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254章 不受控制
排忧解难,还是说,用这个问题进行试探呢。
不过这都不是苏辰安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既然对方都敢出这样的题目,那么,他们也就是一群耿直的学子而已。
至于会不会得罪人,他们看了,会不会不高兴?这又关他们什么事情呢。
就是,这次他们想要拿到第一,可能还真有些悬。
苏辰安更是觉得自己说话难听,要不还是弃赛吧。
可来都来了,并且千里迢迢的,要是不拿到一个好名次,这也不像话。
这一次他突然就想到了之前县试的时候,他那一篇毫不避讳的文章,本可以拿到第一,却被打到了第五。
那么这一次,他到底要圆滑一点,还是难听一点呢。
最后想了想,还是圆滑一点吧,毕竟是对方的地盘,要真的骂的难听,别到时候被他们恶意报复。
此刻现场桌案和笔墨纸砚全部都已经准备好了,这回可不像刚才一样,乱中有序。
随着他们纷纷落座,没有一人率先动笔。
最先动笔的还是泰如书院的人,果然,人家身处世家当中,真是丝毫不带怂的。
苏辰安闭目冥想了一会之后,也开始提笔写了起来。至于能不能拿到高分就看命了。
“夫国之经济,铸币权若枢纽,系乎民生兴衰,关联市易治乱。
自上古以降,币制沿革,皆为治世之要政。
今试论铸币权之中央掌控,剖析私铸难禁之因由,求解市易混乱之良策。
铸币权归于中央,此乃国本所系。皇权之下,设专司主理铸币之事。
一则可规币制形制、材质与价值,使货币划一,便利于四方商贸;
二则能因应国势,或增铸以资国用,或减铸以稳物价。
如汉之五铢,唐之开元,皆为中央铸币盛举,彼时市易有序,国富民安。
然私铸之风,屡禁不止,其因有三。一者,利欲熏心。
私铸者见铸币之厚利,铤而走险。
铜材易取,工艺渐通,所铸劣币,一旦流入市肆,可获数倍之财,故奸民罔顾国法,竞相为之。
二者,官治有隙。
地方有司,或怠于巡察,或与私铸者勾结,坐地分赃。
监管之制,执行不力,使私铸者有恃无恐。
三者,民生多艰。
贫民困于赋税徭役,为求温饱,附从私铸,虽知违法,亦难顾惜。
市易混乱,实乃私铸之恶果。劣币充斥,良币隐匿,物价飞涨,商贾不行。
农桑之民,持物易币,所得微薄;百工之众,货卖艰难,生计维艰。
长此以往,国之赋税无着,仓廪不实,社禝动摇。
为解此困,当施三策。
首重严刑峻法,对私铸者及其勾连之官差、劣绅,一经查实,重罚不贷。
抄没家产,流放远疆,以儆效尤。次则强化官治,于铜产地、铸币地、商贸地,增
不过这都不是苏辰安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既然对方都敢出这样的题目,那么,他们也就是一群耿直的学子而已。
至于会不会得罪人,他们看了,会不会不高兴?这又关他们什么事情呢。
就是,这次他们想要拿到第一,可能还真有些悬。
苏辰安更是觉得自己说话难听,要不还是弃赛吧。
可来都来了,并且千里迢迢的,要是不拿到一个好名次,这也不像话。
这一次他突然就想到了之前县试的时候,他那一篇毫不避讳的文章,本可以拿到第一,却被打到了第五。
那么这一次,他到底要圆滑一点,还是难听一点呢。
最后想了想,还是圆滑一点吧,毕竟是对方的地盘,要真的骂的难听,别到时候被他们恶意报复。
此刻现场桌案和笔墨纸砚全部都已经准备好了,这回可不像刚才一样,乱中有序。
随着他们纷纷落座,没有一人率先动笔。
最先动笔的还是泰如书院的人,果然,人家身处世家当中,真是丝毫不带怂的。
苏辰安闭目冥想了一会之后,也开始提笔写了起来。至于能不能拿到高分就看命了。
“夫国之经济,铸币权若枢纽,系乎民生兴衰,关联市易治乱。
自上古以降,币制沿革,皆为治世之要政。
今试论铸币权之中央掌控,剖析私铸难禁之因由,求解市易混乱之良策。
铸币权归于中央,此乃国本所系。皇权之下,设专司主理铸币之事。
一则可规币制形制、材质与价值,使货币划一,便利于四方商贸;
二则能因应国势,或增铸以资国用,或减铸以稳物价。
如汉之五铢,唐之开元,皆为中央铸币盛举,彼时市易有序,国富民安。
然私铸之风,屡禁不止,其因有三。一者,利欲熏心。
私铸者见铸币之厚利,铤而走险。
铜材易取,工艺渐通,所铸劣币,一旦流入市肆,可获数倍之财,故奸民罔顾国法,竞相为之。
二者,官治有隙。
地方有司,或怠于巡察,或与私铸者勾结,坐地分赃。
监管之制,执行不力,使私铸者有恃无恐。
三者,民生多艰。
贫民困于赋税徭役,为求温饱,附从私铸,虽知违法,亦难顾惜。
市易混乱,实乃私铸之恶果。劣币充斥,良币隐匿,物价飞涨,商贾不行。
农桑之民,持物易币,所得微薄;百工之众,货卖艰难,生计维艰。
长此以往,国之赋税无着,仓廪不实,社禝动摇。
为解此困,当施三策。
首重严刑峻法,对私铸者及其勾连之官差、劣绅,一经查实,重罚不贷。
抄没家产,流放远疆,以儆效尤。次则强化官治,于铜产地、铸币地、商贸地,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