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又称“御试”。



也没有其他杂七杂八的杂文和经文,读读一篇策文。



所以三炷香的时间即可答完,阅卷官的工作量也不会那么大。



更别提,在场每个人的文采在之前的过程当中早就已经体现过了。



到最后的时候,国家朝廷想要知道的是你是否有治国方论。



首先,策论的综合性特质是关键因素。



别看光一个策论,里面包含的东西实在是十分的宽广。



可以说,从一个人的策文当中,就能知道他有几斤几两。



涵盖了经史子集等诸多领域的知识,要求学子将平日所学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到对国家时政、民生治理等问题的分析与应对策略中。



例如,在探讨国家的赋税改革时,学子需从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演变(经史知识)出发。



结合当下的经济形势(现实洞察)以及儒家的民本思想(诸子学说)。



提出全面且合理的改革建议,以此展现其深厚而广泛的知识储备与整合能力,绝非单一学科知识的简单堆砌。



其次,从选拔人才的针对性而言,殿试旨在为国家挑选能治国理政的栋梁之材。



策论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论题,与国家治理的实际事务紧密相连。



学子在阐述观点时,其政治见识、思维逻辑与决策能力得以充分展现。



如针对边疆防御问题,考生需条理清晰地分析局势、权衡利弊并制定战略。



这正是未来官员在朝堂之上所需的关键素养,远非诗词歌赋等纯文学创作或记忆性的经义阐释所能完全涵盖。



再者,阅卷的可行性与公正性也不容忽视。



殿试规格极高,考官需在有限时间内评判众多考生的答卷。



一篇策论既能让考官集中精力评估考生的综合能力,又能通过严谨的评分标准,如论点的创新性、论据的充分性、论证的严密性以及行文的逻辑性等。



较为客观地衡量考生水平,减少因考试科目繁多带来的评判标准不一致与阅卷误差。



确保选拔过程公平公正,使真正有治国之才的学子脱颖而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彰显科举制度为国选才的初衷与智慧。



反正好处也是真多,苏辰安看着这薄薄的几张纸却丝毫没有掉以轻心。



毕竟光看到题目,就已经倒吸了一口凉气了。



“论贪腐官员官官相护之象与刑罚裁断之策



今之朝堂,有重用贪官之怪象,贪腐之风亦未得有效遏制,此诚为社稷之病、苍生之忧,当究其根源,思其治理之策。



或因官场积弊已久,裙带关系错综复杂,贪官借人脉攀附权势,以钱财打通关节。



于各方利益勾连之下,形成盘根错节之网,致其虽有贪行却难以轻易被革职查办。



反能在其位继续营私舞弊,此为用人之失察、制度之漏洞也。



亦或为政务繁冗,考绩之法失准,唯以短期内事功为要,而不计长远之操守德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科举,苏家的祖坟听说冒烟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九亿少女的梦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亿少女的梦梦并收藏科举,苏家的祖坟听说冒烟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