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鱼塘,用来养鸭子了。”



“建兴叔家里,就因为他做了村支书后,也得主动承包一些桑基鱼塘跟果园。”



“甚至每一次村长号召村里人承包时,他也会跟着一起增加一些。”



“他那时已经去城里发展的大哥,就跟跟利爷闹了起来。”



“说是利爷为了建兴叔,把家底都给砸到村里这些没人要的土地上面了。”



“而他们夫妻俩在城里连个住的房子都没有。”



“根本就没有为他们夫妻考虑过。”



“后来利爷分家的时候,家里确实什么都没有了。”



“但把承包过来的桑基鱼塘跟果园,全给兄弟俩平分了。”



“可他们一家也不乐意管。”



“还是利爷每一年找人收拾!”



“听说他接钱倒是接的挺利落的。”



“但桑基鱼塘跟果园如果不好好管理,本身也不会太赚钱,所以每一年回来,他的脸色都不怎么样。”



桑基鱼塘的鱼塘,跟真正的鱼塘,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它基本上都是在地利的基础上,开辟出来的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鱼塘。



它大多数并不是活水,主要的作用其实是使得桑基鱼塘的大循环成立。



所以如果单只养鱼,事实上真的能够创造的价值有限。



安松雨以前不太明白村里这么多鱼塘,会荒废的原因。



随着这几个月在村里待过了才发现。



桑基鱼塘就一个生态循环。



少了其中的哪一个环节都不行。



别看他们家才把桑基鱼塘给重新利用起来。



可有村里原本的底子在。



这样大规模的管理,还是挺有收入的。



只是村里的人口不少,桑基鱼塘也不过两千多亩。



每年的收入分派到人头,就有些不太起眼了。



也难怪会被收入更便捷的果园给取缔掉。



可惜果园不只靠天吃饭,还靠水果商吃饭。



一旦被水果商压价了。



即使满树的果子,也赚不到多少钱回来。



安松雨脑海中的想法纷飞的时候。



毕丽珠那边总算成功告别了。



她招呼着孩子们过来向主人家告别。



再进去跟还在谈天说地,都已经扯到国际形势中的男人们打了声招呼。



妯娌几人就带着孩子们先离开了。



等走到看不见安建兴家的灯光之后,袁琼华才叹息般的道:“便宜了那对夫妻。”



耿雨兰抿唇笑着。



他们夫妻俩也跟那对夫妻一样,是沾了兄弟父母的光呢!



袁琼华也发现了她这话的歧义。



刚才在饭桌子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九十年代拆迁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凉不是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凉不是秋并收藏九十年代拆迁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