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挠挠头,有些尴尬,索性不再说话!



我连四书五经都没看完,我会个嘚啊,那玩意实在太难了!



八股文,一种科考规范文体,分为破题(点出命题问题)



承题(根据命题问题作出初步解释)



起讲(根据命题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



入题(根据自己观点展开论述)



起股,中股,后股(在论述过程中加入自己平生所学的知识,最考验文笔)



束股(总结收尾)



简单的说,类似于现代的高考议论文,和公考申论一个套路,都是先破题,在承题,分三五段阐释分论点……



不过八股文要求更严格,不仅要对仗工整,还不能超出一定的字数。



而且出题的内容不能超出四书五经!



所以只能各种拆句,断句,四书五经就这么多内容,用过的自然不能再用,这不仅考验学子,也十分考验出题的考官,有时候出题的考官都不知道自己出的题是什么意思!



糊涂蛋考糊涂蛋,然后一起糊弄皇帝,不过现在是洪武朝,才开了四科,没发展到这种地步。



最关键是,科举考试考的不是传统的四书五经,而是朱熹注释过的四书五经!



也就是说,你必须按照朱圣人的思想来写,不能出现自己对四书五经内容的理解!



朱圣人的思想是对的,是最正确的,是范本!



朱圣人的思想是什么?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换一种解释就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话又说回来,明朝的科举虽然苛刻,但仍有许多出类拔萃的学子在有限的规则之下写出许多精彩绝伦的文章!



只要在规则之内插入自己的观点,再用优美的词句表达出来,如果能做好,就会在科举中脱颖而出。



同样,八股文极为考验读书人的文学水平,学艺精不精,就看八股文。



只要八股文章写的好,其他诗词歌赋自然不在话下。



但这样也会造成一个弊端,善于考试,不善于独立思考。



朱标的老师,一代大儒宋濂曾说过善于八股文的学子。



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



说白了,就是白痴,二傻子,书呆子!



这些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当御史用来骂人都是好手!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高拱,张居正,徐阶都是靠八股文出道!



真正的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想到此处,朱雄英忍不住问道:“皇爷爷,咱大明科举为何要以八股取士?”



“又为何以朱圣人批注的四书五经为主?”



对于八股取士,朱雄英作为后世之人自然知晓其中的弊端。



无非就是什么刻板,陈腐,禁锢思想,巩固皇权,牢笼治世,扼杀创造的评价!



老爷子却是淡淡说道:“公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