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月华揶揄了一句,将筷头的炙羊肉送到沈烈的碗中,缓缓说道:“我说她幸运,不是说获救,而是说她遇见一个值得依靠的郎君,不是每个想要寻找依靠的女人都会如此幸运。”



沈烈见罗月华能如此说,知道这件事情算是过去了,心头竟然莫名涌起感激,再次轻握住罗月华的手。



“月华,如果说贞娘遇到我是她的幸运,那我遇见你,则是我今生求来的最上签,我对你的情意就像那首诗所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不是假话,沈烈对罗月华的感觉确实如此。



虽然相处时间不算长,但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这种一见钟情让他对罗月华有着无可替代的亲近感,就像是找到了某种依靠,而这种依靠可以抚慰他的孤独。



“烈哥儿,这是何人所作?”



小萤就喜爱这类情诗,听闻后想记下来,赶紧问出处,也就不合时宜地打断了沈烈的深情告白。



之前,小萤一直称呼沈烈为沈郎君,这次见面直接叫了烈哥儿,原因无他,主要是因为看到沈烈时,心中萌生一种他乡遇家人的感觉,也是由于沈烈对她和善,一直把她当做小妹妹看待。



“宋代诗人李清照...”



沈烈很不满地回了一句,但说完就反应过来,赶紧往回找补:“是宋州,我在宋州待过,偶然间认识的一个儒生,交往不深,那人也没什么名气,之后更不知去了何处。”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罗月华轻声念着这两句,原本藏着不悦的眉头舒展开来,有些发堵的心头也顺畅如常,眼里闪出了略带羞涩的笑意。



“你念的应是下阕,可有上阕?”



即便性格再强势,罗月华毕竟还是未出阁的女子,在这种你侬我侬的事情上还是多有羞怯,故而不敢接话,只好转到诗上。



“上阕?我有点不记得了…好像开句是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后边是什么来着…我依稀记得还有一句是云中谁寄锦书来…”



一时间,沈烈是真记不得了。



现代人在古诗词上的发展属于极度衰退,原因有很多,诸如时代发展变迁的影响,文化内涵、思想方式以及表达形式等各种因素的改变,都限制了古诗词文化的延续。其实说白了,就是文化缺失以及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



正因如此,现代人对古诗词的记忆途径多是通过课本或是广为传颂的经典句,真要是背下整首诗词,短一些还成,大篇幅的诗词真就没多少人能准确地记住,所以沈烈记不全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也不奇怪。



罗月华略微蹙眉,问道:“这作诗之人是男是女?”



“男人!妥妥的老郎君,就像李义山、温飞卿一样,总爱写点花间派的诗词!”沈烈赶紧一口咬定,可不能再乱添戏份了。



小萤不死心:“烈哥儿,再好好想一想呗…”



这时,冯道和李愚赶来府中,向沈烈说明案子的调查进展,恰好也就把这个话题遮了过去。



“明府,属下再审了王氏,她期间确有离开,她说因为言语不合,赌气想要离家出走,也就带着婢女回后院房中收拾东西,那个时候只有段延年一人在正堂内。”



虽然证据对王春娘不利,但冯道还是赞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扶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夏风未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风未至并收藏扶唐最新章节