙井,身上都是漆黑的”



“这个呢?”



“珍珠,肚大尾小”



“那这个呢?”



“望天,老像是跟你对眼儿似的”



……



这边的金鱼都用大木盆装着,木盆被放在离地不高的架子上,木盆的盆壁上长着厚厚的青苔,显然这是老家当了。



卖鱼的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见着李学武哄着媳妇儿说的倒是都对,一看也是研究过这个的。



“您是行家”



汉子冲着李学武比了个大拇指,笑着问道:“怎么?有相中的嘛?”



李学武却是看了顾宁一眼,见她还真是喜欢这东西。



其实李学武不大爱养鱼,太费劲了,比养鸟都心累。



换水喂食啥的都好说,关键是这玩意儿莫名其妙的就飘起来,也不知道啥毛病。



顾宁见这汉子问了,便直起了身子,手搭在了李学武的胳膊上准备走了。



她也只是看看,要说喜欢也是真喜欢,但她是不会养的。



有能力拥有才是爱,没有能力的拥有就是造孽了。



李学武理解顾宁的心思,似是后世,给孩子们买回去大人只当让孩子们图个新鲜,也不教给他们怎么照顾生灵,也不教他们动物的习性和道理。



却是等这些小生命死后一扔了之,孩子再要,便再去买就是。



可这样的漠视,孩子又能学到什么,理解到什么?



“家里地方大,足够宽敞,您有合适的盆嘛?”



李学武点了点木盆上的青苔,道:“得能生这个的”。



顾宁见李学武真要买,便拉了李学武一下,轻声问道:“你会养嘛?”



李学武却是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自信地说道:“放心,养鱼我可是专业的,有秘诀!”



那边卖鱼的汉子也挺憨厚,知道李学武有两下子,见他这么说,也是竖起耳朵听着。



顾宁也是怀疑地看着李学武,她就没听说李学武家里养过鱼,更没见李学武自己养过鱼,怎么就秘诀了?



有路过的人听见这边的对话也都放慢了脚步等着,就等李学武露出来,他们好学去。



李学武在顾宁怀疑的目光中挑眉道:“一天一喂食儿……”



他这刚说第一句,卖鱼的汉子就是一愣神儿,他还真没见过这么养鱼的。



随后李学武的话却是让他忍不住笑出生来:“一天一喂食儿,三天一换水,五天一洗缸,七天一换鱼!”



“噗嗤~”



“呵呵呵~”



“哈哈哈哈~”



周围几人只觉得这年轻人真特么有趣,各自笑着离开,而顾宁已是使劲儿掐了李学武,就知道他嘴里没个正型的。



卖鱼的汉子则是笑开了声,点着木盆里的金鱼说道:“要都是您这样的主顾,我们这买卖可就真的好做了!”



“要都是我这样的主顾,您这生意就砸了!呵呵~”



李学武笑着比划了一下,道:“来口缸,得大,您这儿要是有睡莲也给我们点几个”。



“没问题,您瞧好吧”



这汉子见李学武动真格的,像是真要买,已经站起了身子,示意李学武跟他去院里看看。



汉子用手扒拉了一下身边的半大小子,嘴里叮嘱着叫他看摊,自己已经先一步给李学武他们带路了。



李学武拉着顾宁便跟着进了院子,院子不大,房屋显得有些破败,倒是院里的一排排大缸吸引了李学武的注意。



“没什么新奇的,祖辈传下来吃饭的手艺,混个温饱”



汉子倒是谦虚,引着李学武两人来了墙角,指了指地上的一排大缸道:“木盆和瓦盆都好,但不实用,我还是建议您弄个石头的”。



说着话指了指地上半米直径的圆缸问道:“这个怎么样?”



“准备就放在门口”



李学武想了想,说道:“一米半长,半米宽吧,最好带架子”。



这是别墅入户门后手边老太太那屋门口到大门口空档的大概尺寸。



当然了,那空档不止这么小,以前说不定是放了啥的,李学武接手的时候就没见有东西,说不定搬走了。



这汉子听了李学武的话却是想了一下,边往墙角走,边笑道:“您家里还真宽敞,这么大的石头缸可不多见”。



说着话走到墙角,指了指倒扣着的一副石头槽子,道:“您得瞧瞧这副了,青龙口的老石料,我二太爷赶着驴车从山上弄回来的,硬是凿了得有小两年”。



汉子示意李学武往石头槽子边上看,指着凿子的纹路道:“瞧见没,雕花都是一锤子一锤子刻出来的”。



李学武低头仔细瞧了,还真是手艺活儿,明眼能瞧出来是石刻,但就是看着样式好,福寿禄三喜图,有金鱼、祥云、蟠桃、瑶池等元素。



由着汉子的指点,李学武还架手摸了摸,石材真不错。



“怎么?传家宝都卖?”



“嘿嘿,得了吧~还传家宝呢!”



汉子见李学武蹲下,便也跟着蹲了下来,要给李学武敬烟,李学武却是掏出了自己的烟敬给了他。



“呦,好烟啊”



汉子瞧见大前门,笑着说道:“您这干部小不了,谢谢您嘞~”



等两人点了烟,这汉子便说开了,他们家七辈儿就是干这个的,以前在金鱼池养鱼,那边有泉眼,主要给宫廷养,半官半私。



辛亥以后算是乱了套,金鱼池几经易手,到了四九年以后填了坑,盖了楼,就只剩下个地名。



辛亥的时候汉子随着他爹进了社稷坛公园,算是半个编制。



不过那公园是同仁堂乐家捐的,鱼没有多少,都是名门望族捐的。



汉子说了他打小捉鱼虫捞鱼虫的困苦经历,也是摇头苦笑。



旧社会,四九城的大官、富商,为了美化点缀其公馆庭院,一般家里都有金鱼缸。



当时流行的顺口溜就是“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讲的就是对这些人生活的写照。



不过李学武听着倒是有点儿耳朵痒痒,这么一说,怎么觉得他现在就要往这方面发展了呢?



汉子笑着说道:“我以前还给运输大队长的行辕喂过鱼,换过水呢”。



“哦?是嘛?”



李学武惊讶道:“见着他了?”



“怎么没见过,他那位夫人我还也见了呢~”



汉子嘿笑道:“不过他是南方人,说话叽里咕噜的,我也听不懂,也是稀里糊涂的给回了,哈哈哈哈~”



“哈哈哈!”



李学武见这汉子真是有意思,便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汉子撑起一条腿坐着脚后跟,叽咕眼睛道:“李宗壬任四九城行营主任的时候就住在北长街,他那公馆里的鱼也是我给伺候着,包括当时的警备斯令陈继承、马战山、溥洁等人”。



说到这里,汉子点了点烟头道:“陈继承这人好,每月给我们家四十斤大米,还帮我开脱了抓兵”。



“这算救命之恩了”



李学武笑了笑,想到当年的兵荒马乱也是能听出汉子语气里的无奈。



“可不是!要是没有他,我现在说不定埋骨他乡了就”



汉子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天色,不好意思地笑道:“扯得有点儿远了,这槽子你看可还合适?”



“嗯,合适,就是不知道底儿怎么样?”



李学武跟顾宁说那些都是逗着玩的,养金鱼他哪里不懂,当年就跟这边混了,力气足了才离的这边。



这石槽子是好,结实,还透气,但底部处理不好它刮鱼鳞,那样的话金鱼是很不舒服的,也伤鱼尾。



这也是为啥刚才跟汉子说要能生青苔的,只要有了青苔,那鱼就不怕伤着,还能当饲料。



汉子看了看李学武的穿着,试问道:“方便吗?搭把手,咱把它掀过来您看看”。



见李学武犹豫,汉子笑道:“不买也没关系,只是让您放心”。



李学武将手包递给了身后的顾宁,笑着解释道:“在家不是我自己洗衣服,这干啥活儿的也得尊重不是”。



说着话已经走到了石槽的另一头儿,手也搭在了槽子的边上。



汉子听了李学武的话也是笑了笑,只当李学武是心疼媳妇儿的话,跟李学武搭手就把石头槽子翻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饮食男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武文弄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文弄沫并收藏饮食男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