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宿,他睡得格外踏实。



而与此同时,北大421宿舍里,



陈露阳躺在床上,手臂枕在脑后,目光炯炯的盯着天花板。



从力学楼出来,



张殿才那句“只要成果能落地,学校不会不批”就像钉子一样卡在他脑子里。



直接捅破一层窗户纸,把他的思路给打开了!



只要干出了实打实的东西,就能名正言顺地敲开校门,甚至拿到政策和经费!



陈露阳越想,思路越亮,脑子里开始飞快地转起来。



一条新路子光明宽敞的在眼前铺开。



起初他把心思全压在修理厂那摊事上,想着从零部件入手,稳扎稳打一步步发展。



争取半年做3个,一年做10个,积少成多,慢慢干出个模样。



不够的地方就向省机械厂争取点材料费,自己再多翻译翻译资料,打点生活补贴。



可这么算来算去,能抠的那点钱,顶多也就给实验室添两把卡尺,再好点儿就是再买一个报废的旧机床。



甚至厂里的一部分资金,还是陆局他们从兜里掏出来的。



每次想起这事儿,陈露阳心里就揪揪的难受,觉得特别对不起陆局和孙红军他们。



他们抛家舍业的大老远跟着自己跑来片儿城。



非但多一点福利待遇没有,反而还要自己搭钱干活。



尽管陈露阳可以向省机械厂要钱,



但是手心向上的日子,他不乐意过。



当初他可是给王厂长和于副厂长拍胸脯打包票,说要把修理厂弄好,为厂里创收!



而不是一次又一次伸手朝省机械厂要钱的。



况且哪有总往家里要钱的分厂?



那不是办厂,那是养个孩子。



而且这孩子还没断奶,天天喊着‘再来一点’。



想要让修理厂快速成长起来,光靠省机械厂远水救近火,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要努力的把朋友弄的多多的,把资源弄的多多的才好!!



虽然张殿才给自己承诺,说会帮自己争取。



但是靠谁不如靠自己。



与其等着张殿才的一句承诺,天天等着批条子、盼拨款,



不如自己动手去把门敲开,想办法在学校立项,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技术革新项目……”



陈露阳心里默默念了一遍。



最近他经常在外联部干活,和团委那帮人打过几次交道,多少也知道点门道。



近几年,校团委年年都在搞“青年技术攻关”、“五小成果展”、“科学春天”活动……一层一层的活动就跟下饺子似的。



甚至哲学系都报了一个《小平理论与技术思维结构》的课题,说是从思想层面“配套四化建设”。



连哲学系都能争取技术项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回到八零机械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腰子少放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腰子少放盐并收藏回到八零机械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