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才是道出了白莲教之乱的根源,百姓要是能吃饱饭,谁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造反啊。



百姓能图什么?



无非就是有地种,有饭吃,不死,仅此而已!



老爷子当然造反的初衷,可不是称王称霸,当什么皇帝,而是活不下去,造反能混口饭吃罢了。



如果当年能吃饱饭,老爷子也许会在凤阳老家种一辈子地,或者在皇觉寺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白莲教之乱被平定后,孙儿也问过陕西的官员,他们说,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陕西共有三十一万五千两百多顷田,这几年的不断复耕和开垦,到如今的永兴五年,应该能达到四十万顷!”



老爷子回头问道:“四十万顷养不活一个陕西的百姓?”



朱雄英颇为无奈的说道:“听着确实不少,但是这里面有一半,十六万顷是军屯!”



老爷子听后瞬间沉默了,军田是不用纳税,军户也不用服徭役。



“而十六万万军屯,也无法养活所有的卫所兵,陕西的百姓不仅要供应军粮,还要供养三藩!”



“不仅是陕西,整个北方五省百姓的情况都差不多,新政推行后这日子才算好过一些!”



朱雄英又补充道:“也不过是比以前好过一些而已!”



“其实孙儿刚才说减免赋税,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布政使司都要减免!”



“北方五大布政使司是必须要减的,尤其是西南之地,孙儿听那里的官员说,百姓只能以稀粥野菜果腹,到了灾年,连粥都喝不上,树皮,草根,观音土,易子而食……”



“凡是听到这样的消息,孙儿是成宿成宿的睡不着,哎……没法说!”



朱雄英长叹一声,继续说道:“南方的情况虽说比北方好一些,但其实也没好上太多,该减的还是得减!”



“当然,江南除外,江南百姓就算再苦,也苦不过北方的百姓!”



不知不觉间,朱雄英已经扶着老爷子走出大殿。



“大孙啊,你做的是对的!”



老爷子感慨道:“天下最苦,莫过于农民,开春之后,鸡鸣即起,一家人就要扛着犁到地里耕种,没有牛的,只能靠人去拉……”



“好不容易有点收成,还要输官……”



“农民靠天吃饭,一旦遇到灾害,将是灭顶之灾,咱经历过,所以知晓农民的苦!”



朱雄英坚定的说道:“永兴要的不是士大夫笔下的盛世,而是百姓心中的盛世!”



听到此话,老爷子突然一愣,随即笑了起来,眼神中满是高兴和欣慰,感慨道:“这个家交给你,咱是越来越放心了!”



“该减就减吧,开国三十多年了,到了新朝,也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了,就是这朝廷的财政……”



“皇爷爷,这些您不用担心……”



朱雄英打断老爷子的话,认真道:“孙儿之前给您说过,如果为了国库充盈而向百姓加税,那是自取灭亡……”



“更何况,那点农税才有几个钱,正确的富国之路要以工商税为主,农税为主!”



老爷子摇头道:“你这不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