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代价。



有的只是一句,孩子还小,不懂事,就轻飘飘的接过去,仿佛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还有那一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别人会觉得是理所应当。



可一旦那个好人开始不做好事之后,迎来的将会是全天下的谩骂。



至于经常做坏事的人,下场就好多了,他们无恶不作,只是稍稍的表现自己想要回头是岸,重新做人。



就会得到歌颂,得到表扬,得到大家的原谅。



但其实,这样真的对吗?



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仅仅依靠律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良知的指引,才能做出真正公正的裁决。



苏辰安觉得自己这一题,不知道他能不能拿到高分,但想必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看到他的断案方式,都不会忍心,一分都不给。



把这段大题写完之后,苏辰安来到了诗赋,现在这玩意儿对他没有那么让人头痛了。



看了看题目,“争乃不争,不争亦为争。”



“争乃不争,不争亦为争”这句话苏辰安仔细琢磨后的理解。



从心境与态度层面来看:“争乃不争”意味着真正的智者在面对纷争时,并非以表面的激烈竞争、抢夺之态去应对。



他们内心平和,不为外物所扰,看似不争,实则是超越了世俗的争逐之心。



这种不争并非消极逃避,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他们明白,过于执着于争夺,往往会陷入无尽的烦恼和争斗之中,失去内心的宁静。



所以,以不争之态面对,是一种对自我的坚守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从策略与结果层面而言:“不争亦为争”体现了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



在某些情况下,不直接参与争夺,而是通过默默积累、提升自我,等待时机。



看似没有在争,实际上却在为最终的成功奠定基础。



这种不争可能会使对手放松警惕,而自己则在暗中积蓄力量。



当时机成熟时,便能够以更强大的姿态出现,取得胜利。



或者通过自身的品德和行为赢得他人的尊重与支持,从而在无形之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这也是一种“争”的表现。



总之,这首诗赋的主题就是“争”,以其题为意,作诗一首。



苏辰安了解了题意,那么对于他难的点就是把这一大段的理解如何?组成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能明白的诗。



真不愧是博川书院,感觉就这种程度都已经赶得上比人家科举还要严苛一些。



苏辰安,酝酿了几下之后,终于选出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只能说现在他突然悟了之后,用词和用句,都比以前进步了太多。



想必现在总不会有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写的诗是垃圾了吧。







尘世喧嚣心若湖,波澜不起映云图。



智者静守清光里,任那风云自卷舒。



默观岁月悄然逝,德厚行端意韵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科举,苏家的祖坟听说冒烟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九亿少女的梦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亿少女的梦梦并收藏科举,苏家的祖坟听说冒烟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