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才能将材料完整的翻译出来。”
“可以说,现在整个融合车间的核心都在你身上,千万不要让我们失望。”
“郝叔你放心,我知道轻重。”
陈露阳本就是做编译出身,对于翻译的准确性和严肃性把握尤为深刻。
宁可一字不译,也不能错译一字,否则就是造孽!
“好。”
郝逢春欣慰地拍了拍陈露阳的肩膀:“有什么困难就跟我提,只要能有利于保证你的翻译工作,我去给你解决困难。”
可是话刚说完没多久,陈露阳就遇见了第一个困难。
“小陈,这个部分着急,先帮我们翻译一下。”
“好嘞!”
陈露阳接过一小沓十几页的材料,手指捻了捻页数,回应道;“翻完了就给你!”
这次的材料跟刚刚老郝给他的,明显就专业的多。
陈露阳先是将材料大致翻看一遍,心里有了思量之后,拿笔圈出了一些专有名词,
就在他准备翻开字典查看生词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又被人敲开:
“小陈,这份材料着急,快点翻!”
陈露阳接过大概翻了翻,二十多页。
“行,放我这,马上就弄。”
刚坐下又没有几分钟,又是一个人拿着资料跑了进来,
“小陈,快给看看这份材料上写的啥,这上面的图纸非常重要!”
陈露阳:……
造车的技术难点多,需要研究的工作步骤也多。
为了更好更快的推进进度,曹青杭根据不同技术员的特长,将他们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不同的项目部分。
而买来的技术材料,按照相应的模块分给了不同的研究小组。
不到两个小时的功夫,陈露阳就收到了不同小组的八份材料,而且各个都说着急,
更过分的,还有一个人不到半小时的功夫就催了他两次。
在听到陈露阳回答还没有来的及翻译那份材料的时候,那个人还抱怨了一句:“太慢了!”
看着对面桌子上垒砖头一样的材料,陈露阳受不了了。
“你们给我的材料到底先翻译哪个!”
陈露阳走出办公室,一声怒吼惊动了车间里的所有人。
“翻译资料不是写小说,想咋写咋写,爱怎么胡编就胡编!我需要时间!”
陈露阳说的半分不客气。
这是入职的第一天,如果自己不先说明白规矩,那以后的工作只会越来越烦。
“且不说翻译需要查字典查资料,那么高一摞厚厚的材料,光是用手抄就要很久。”
“所以,我希望在我工作的时候,不要进来催我。写完了我会自己送出来。”
陈露阳的眼睛环扫众人,目光尤其在刚刚催促的人身上停留许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