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辰安他们站在船头,那也是举着手用力的挥舞回应老百姓们的热情。



等到他们走下船只。



看着眼前,笑的格外灿烂的知州,几个人,态度倒没有多么受宠若惊。



曹知州直起身,又拱手道:“状元郎一路舟车劳顿,家乡父老盼您许久啦!



您这一折桂,往后必是朝堂砥柱,前程锦绣,如鲲鹏展翅直击九霄,为我太和儿郎树起丰碑,更为咱这一方山水谋来无尽福祉。



今日得见,实是万幸,还望状元郎赏光,且随下官回城,让乡亲们好生为您庆贺!”



苏辰安知道这样的宴席是肯定不能推辞的。



要是别人的地盘也就算了,在场的各位跟以往相邀他们的官员官职差不多。



可到底是他们本地的官员,更是最高话语者。



与他们之间,结交出来的交情,当然不是做无用之功。



对方想要,与他们打好关系。



苏辰安要的也是这样的效果,毕竟这是他们的根据地。



家还在,亲人也在,以后真有什么事情还能够照应一二。



苏辰安疾步上前,恭敬地扶起曹知州,随后转身,目光扫向几位多大人,瞬间满面敬慕,口中恳切道:



“诸位座师在上,学生有今日荣耀,全赖当年恩师慧眼,于万千考卷中选中学生拙作,方使学生有这进身之机。伯乐之恩,没齿难忘!”



在古代科举体系中,主考官与阅卷官对考生而言意义非凡,堪称仕途引路人。



科举之考,考生们十年寒窗,将满腹经纶凝于笔端,化作考卷呈上。



主考官肩负重任,主持大局,需凭深厚学识、公正眼光筛选优劣;阅卷官则埋首卷海,逐字逐句品鉴,挖掘贤才。



一旦考卷被相中,考生得以高中,这些考官便成其座师。



哪怕是自身才华,可到底还是有了一份知遇提携之恩重若千钧。



座师为学子开启朝堂大门,学子日后仕途起落,也关乎座师声誉。



因而新科登第者,对座师执弟子礼,以表感恩,逢年过节问候、返乡拜谒,座师与门生间这层特殊情谊。



别说可以把关系用在这里,就连天子那里都用得。



毕竟,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他们这些天下的学子,哪个都能称得上是一句,圣上的门生。



而在场迎接状元郎的众位大人,在看到他们这位新科状元郎所作所为。



心里也不免升起一阵好感。



毕竟如此上道通透之人,言语之间更是处处充满了人情世故。



这样的人,以后前途必不可限量,有这样高的情商和才智。



又有如此能够展现自身才华的地方,想必,出头,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苏辰安面对着几人热情的寒暄,也是向众人拱手作揖,言辞诚挚:



“学生一路归乡,看这太和依旧,乡音绕耳,暖意盈怀。



承蒙诸位厚爱,此份情谊,学生铭记于心。今朝有幸与座师重逢,又得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科举,苏家的祖坟听说冒烟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九亿少女的梦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亿少女的梦梦并收藏科举,苏家的祖坟听说冒烟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