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镛城。



“参见大王!”



一众北人将领离开了天策府,留下的都是有勋位在身的关陇将领。



羊侃、李弼、高昂、侯景等人都在列,便是高欢、宇文泰这两位新授上大将军的人也参加了这次内部会议。



“都坐吧!”



金镛城最北面的甲城背靠邙山,地势最高,乃是战事指挥中枢所在。重楼飞阁,遍城上下,连通的北垣两门,则可控扼黄河渡口。



李爽召见众将的地方在甲城西北角的百尺楼。



这座楼以及周围的高台乃是仿造邺城三台的设计,在战时可作为瞭望台、箭楼,抵挡敌军。



不过此时并没有战争,这座百尺楼被作为了李爽居所。



所谓站的高望的远。



和平时期,没有了烽烟缭绕的惨相,百尺楼周围,反而可以见到壮丽的风景。



移门打开,栏杆之外,邙山在侧,山势起伏,云雾缥缈。



众将坐了下来。



高欢、宇文泰并不是关陇武勋派,不过李爽授予他们上将军的勋位之后,他们作为半个自己人也来了,位置相当靠前,也特别显眼。



因为李爽麾下将领显然和这两个人有着隔阂,他们属于外来者,“血统不纯”!



便是侯景、侯莫陈崇等六镇出身的人,也坚定的站稳了自己的站位,在这个场合与高欢、宇文泰两人保持了距离。



李爽将众人召集来的原因也很简单,结算战果以及完善武勋制度。



这场洛阳之战中,立下战功的将士要赏赐,战死的将士也要抚恤。



高昂、侯景两人,也终于晋升到了上大将军,韦孝宽也从骠骑大将军成为了大将军。除了一众将士的封赏抚恤之外,重要的便是完善武勋制度。



府兵制的实行与均田制密不可分。



经过五胡乱华的动乱之后,北方人少地多,北魏统一北方之后,为了恢复生产,授予露田,男子四十亩,女子二十亩。除此之外,还会授予男子桑田二十亩,作为世业田。



所谓的露田便是无主荒地,世业田则是朝廷授予丁户的私产,只要种植一定年限,便可以永久拥有,但禁止买卖。



当然,这只是一般的模版,每个地域的具体情况不同,也会有相应的调整。



比如世业田一般规定都要要种植桑、枣、榆等树,可有的地方不适宜种桑,便会改种其余的作物,相应的授田亩数也会变动。



对于民户如此,相应的官吏也会授予公田,不过官吏所授都是按顷计算的。公田所得皆归官吏所有,但同样的,田地也不许买卖。



从太和九年颁布均田制到如今,快要五十年了。



均田制固然让北魏一度强盛,不过随着战乱频发以及各种因素,均田制到如今实行的也是半死不活的状态。



比如胡汉矛盾严重,常有胡人侵占汉人田地之事,官府屡禁不绝。



不过这些终究还是小的影响因素,北魏对于南梁的战争大规模失利以及六镇之乱的爆发,才是重大的因素。



洛阳朝廷失去了对于地方的掌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天可汗回忆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七星肥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星肥熊并收藏天可汗回忆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