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2章 一题比一题难
第142章 一题比一题难
第(1/3)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一题比一题难
烟锁池塘柳。
这是杨云前世听来的千古绝对,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想要对上下联。
魏承业刚过府试,想要在短时间内对上,根本不可能。
一盏茶喝完,魏承业仍旧没有想到合适的下联。
他转头看看林和光等人。
他们也摇头不语。
魏承业知道这第一局输定,十分干脆地说:“杨兄,这个对联在下对不出来,还请杨兄解疑。”
既然要出题,那要有答案,不然弄个谁也答不出来的题目,那是故意耍赖。
杨云放下茶碗,眼睛转几圈后,缓缓地对魏承业说:“灯铭江堰楼。”
魏承业仔细念几遍这个下联,不由自主地点头,这两联对得确实很工整。
喝口茶歇片刻后,魏承业目光炯炯地看着杨云问道:“这第二题,我想问杨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当作何解?”
这道题对杨云来说丝毫难度没有,他不假思索地说:
“此言出自《论语泰伯》,《四书章句集注》中有解,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
“意思是,不是圣人不想让百姓知道大道至理,而是圣人做不到。”
梁庭霖和于慎言纷纷点头,他们学四书的时候,老师也是这么教的。
坐在对面的林和光等人,脸上却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魏承业脸上带着同样的笑容,不紧不慢地问杨云,
“杨兄,除这种解释外,你可还有别的解释?”
这下把杨云问得有点懵,他疑惑地看着魏承业问:
“魏兄,这话不只有这一种解释吗?难道你还有别的解释?”
见杨云迷惑不解的表情,魏承业有些得意地说:“看来杨云有诗才,却对四书五经研究得不深。”
杨云有些无语,从进学以来,不管是周仲还是卢毅,都说他在诗词一道上没有天赋,对经义有着令别人羡慕的悟性。
()
第142章 一题比一题难
第(2/3)页
没想到今天有人会觉得,他有诗词天赋,对四书五经研究不够。
但杨云也很想知道,魏承业为什么会这么说,立刻认真请教,
“听魏兄之言,似对这句话另外有解,还请魏兄不吝赐教,在下洗耳恭听。”
见到杨云向他请教,魏承业感觉良好,有条不紊地说:
“这句话一共有三种断句方式,第一种也是广为人知的一种,是你刚才说的解释。”
“剩下的两种,一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百姓认可,可以让他们去做;百姓不认可的,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
第(1/3)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一题比一题难
烟锁池塘柳。
这是杨云前世听来的千古绝对,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想要对上下联。
魏承业刚过府试,想要在短时间内对上,根本不可能。
一盏茶喝完,魏承业仍旧没有想到合适的下联。
他转头看看林和光等人。
他们也摇头不语。
魏承业知道这第一局输定,十分干脆地说:“杨兄,这个对联在下对不出来,还请杨兄解疑。”
既然要出题,那要有答案,不然弄个谁也答不出来的题目,那是故意耍赖。
杨云放下茶碗,眼睛转几圈后,缓缓地对魏承业说:“灯铭江堰楼。”
魏承业仔细念几遍这个下联,不由自主地点头,这两联对得确实很工整。
喝口茶歇片刻后,魏承业目光炯炯地看着杨云问道:“这第二题,我想问杨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当作何解?”
这道题对杨云来说丝毫难度没有,他不假思索地说:
“此言出自《论语泰伯》,《四书章句集注》中有解,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
“意思是,不是圣人不想让百姓知道大道至理,而是圣人做不到。”
梁庭霖和于慎言纷纷点头,他们学四书的时候,老师也是这么教的。
坐在对面的林和光等人,脸上却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魏承业脸上带着同样的笑容,不紧不慢地问杨云,
“杨兄,除这种解释外,你可还有别的解释?”
这下把杨云问得有点懵,他疑惑地看着魏承业问:
“魏兄,这话不只有这一种解释吗?难道你还有别的解释?”
见杨云迷惑不解的表情,魏承业有些得意地说:“看来杨云有诗才,却对四书五经研究得不深。”
杨云有些无语,从进学以来,不管是周仲还是卢毅,都说他在诗词一道上没有天赋,对经义有着令别人羡慕的悟性。
()
第142章 一题比一题难
第(2/3)页
没想到今天有人会觉得,他有诗词天赋,对四书五经研究不够。
但杨云也很想知道,魏承业为什么会这么说,立刻认真请教,
“听魏兄之言,似对这句话另外有解,还请魏兄不吝赐教,在下洗耳恭听。”
见到杨云向他请教,魏承业感觉良好,有条不紊地说:
“这句话一共有三种断句方式,第一种也是广为人知的一种,是你刚才说的解释。”
“剩下的两种,一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百姓认可,可以让他们去做;百姓不认可的,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