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其实太子也反驳不了什么,他从小被老爷子惯着,到了六岁才开始读书,老头子亲自给他启蒙。



朱雄英把小念抱在怀里,悠悠说道:“不过呢,四岁也该启蒙了,毕竟朕的孙儿以后是要治国平天下的,这启蒙老师……”



太子趁机说道:“杨先生如何?”



“杨士奇还是杨溥?”



“是杨溥!”



朱雄英一猜就知道,杨溥是太子属官,深的太子的信任。



“杨溥太老了!”



“父皇,杨先生老成持重,性情多厚,毫无城府,品行端正,乃君子之典范,而且并不迂腐……”



朱雄英摆手道:“朕说的他老,不是他年纪大,而是入朝时间太长,难免会沾染一些官场气!”



有些话,朱雄英不愿意说,杨溥这个人还不错,是个老实人,而且生活俭朴,也不结党营私,辅佐太子也尽心尽力。



等到太子当皇帝,杨溥必然是新朝的第一文臣,若是再成为皇长孙的老师,权力未免有些太大了。



而且杨溥要辅佐太子,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教导皇长孙,之前定好皇长孙老师是陈瑛,但他还在西南,暂时回不来。



朱雄英还是想找一个刚入仕的新人!



“李马是不是还在翰林院?”



太子一愣,随即说道:“是!”



朱雄英点头道:“让李马给皇长孙当启蒙老师!”



李马(李骐),去年入仕的进士,南榜状元郎,可以说出道既巅峰,宫宴时,皇帝亲自敬酒,并发报全国表扬,往年的状元入翰林院一般都是编修,讨检之类的官职,李马直接升任侍读,正六品官职,让他一时名声大噪,风光无限。



按理说,三年两个状元,倒也没有多稀罕,从洪武朝到永兴朝,起码也有十几二十个了,不至于让皇帝高兴成这样。



但李马这个状元的含金量实在太高了。



他是继黄观之后,大明第二位连中三元的状元,皇帝看过他的殿试卷子,放在北榜里,他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如果本朝出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那当政的皇帝在文治上也添上一笔政绩。



李马的连中三元比黄观的六元魁首低了不少,但放在整个大明朝,他也就只比黄观低。



有意思的是,李马和永兴十五年的状元马乐(马铎)竟然



()



第3000章



第(3/3)页



是亲兄弟。



马乐的生父死后,母亲带着他改嫁,后来生了李马,俩人是同母异父的亲兄弟。



朱雄英仔细观察过这兄弟二人的性格,都是那种表里如一,没有城府,乐于助人的人。



马乐在翰林院当官,有一次在城外遇见一个小孩落水,他直接跳进去救人,差点淹死在河里,把人救上来后,什么话也没有说,直接走了,绝口不谈此事。



后来锦衣卫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帝,朱雄英认为,这个人身为官员却能舍命相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必定是忠心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