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弄着呢,一个学生轻轻敲门,把最新的校刊送进了办公室里。
虽然他们是老师,但是在审美上跟学生还是一样的。
都喜欢看看副刊调剂心情,主刊顶天翻翻目录。
劳动经济学老师吵吵累了,端起缸子吨吨两口,随手拿起校刊就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
“哎?这不是陈露阳吗?”劳动经济学老师语气中透着点惊讶。
“哪儿?”连英华赶紧凑过来。
一看见校刊上《科学春天讲座圆满落幕》,顿时没了兴趣。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连英华鄙夷的看了看劳动经济学的老师,全校上个礼拜就知道经济系的陈露阳要讲课,现在上个校报根本不值一提。
可是还没等转身呢,就听劳动经济学老师道:
“谁让你看那个了!你看看这个!!”
说着,他把书翻到下一页。
《连接件疲劳裂纹建模课题实地落地,北大力学系修理厂实验点挂牌》
照片上,陈露阳与几个工人师傅站在修理厂门口,和另外一些学生模样的人合影。
门头清楚写着“北京大学力学系校外实验点”。
连英华的眼睛一下就直了。
“他什么时候和力学系的搞上了?”
几个老师听到消息,都好奇的凑过来。
大家下意识地翻到下一页。
然后,全场安静三秒。
《经济系新生发起跨院系合作,通用化汽车零件成功试制》????
这一下,连经济系主任张国真都诧异了。
“没人跟我说有跨系合作的事啊?!”
这题目谁起的?!
还经济系新生发起跨院系合作,他一个经济系主任都不知道?
一群人面面相觑,原本轻松的气氛忽然有了点复杂。
将新闻内容看完之后,几个人明白了。
“行啊,他可真行!”张国真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可思议。
“刚开学没几周就搞出这阵仗,都能拉着力学系联合实验室、做项目、还试制零件了?”
现在大三大四的学生还在琢磨实践呢,
结果陈露阳就已经开始搞实打实的社会技术对接了。
“这不是胡闹么!”连英华皱眉。
“这么大的事儿,不通知班级,不告诉系里,自己说办就办了?”
“你说他哪怕提前告诉我们一声,让咱们帮着牵线,在学校申个项目多好?”
就算项目申请不下来,系里内部配点经费也能支持支持他。
怎么不比他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强!
“这孩子挺能扛事啊!”会计学老师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